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筆記|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鋼哥
·
(修改过)
·
IPFS
·
Gotye 的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是一首在 2011 年釋出的分手情歌,在全球拿下 20 億的點閱率。不過,這都是我之後才知道的事了。
Gotye feat. Kimbra 1988 |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music video

Gotye 的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是一首有點年紀的西洋歌曲(我的學生跟我說「西洋歌曲」這四個字就是有年紀的人才用的)這一首在 2011 年釋出的分手情歌,在全球拿下 20 億的點閱率。不過,這都是我之後才知道的事了。

事實上,當我第一次在 YouTube 上搜尋這首歌時,第一個點進去的 MV 便是影片標題名為 “Gotye feat. Kimbra 1988 |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music video” 我相當喜歡 MV 具有九零年代的歌曲特色以及聲光效果,其中不乏出現晃到幾乎看不清楚畫面的手持攝影機的鏡頭,以及無論怎麼縮放鏡頭都無法清楚對焦的歌手特寫。

也因為這樣,有一陣子我堅信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就是九零年代的西洋歌曲(這時候用西洋歌曲似乎合理多了),直到偶然看到官方的 MV 我仍舊無法相信這是 2011 年的作品,甚至,我的大腦一度為此構想出了一個合理的說詞:

這應該是 Gotye 後來自己翻唱的版本吧。

此為官方釋出的版本 Gotye —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 (feat. Kimbra) [Official Music Video]

我感到很好奇,這些九零年代的音樂風格竟然可以對我的視聽有這麼大的影響!?

1980~2000 的音樂都有著 DJ 混音的創作痕跡,增添了許多電子音樂的樂曲元素,那些聽了想要讓人「搖擺起來」的音樂也是在這期間湧現,很大一個原因是舞池的登場,而 DJ 的音樂需要讓舞池的人們動起來。當然,歐美各國的 DJ 也是將電子音樂推向全世界的幕後推手。

法國的電子音樂團體「傻瓜龐克」(Daft Punk)2000 的作品 “One More Time” 是個經典的混音舞曲Daft Punk — One More Time (Official Video)

視覺上少不了的便是畫面的躁點、掃描線條、底片色調、手持鏡頭以及早期彩色電視會有的測試畫面(SMPTE 色彩檢驗圖)。雖然彩色電視最早大約在 1950 左右於英國成功研發,不過彩色電視真正普及到世界各地還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大約 1950~1990 逐漸從歐洲傳播到美洲最後到亞洲以及太平洋上各小島。

彩色電視的 SMPTE 色彩檢驗圖。來源:維基百科

彩色電視的元素加上 DJ 的電子音樂特效,成功打造了懷舊的年代濾鏡,當所有的作品套上了這一層懷舊遮罩,就能影響我們的視聽體驗。不過,我認為真正有趣的是懷舊和現代的元素相撞的作品會是甚麼樣子?

如同〈Eating Rice, China〉這張照片,堪稱攝影史上最快樂的男人,你覺得這是一張清朝古人開心吃飯的剪影?還是現代人以中國為主題的 cosplay?

〈Eating Rice, China〉蒐藏者:Berthold Laufer。來源: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AMNH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鋼哥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光影筆記
26 篇作品

🎥🎞️📝堪稱男版《懼裂》的《非常男人》如何顛覆大眾對容貌焦慮的刻板印象?

📝📝:你的腦袋爛掉了嗎?|《牛津字典》年度選字 brain rot 揭露AI時代的糟糕網路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