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仑: 坠楼事件怎么就成了“颜色革命”

不通
·
(修改过)
·
IPFS
民众对于官方通报“避重就轻”的不满能演变成一些网络舆论口中的“颜色革命”,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权力部门在应对舆情的时候“事前慢慢吞吞,事后疲于应对”的老毛病所致。在互联网发达如斯的时代,这是公权力必须面对的挑战。
成都49中学坠楼学生林唯麒母亲手举遗照在校门口哭诉。(微博@人生就像泡沫)

当5月13日凌晨新华社发出通稿,成都49中学生坠楼事件的详细真相摆到所有人面前。对于坠楼是如何发生的,关键监控有无缺失,孩子如何走到这一步,通稿中都有详细描述。随事件产生的各种传言乃至谣言戛然而止。

在中国大陆官媒人民日报微博账号的留言区,有网民留言说:“只能说这是一出悲剧,真相来得太晚,面对舆情学校和公安机关没能及时解释公众关切。”

这条获得12万个点赞的留言,代表了相当数量的网友对于事件的态度。其实在一些评论者看来,警方调查的速度并不慢,甚至已经快于平均水平,通报中的一些细节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比如对于孩子为何选择轻生的推论),但是,警方在这么短时间内做了大量工作,则是确定无疑的。

新华社的通报,与最初校方向社会公开的“真相”,从结论上来说完全一致。但新华社的通稿能够平息舆论风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警方的信息,充满了细节。学校当时的“冷漠”回应,或许很符合中国式的“应对舆情”策略(信息越少,越权威,口气越专断,就越少出错的可能),但是却完全不能取信于民。

实际上,中国大陆近些年来发生学生坠楼的事件并不鲜见,一个有着正常思维的现代公民,都会倾向于相信这个孩子“也是自杀”。最初的疑问来自孩子妈妈发布的三条微博,她控诉的不但是自己孩子的死去,还有自己悲伤处境无法诉说的痛苦(联系多家媒体都没有反应),不得不自行寻求舆论帮助。

尽管由此引发的各种传言满天飞,但一个失去孩子的妈妈,即便是在思绪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如果发出的悲鸣都不能引起任何回声,这样的社会恐怕也不能称之为正常。

当舆情发酵后,学校和调查组如果能有一点事实细节公布出来,比如关于监控视频,关于“为何2小时才联系到家长”,便足以打消公众疑虑——这些信息都是学校自己所掌握的,并不需要等到4天后由警方发布出来。

在互联网空间的加持下,公众对“真相”(细节)的渴求在不断上升,而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4天内提供的信息零增长,正是这样的供需不平衡加剧,才给了各种传言(谣言)以空间。其中最夸张的一条是,“化学老师为了美国留学保送名额实施迫害”。只要具备中国大陆的生活常识,都能看出这个传闻是假的,没有哪所中学的老师具备此等“能量”,更何况“保送”一词更是对中美两种大学升学制度的想象性嫁接。

大陆官媒《人民日报》对舆论的混乱进行了批评,其发表的评论文章称“一场本该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的案件调查,却被谣言裹挟舆论,让情绪化表达代替了理性客观地讨论,”并呼吁每个人都要承担击破谣言的责任。

就在13日,福建的一位网友已经向当地警方“自首”,说自己转发了“化学老师为留学名额实施迫害”的谣言造成广泛传播。与此同时,中国网络上要求追责“造谣者”以及嘲讽此前声援家属的网民“被打脸”的声音多了起来。

应该说,一些自媒体、营销号,毫无新闻媒体最基本的操守,不对事实进行追寻,而是在只有孤立信息源的情况下,为了博取流量“吃人血馒头”,的确应该追责。但有评论声音指出,即便要对整个事件做出评价,“马后炮”不该打在或者优先打在网民身上。

坠楼事件中所有带细节的传言在各种“变异”之前,“最初的源头可能都来自成都49中的家长,他们比别人更关心这一新闻,因为他们的孩子就在学校,他们也比别人更渴望一个公平有爱的学校。尤其是出事孩子同班同学的家长,按理说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辅导。”关于那些事后扬言“打脸了”的声音,要么就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要么就是对公众惋惜一个生命离去的关注以及对真相的追求缺乏点理解与尊重。

何况反转的不是真相,而是公众看到的“真相”。公众能看到什么,真相又掌握在谁的手里,在中国舆论场调侃深度调查记者几乎不足200人的行业背景下,所谓的真相是握在校方、公安、教育、医院等涉事方手中。回望过去几天的事态发展,难道不是在家属苦等一夜,且家属与校方沟通不畅才不得不网络求助从而引发的舆论风波吗?难道不是在网民关注,公众人物声援,甚至央视等官媒都站出来要求给公众一个交代的情况下才推动“真相”还原的吗?

