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鋪師》——在食物裡,刻畫一整個年代的「家常」
由夏于喬、林美秀、楊祐寧領銜主演的喜劇《總鋪師》在 2013 吹起一陣強烈的討論風朝,許多人想到以食物為主軸的電影除了周星馳的食神、李安的飲食男女、皮克斯的料理鼠王,總鋪師一作品也會快速浮現於腦海中。身為 00 後的我,電影大賣時正值國小三四年級,當時整個學校都在唱跳「金罵沒ㄤ」,老師上課時也會播給同學們看,其他電影的經典元素如演技生動的愛鳳林美秀、男主料理醫生葉如海奇怪的口音、逗趣的召喚獸三人組,以及許多讓人發笑的喜劇元素。
導演陳玉勳在 1995 年推出了處女作《熱帶魚》,受到當時許多人的喜愛,其中藉由黑色幽默的方式諷刺當代的升學制度、城鄉差距、環境議題、人性黑暗等,同時也呈現出人民樸實善良的一面。這種在喜劇之中透露的社會批判與現實不如白日夢一般的無奈,一直存在於他的作品中,在《總鋪師》裡也可看到這樣的創作元素。
回顧在《總鋪師》推出以前的台灣影業,《海角七號》在 2009 年帶領低迷的台灣影業走向了高峰,隨後台灣賣座電影分別出現了《艋舺》、《賽德克巴萊》上下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陣頭》,台灣賣座電影以劇情鋪陳、情感連結最被喜愛,此外國外的英雄片、動作片也深受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 2013 年,排行榜上一次跳出了兩部喜劇作品,分別是第三名的《大尾鱸鰻》以及第五名的《總舖師》。兩部片的成功,不只是在於起到令人發笑的意圖,而是他們都具有鮮明的人物設定,以豬哥亮為主角的《大尾鱸鰻》融入秀場元素,加上豬哥亮本身的知名度,為電影打下票房;《總舖師》的一大特色也在於片中角色發揮得很優秀,不管是男主料理醫生葉如海、兩位女主愛鳳、詹小婉,到配角的三位傳奇總鋪師、水腳 AB、召喚獸、評審,甚至是出現一兩次的老夫妻、飯店人員、外籍看護等,不只請到眾多知名演員如林美秀、夏于喬、吳念真、柯一正、馬念先、鳳小岳,在劇情中每一位角色都刻畫得極為鮮明,觀影者很容易就可以融入劇情中,事後回味時電影的情節與笑點也很有記憶,加上辦桌這個題材,使得此電影十分具討論性與代表性。
《總鋪師》的辦桌、食物題材在當時相對於其他電影主題非常具有特色,加上喜劇元素,吸引不少人前去觀賞,故事內容更以食物連結到角色的記憶,感動不少觀影者。由此可見得,食物是能喚醒人們的記憶的。像是家常菜,在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味覺裡,包含著生活的點點滴滴,隨著歲月流逝,回頭望去,更加想念那種過去的樸實味道。
電影的呈現手法上,為了呈現出鮮明的人物特色,會花費不少時間鋪陳劇情、製造笑點,這造成內容層面略顯空虛,有些人認為手法過於誇張導致瓜分了故事主軸的價值性,在深度上略顯不足。而我認為,雖然整部電影確實存在一些不完美,但此電影帶給我的娛樂性與情感啟發仍足以掩蓋其缺點。大一的我時隔多年再度欣賞此電影,發現了不少童年時無法注意的「深度」。
本片的親情面,出現於兩位女主角的母女關係,因為兩人都欠債跑路,讓兩人在台南老家相遇,也藉由母親愛鳳欠債的原因,道出兩人與辦桌密不可分的連結,開展了接下來的故事,在詼諧的對話中,巧妙透露母子間的關心與不捨。
而友情面與愛情面則較少呈現,若要說的話友情面會是三個召喚獸與其他鄉民力挺年輕女主詹小婉,以及其他角色偶然間的默契配合與相挺。而愛情最令我動容的段落則是老夫妻因為高齡時想回味初次見面的辦桌記憶,前來拜託身為名總鋪師的女兒詹小婉,以及最後在辦桌大賽靠著眾人努力完成比賽後,兩人因願望達成來向小婉道謝,我想夫妻兩人的感情讓許多人對年老時的愛情有了投射的目標,成為電影一大亮點。但故事收尾竟然是年輕女主與男主發展出戀情,這讓我覺得多餘,故事主軸沒有發展到太多兩人的交流,兩人愛情的發展過於唐突,好像怕情感不夠飽滿所以加入這段一樣,因為缺乏堆疊,讓人感受不到戀愛橋段該有的戀愛感,成為故事稍嫌可惜之處。
「古早味」是貫串故事的辦桌菜的理想目標,面對不知道如何做出古早味的小婉,三位傳奇總鋪師之一的憨人師說:
「沒那個古早心,如何做出古早味?」
阿財師雖師承傳奇總鋪師之手,卻開始發展出沒有古早味的辦桌料理如薯條、調理包、味精,甚至在辦桌大賽請來鬼頭師何其徒弟葉如海當作打手,雖獲得大家喜愛,但套句膨風嫂美鳳所說:
「確實是不錯啦,但這樣對嗎?我們的傳統就不見了啊!」
片中老夫妻發現知名總鋪師蒼蠅師已經往生後,表示如果找不到五十年前的滋味,那結婚也沒有意義了;料理醫生葉如海對於番茄炒蛋有不凡的堅持,「人生有些事可以遺忘,但行李不能忘記;就算是番茄炒蛋,每個媽媽做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在辦桌大賽裡,葉如海的師父鬼頭師發表了自己廚師生涯最後一道料理「無怨無悔」,而葉如海在最後一道菜向大廚阿財師表示希望以番茄炒蛋與敵對的小婉決勝負,起初阿財師反對,但鬼頭師出面支持,將預先做好的冰火九重天直接砸碎,讓徒弟葉如海也拿出自己最想呈現的料理。後來這道料理讓評審們想起了的母親,讓此電影的親情面表現達到高潮。電影中另一賺人熱淚的橋段是怕魚的詹小婉自告奮勇在比賽中表演炒鱔魚,在大炒鍋的火焰中,對面出現了以逝父親的身影,兩個人兩把鍋鏟,共同在短短幾秒內完成料理。在副線的月霞多角戀中貫串劇情的是象徵愛情的炒米粉,有先人默默付出卻始終蒙在鼓裡,有些人對於吃久了的東西(愛情)感到厭倦,同樣的一道料理,在不同角色中代表不同意義。其他先後登場的食物如王家醬油、老菜脯、菜尾湯、藕香藥泥等,各自都有其獨特的背景故事與價值。
透過電影中的種種環節能看見,食物的記憶串接著人們對過去的記憶,而這樣的記憶不只是屬於自己與過去的自己,而是能存在於兩人的過去與現在,乃至於同樣吃著相同古早味的一桌一桌的人,我想這是對於家常菜的一種高深解讀。當我們每天都吃著一樣的口味時,不免會對於這樣的一陳不變感到厭煩,然而隨著年月,我們許久沒有在當年那張桌子坐下來好好吃飯,便會開始想念起當年那平凡不過的味道,若是能再吃到一次那養的味道,就彷彿能回到當年的場景中,重溫一個家、一段感情的溫暖之處。
《說食話》雜誌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w8GLrPxnyvxNzDKizxSF2ETyava9D-cO/view?usp=sharing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