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仑: 赵婷征服奥斯卡, 却被中国“放逐”

不通
·
·
IPFS
“无论在如何艰难的时候”,赵婷依然从中国文化出发“坚守着彼此心善的每一个人”。而中国一部分激进的网民,就这样用一顶辱华的帽子,将“中国的骄傲”、“华人之光”放逐到了公共舆论“不可说”的场域。

毫不意外的,华裔导演赵婷凭借《无依之地》夺得第93届奥斯卡三项重量级大奖,英国、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多国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发文,为赵婷送上祝贺,并称赞她“成为好莱坞历史缔造者”、“改写了美国电影传统”。

然而在中文互联网中,“赵婷”这个名字却如同水蒸气一般,稀薄到几乎看不到。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中国大陆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或视频平台提供实况转播,新浪微博上不少电影类账号承担起了直播工作,但发帖内容最多的是韩国演员尹汝贞获得最佳女配角——幸亏本届奥斯卡出现了两张亚裔获奖面孔,否则这些电影账号的微博文案都没法去触及“黄皮肤的光荣”。

只有一位大V“刘骁骞”明确发微博写出了“赵婷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其它微博内容最多用“zt”来代替,甚至在微博上搜索不到“《无依之地》获最佳影片”的字样,甚至在恭喜“科恩嫂”麦克多蒙德拿下第三樽小金人的时候也不提影片名字。

而在另一个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上,截止4月26日下午17:00,没有一篇电影类公众号发布与奥斯卡颁奖有关的推送,搜索“赵婷”,更是最多只能得到一个月前的文章。

中国知名影评人“木卫二”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没话说》的推文,内容只有短短几行:“想聊聊这件事,那份获奖名单。但是……你也懂的。不过嘛——其实我尚未看过那部电影。希望有机会能在电影院看她的电影。”

一些西方媒体也注意到了中文互联网的“冷感”。《美国之音》发文提及的“中国官媒沉默”沉默确实不假,浏览器中搜索出的赵婷获奥斯卡奖的一系列媒体报道,但点击进去后均显示“该页面不存在”,只有“澎湃新闻”的一个视频幸存下来,内容是赵婷的继母宋丹丹(中国大陆著名演员)夸赞赵婷“你是我们家的传奇”。

还有网友表示,“#赵婷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话题标签在出现不久后就被屏蔽。

在防火墙外,也只有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的官方推特账号发布了赵婷及《无依之地》获奖的消息。《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在其个人推特上对赵婷表达了祝贺,还表示“作为一个在北京出生、在美国奋斗的中国人,紧张的中美关系可能会给她带来一些麻烦。”而随后的一句“希望她在处理这些麻烦时变得越来越成熟”,似乎揭示了胡作为官方媒体人尺度的极限。

不过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奥斯卡新科最佳导演赵婷:从曾经的“中国骄傲”,到如今全网删帖》中的说法就稍显夸张了,“赵婷”、“无依之地”和“奥斯卡”等并没有无差别的“成为敏感词”,网帖“被大面积移除”也缺乏直接证据。

当然,不能不承认的是,如果在微博上同时以“赵婷”和“奥斯卡”作为关键词搜索,能够得到与颁奖礼有关的内容只有两条,一条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大V,另一条则应该是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官方账号转发赵婷获奖的消息,而原微博显示“已被作者删除”。其余的内容,都是奥斯卡颁奖前的旧贴。

中国大陆对于本届奥斯卡的低调处理,一些评论者认为原因比较复杂,除了赵婷与《无依之地》有些“敏感”,可能还与以香港“反修例”为题材的纪录片《不割席》(Do Not Split)获得最佳纪录长片提名有关。今年也是香港地区52年来第一次没有电视媒体对奥斯卡颁奖礼进行直播,往年通常会直播奥斯卡颁奖礼的香港媒体TVB称,这是“纯商业考虑”。

而赵婷之所以被认为“敏感”,显然与此前的“辱华风波”有关。赵婷与《无依之地》今年3月初在有“奥斯卡风向标”之称的金球奖折桂,赵婷这个名字在中国大陆被广泛报道的同时,她在2013年接受杂志《Filmmaker》的访问中“这要追溯回我在中国成长时期的经历,当时到处都是谎言,很多接收到的资讯都不是正确的”的话语也被网友翻出,并带上“辱华”的标签。

多维新闻曾在《舆论场|从中国骄傲到辱华 谁会陷入下一片“无依之地”》一文中详细解析了赵婷言论的具体语境:《Filmmaker》彼时对赵婷正在筹拍的处女作《Lee》进行报道,在记者看来,一个华裔女导演,要拍一个美国北达科他州Lakota Pine Ridge保留地上的原住民的故事,这个选择就如同她上大学选择政治学一样令人好奇。

于是有了赵婷的那一段讲述,翻译过来大意是:

选择这个题材,要追溯到自己十几岁时(teenage)在中国的成长经历,那里到处是谎言,感觉就好像自己永远无法从中走出去。“我”能得到的很多信息都是不正确的,这让“我”对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背景充满了叛逆情绪。后来“我”去了英国,又开始重新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学习政治学是“我”搞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一种方式。用信息武装自己,然后再挑战它(信息本身)。

这段表述颇为典型地描述出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经历过的心路历程。它既是政治的,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因为“理论”无法解释“现实”而导致两者在叙事上脱节,凸显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在理论与外宣上的孱弱;但更是有关个人成长的,是一个青年随着年岁与知识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怀疑一切,重估一切”的倾向。

接下来的报道内容大意是:在大学四年后,赵婷发现自己“被政治束缚(turned off)了”。她发现自己喜欢在酒吧里“结识人们并了解他们的历史。” 她开始相信电影才是能整合自己所有兴趣的事物,因此在不认识这个行业任何人的情况下,参加了纽约大学的电影研究生课程(Graduate Film Program)。

还原了上下文所提供的具体语境,便不难判断赵婷所说的那些话是否“辱华”。显而易见的是,赵婷的抨击集中在中国社会层面,并未上升到民族、国族的高度。摘出只言词组就断定一个人“辱华”,是典型的用断章取义的手法“扣帽子”、“打棍子”,同时容易将任何对中国社会的批判都变成“辱华”,长此以往,舆论中正常的批评空间将不复存在。

然而这些略显复杂而繁琐的追溯、分析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只留下舆论场中“赵婷辱华”的众口一词,以及《无依之地》在中国大陆下架,进而到本次奥斯卡颁奖礼前后在大陆社交媒体上很难直接看到赵婷与《无依之地》获奖的消息,尽管不少西方媒体都提到,“该片本身与中国政治并无关系”。

这样的舆论氛围,只会在一些西方媒体那里落下“言论管控”、“中国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的口实。

赵婷在奥斯卡的获奖感言中提到了中国古诗词,提到了《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奥斯卡颁奖现场上一次出现这样的华人文化元素,恐怕还要追溯到8年前李安获奖。

“无论在如何艰难的时候”,赵婷依然从中国文化出发“坚守着彼此心善的每一个人”。而中国一部分激进的网民,就这样用一顶辱华的帽子,将“中国的骄傲”、“华人之光”放逐到了公共舆论“不可说”的场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