在这一点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何至于要用“被打脸”来讥讽,甚至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训他们“理性”。

正如中国媒体所评价的“没有一个生命应该带着疑问离去”,而网民对疑点重重的命案声援不该是被事后问责的群体。谣言固然要打击,但在整个案件缺乏透明且关注度极高的过程中,难免泥沙俱下,谣言滋生,如果官方只盯着谣言,却看不到谣言产生的原因或者整个舆论环境,那就是一叶障目。

新华社就在通稿中提及,相关部门应正视舆情关切,及时披露更多事实,主动回应,避免由个体事件酿成严重舆情事件。成都本地官方媒体《红星新闻》13日的评论文章亦表示,“‘该说不说’的背后还是怕说错、怕被喷、怕追责思维作祟,‘该说不说’的实质仍是对‘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认知不到位。”

地方官媒引用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话并非简单地寻求政治正确制高点,而是现实中的坠楼事件已经险些因为舆情发酵而酿成群体事件。

11日晚间,陆续有民众聚集在成都49中学门口为去世学生献上白色鲜花,以表达对其离世的惋惜。这些民众据称有的从成都之外的地方赶来,但因为献花行动受当地警方阻止,一度引发警民冲突。

据推特上转载的视频显示,冲突过程中,多名警员冲入人群抓人,导致人群四散高喊“警察打人”,有数名民众被警方架走。多家国际媒体引述网民的话称,这起抗议事件持续六小时后,因警方清场而落幕。

而在中国大陆的各大社交平台上,“境外势力”、“颜色革命”等字眼开始出现。中国知名网络社区“帝吧”的微博官方账号认为学校门口发生的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抗议 ,而且抗议人群手持白色鲜花并用统一口号,还点名美国是幕后主使。“成都算是被美国渗透挺厉害的城市了,他们这样线下搞挺好的,舞台那么大尽情的表演,最后不仅丢人现眼还要被一锅端。”



“帝吧”甚至指控前四川广播电台一名郑姓女主持人是“幕后主使”,还翻出以往资料,指她是前美国驻成都总领事夫人庄祖宜的好友。这直接导致郑姓女主持人的微博改名并删光所有贴文,同情她的网友表示“不亚于经历一次网络暴力”。

有德国媒体注意到,豆瓣上许多人聚集的公共小组,如豆瓣鹅组,也陆续出现名为《今晚的成都,是全国普通话最标准的城市》《不清楚事件经过,单纯看穿衣打扮,你觉得穿衣风格怎么样》等帖子,认为校门口聚集的年轻人“是香港人或者台湾人”。帖子中论证这些人是"境外势力"的观点包括:这些人的穿着像是香港人;这些人坐在地上是香港人才有的习惯,因为香港的街道很干净;这些人献花,一看就是香港和“老美”搞的那一套;这些人喊口号是普通话,而成都人经常只说方言;成都看热闹的主要构成人选都是大爷大妈,而这些人太年轻了。

有人将这些贴文当作令人哑然失笑的阴谋论,也有人似乎当真了。四川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官方微博5月12日下午发文称,绝不会坐视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受损,绝不会允许敌对势力破坏国家的安全稳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绝不会允许“颜色革命”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任何人想要进行这样的尝试,必将遭到迎头痛击!”

而在一些国际媒体看来,“通过搜索软件可以发现,这些发帖人平时主要发一些美食追星等言论,但是在网暴庄祖宜,抵制H&M等事件时却显示出极其‘爱国’的一面,他们经常在深夜和凌晨发帖,或者在类似的帖子下抢先留言,成为高赞。”

有大陆自媒体指出,“带节奏”是最令人讨厌的网络语言,有些人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只是热衷于揪出“带节奏”的人。“他们看了一下视频发出质问,那些人喊‘真相’竟然用普通话,成都人的普通话什么时候这么好了?这就是‘带节奏’!他们没有听到,现场青年也有用成都话在哭喊。”

在该自媒体作者看来,“真相”最终就是用普通话讲述的:“新华社记者的普通话一定标准,而接受采访的成华区警方,也会派上自己普通话最好的干警。在过去40年,中国的媒体就是普通话营造了一个有关进步的宏大叙事,49中的老师们讲课,使用的也是普通话——这代表着中国人曾经形成过共识:关心真相,关心公共事务,关心他人的命运。”

也有新加坡媒体指出,将一起社会事件政治化不会带来更多真相,模糊焦点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民众对于官方通报“避重就轻”的不满能演变成一些网络舆论口中的“颜色革命”,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权力部门在应对舆情的时候“事前慢慢吞吞,事后疲于应对”的老毛病所致。正如一些网民所说的,官方面对质疑时不应遮遮掩掩,坦然公布详细资料是应对舆情危机的上策,越公开透明,“就越不会让有心人钻空子”。

造成实际后果的谣言当然值得追责,但首先,官方在与民众沟通的时候,需要更有效率、更人性化。在互联网发达如斯的时代,这是公权力必须面对的挑战。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