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神人之家
去年底討論度頗高的熱門紀錄片,平常偶爾看看紀錄片,片中主題常常是很大範圍或很嚴肅的社會議題,例如經濟、移工、動物保育、交通等等,蠻少有機會看這種相對私人,侷限在一個家庭日常生活的類型。或許講得極端一點,可能有些人會想著「你家的事情跟我有甚麼關係」?但實際上雖然是他們家的生活經歷,一切片中呈現的背景某種程度卻也最貼近你我日常生活,可能是最能勾起個人真實感受的故事。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其實前半大約三、四十分鐘,感覺最微妙的或許是「全台語」這件事。以往看國片、台劇,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即便在以台語為主要交談語言的場合,常常在提到一些專有名詞,或是相對較現代、較新式的名詞,還是會聽到參雜中文的發音。但紀錄片前段完全沒有任何中文參入,有些平常直覺想到的名詞,用台語或許多講了幾句來描述,又或者是聽到很多平常習慣用中文帶過的名詞正音,這樣的情況讓人有一點微小的疏離感,或許是有爭議的看法,但當下產生一種在看「外語電影」的錯覺。很難解釋這種微妙的心情,我不是甚麼多堅定的台語推廣支持者,但當下還是有種這樣好像哪邊怪怪的感覺。
當小孩的角色出現後,這種奇妙的違和感又更強烈了,因為隨著與小孩的對談,言詞又開始切換回平常熟悉的雖然以台語為主但還是會夾雜中文的交談模式,反倒強調了與先前對談方式的差異。對語言學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但要有人使用才會存續這一點應該是相當基本的原則,如果慢慢地遺忘一些詞語,或言語本身缺少隨時代演變而進化的動力,那是不是真的就會一點一點消失在人類文化中?
除了台語這個我們熟悉的日常元素,另一個常見的大概就是貫串全片的導演一家與神明那千絲萬縷的關係吧。相較一般家庭,導演家更特別的是哥哥從小就被認為有與神溝通的能力,因為這一層關係,媽媽更加的虔誠,也因為這樣,或許加深導演對家庭的反感,甚至是紀錄片中導演已經是試圖回家修復關係的情況,他仍舊時不時嗆個兩句「怎麼不問神?」、「神明怎麼說?」連媽媽也是幾度忍不住回應「你不用這樣講話。」
台灣沒有很明顯的單一宗教信仰傾向,但仍不時可以看到許多人進出宮廟求神問卜,每年媽祖遶境更是盛況空前。或許從這些現象更可以感受到人們信仰宗教的本質,是慌亂時求一個心安,不知所措時求一個引導。不是每個人都能無時無刻清楚知道自己的下一步方向,冷靜面對人生中每一項挫折,這時總會需要有一個慰藉來支撐自己不要倒下,而最直接的慰藉往往就是宗教信仰。其實我蠻佩服導演的哥哥,片中只呈現幾次他耕作時遇到的天災,相信人生中還曾經遇過許多難關,但身為一個被認為能與神溝通的人,先不說他已經能克制自己遇難時求神的念頭,當兒子有怨言時還能適當引導兒子的想法,我覺得能在經歷這麼多磨難之後還維持對神、對自身能力的信心,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試想他在片中遭遇的經歷,換做其他人相當有可能一念踏錯就此走上恨神之路,這也看得出哥哥真的是相當認分、知天命的人。
本片最大的重點,或許還是導演出自修補家庭關係的想法而將家庭生活作為拍攝主題的動機。這段時間以來聽聞這部片的評論多半也是受這一點而觸動的感想。只能說這的確是需要時間的累積與打磨,很多人隨著各自家庭狀況的不同,又或是歷經叛逆期、求學、就業、成家等等不同的成長階段,而對所謂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隔閡與疏離感。或許是個人偏見,但感覺大概在步入中年時期,也許是生活步上軌道了,也許是自己也成為父母,建立家庭,親身經歷了這一切後才回想起對於原生家庭的遺憾。也有可能類似導演這樣,當聽到父母以交代後事的口吻和自己談話,才驚覺以前覺得還很漫長的時光,實際上卻如此短暫。這一切或許對於三、四十歲年齡層的人來說感觸會特別深。
但當我沉溺在這樣的想法時,女友又是照例用幾句話打醒我的無知。「為什麼會這樣想,會這樣受到觸動?因為他們沒有做。」是啊,如果長久以來都維繫著良好的互動關係,又何必「修補」?當然過往時光無法回朔,但與其哀怨地想著自己與原生家庭的疏遠,等待電影勾起自己的回憶並因此醒悟,不如就此認真實際去做些事情,而不是今天想想,明天又再度遺忘,直到最後那一刻的到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