廢烏托邦(1):大麻、AI、價值危機

野人
·
·
IPFS
·
廢烏托邦系列:從個人主義價值危機到沒有「社會」的世界。


我幾年前聞到過義大利這邊的高中生在地下通道呼大麻,近幾年台灣爆料出一些藝人、網紅、YouTuber之類的呼麻,或許會導致台灣呼麻的年齡層跟著降低,因為一邊像是謝和弦、Joeman這類人呼麻,另一邊社會又表現出對他們的包容,那或許在很多小孩子眼中,呼麻這種既違反社會制約又不會引發社會排斥的行為,是一件很酷的事。要知道,在原本就缺乏體驗感的年輕人眼中,被認為「酷」的東西,其中的傷害通常有很小一部分會被他們在事前考慮到。
至於大麻真正的損害,週期很長,導致明顯疾病這樣的顯性危害甚至看起來比檳榔小。那大麻的慢性危害在界定上就一定會很模糊,因為週期長,很多負面影響沒辦法確定源頭,造成吸食大麻危害一定程度的不可預測性。那假如我自己是吸食者的話,我一定能找出一本書的理由講說為什麼不應該禁大麻。反過來說,我不吸大麻,知道呼大麻有害,就支持禁大麻,不吸菸甚至會支持禁菸、不嚼檳榔就支持禁檳榔。儘管這都是從國民健康的面向考慮,但出於個人價值獨斷地否定一個僅僅「不健康」的事物,這就是很無知的。就比如短影音對大腦發育危害更大,注意力降低之類的,但為什麼不見這些人大肆抵制?因為他們自己在看,就這樣。所以對「大眾」而言,抵制與否根本在於利益,而「健康」只是其中一項冠冕堂皇的藉口。

同樣的,前陣子ChatGPT流行的時候也有人大肆宣揚AI恐懼論,甚至開發方都在「大聲」擔心AI會進化出可怕的自我意志。但用上面抵制大麻的邏輯想一下這些抵制AI進步的人:AI恐懼論對本身對誰的利益最大?那些輕易能被AI替代的行業、禁止AI後還能用到AI的寡頭、AI的純粹商業開發者(財團提供的資金至少會比每月二十美元多)和政府。我不是很懂為什麼很多甚至不懂用AI的人,會擔心一種一旦斷電就會停止運作的機器,擔心它們用代碼給自己發電嗎?其實還是擔心自己會變得更沒用吧。
以恐懼論為分界的未來或許有兩種狀況,機器否定大部分人類的現有價值,人類陷入價值危機;或者機器被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人類陷入更嚴重的階級對立。而基於後者的不可預測性,反對人工智慧這件事會在人類感受到價值危機的同時變得非常合理,那如果這種對未知的恐懼都被列入法律,比如民間禁止私自開發AI之類的,社會結構或許會倒退回中世紀:平民並不需要過多生產力來支援自身的「生存」,人們只要用金錢或財富本身當作信仰,就會安然且幸福地度過這一生。

但我並不認為這其中是人類的價值感出現了問題,因為我在之前有講到過,這類價值感本身就是社會引導人們去慢慢「相信」的,至少英國圈地運動時的平民並沒有自發地表現出這類價值感,證明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人們為配合變化的社會狀況賦予自身的。所以價值感本身並不能作為衡量人自身意義的尺度,也就意味著透過直接滿足價值感的方法不一定能夠破除人的價值危機,就是在說人們選擇去滿足或尋求自身價值,並不必然消除他自己感受到的價值缺乏。
而消除這類價值缺乏,或許要從根本上轉變現有「人的價值」的定義。首先要確定的前提是,人價值的涵義向來不是固定不變的,從甘願為奴到社會價值需求,永遠是社會需要以何種方式工作的人,以此確定作為生產力本身的人的意義。那試想一下,人不是首要生產力的那一天,「人權」仍然合理嗎?

但這種意義危機在工業革命的年代就已經經歷過一次了,有些手工業者擔心自己的工作被大機器替代,後來再看就只是在阻止社會結構正常轉化,甚至沒有當時的主流思想家擔心某一天,甚至連人類的主體性都會被科技替代,那這類手工業者們的否定就只是在縮減人類社會未來的某種可能性,除了極小可能的人類滅亡,並沒有什麼正面意義。但不那麼宏大地講,出於人文關懷,這些人也的確會丟掉工作,變成社會變化(不一定是進步)的犧牲品。
那我覺得如果這類變化導致這些從業者甚至無法生存,他們的反對就合情合理;但如果這些人並不是除了這一種工作別無他選的人,被作為主體的科技淘汰掉就至少是合理的。

而由人自身的視角而言,適當的娛樂精神可以轉變現有價值的定義,進而脫離前者的價值危機。要說明的是,這邊的娛樂精神並非那些「吃鹽比年輕人吃米還多的老人家」,從直覺上不分青紅皂白地否定的娛樂至上精神,或者換個講法,唯娛樂精神。而是一種「反價值的非生存主義精神」,這個或許會在以後詳細講到(如果我還記得這個系列的話……)。
否則導致機器被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恰恰也是人們對價值危機的恐懼。因為AI這類成本相對較低的開發(相較於核能一類而言),即使多數人類反對也還是會被繼續做下去,如果僅僅因為菁英群體製造出「AI將要擁有自己的智慧去反叛或奴役人類」的B級電影式恐慌,就使多數人變得排斥,進而將這個平民們模糊階層分隔的好機會拱手相讓,就只能說,無腦民眾真的太容易被騙。

既然工業革命能讓生產力足以支撐福利社會的運行,人工智慧革命也未嘗不是更高級福利社會的契機,甚至是某種無政府的前提(假使人們能同時突破公共用電跟網路集中服務等限制的話),那樣的社會下,人的價值將不再僅僅侷限於包括情緒價值在內的生產力價值,而會是一種個人主義的純粹精神價值,儘管在當下的語境中這更像是一種人類面對進步飛速的人工智慧自我安慰式的妥協,但事實上工業革命之後,手工作品的藝術價值反而被放大;所以說對一個切斷供電就無法運行的AI,電影式的擔憂就顯得有些小題大作。


差點就忘記要寫的為了不讓這篇文章被當作嚴肅認真嘔心瀝血超級無敵討論文的沒有用廢到爆的沒有用幾乎都是大便的後記

我的天,連續三天疶屎,屎口痛到要死。

話說想起來之前看到一部影片,覺得用「烙賽」啊「疶屎」啊「賽口」啊一類發音字代替原本的字,是在「毒害」小朋友,但我覺得沒差欸,我們能從字典上考證到這些字原本的寫法跟意義就好啊,為什麼試圖去「導正」一些語言現象的進化或退化呢?「錯誤」本身也是產生新語言的途徑之一啊,有些字的多重意義很多也是因為誤用而來的啊。所以有時候搞不懂那些要別人「改正」的人,我覺得糾正都還好,算是在做文化宣導,但是因為自己知道「正確的」就在那邊跳腳暗示某種大眾寫法很沒文化的那些,該說是不尊重語言歷史發展的目光短淺,還是很懂翻字典的炫耀?不知道,就覺得他們很閒……

笑死,突然想到這類人如果去美國街頭糾正黑人們的文法,想猜下他們能活多少天XD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野人學中世紀哲學,暫時還沒死的怪咖野人。正在學習如何假裝人類。 ⋯⋯ 喔幹,學不會。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閒聊網路文章的中心化

這半年懶得改的草稿

那在沒用的後記後面勉強附一篇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