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回應解僱挺巴記者事件,否認與共和黨人施壓有關

美聯社執行總編輯卡羅維拉諾(Brian Carovillano)日前為解僱決定辯護,批評涉事記者的言論帶有「明顯偏見」,解僱是美聯社管理層為保障公信力的決定,否認與共和黨人的政治壓力有關。
懷爾德在加入美聯社前是斯坦福大學親巴勒斯坦團體的活躍成員,不時發表支持巴人言論。在以巴衝突最激烈的時候,懷爾德便曾在 Twitter 批評,媒體總是在報導中表達它們的政治主張,卻不會被視為偏見。
“objectivity” feels fickle when the basic terms we use to report news implicitly stake a claim. using “israel” but never “palestine,” or “war” but not “siege and occupation” are political choices — yet media make those exact choices all the time without being flagged as biased — emily wilder (@vv1lder) May 16, 2021
懷爾德的言論惹來美國保守派媒體和右翼組織的攻擊與譴責。斯坦福大學共和黨人(Standford College Republican)便指責懷爾德為反以色列的煽動者,要求美聯社解僱她。不久後,美聯社便解僱懷爾德,因而惹來質疑美聨社是否向政治壓力低頭。
懷爾德其後發表聲明批評美聯社屈服於右翼組織對她的誹謗。她更透露美聨社曾向她保證,她的言論與過去參與親巴勒斯坦活動並不會對她的工作造成影響。過百名美聯社員工聯署公開信批評高層做法,要公開解釋解僱理據,並更新社交媒體指引。
總編輯卡羅維拉諾承認,美聯社應為受網路攻擊和威脅的記者提供更多保護,但強調美聯社不會被共和黨人嚇倒。他又重申,社交媒體指引列明員工不得公開發表對政治和公共問題的意見,是為了維持美聯社的公信力及全球員工的安全。
有評論認為,美聯社說法未能撇除因政治壓力而解僱懷爾德的嫌疑。《華盛頓郵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便指出,美聯社在懷爾德的解僱信寫明,是在針對她的網路攻擊發生後,才對她的社交媒體言論作調查,並判定她的言論帶有偏見。評論認為,分辨「竟見」與「偏見」對新聞機構非常重要,要求持平不代表能視「受壓制的意見」為「偏見」。
懷爾德在聲明表明,不會屈服於威脅而保持沉默,將繼續支持巴勒斯坦。
參考文章
CNN:AP explains why it fired Emily Wilder for pro-Palestinian tweets
Washington Post: Opinion: AP editor digs in on Emily Wilder’s ‘clear bias’
The Wrap: AP Wasn’t ‘Cowed by the College Republicans’ Into Firing Emily Wilder, Top Editor Insists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