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妄想症

炙式化
·
·
IPFS
·
被害妄想症(Persecutory delusion),他是精神病的一種;思覺失調症及妄想症的患者,會有這類的狀況。而妄想症包括情愛妄想症、誇大妄想症、嫉妒妄想症、身體妄想症,以及當中最常見的「被害妄想症」。

之前@Daisy這篇文章留言,希望我講講「被害妄想症」。我就想說當然好啊,多寫些不同題材的文章。還有,畢竟他支持我,也算是「金主」,正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怎麼能不做XD。

圖片來源: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6382702/

什麼是被害妄想症

被害妄想症(Persecutory delusion),他是精神病的一種;思覺失調症及妄想症的患者,會有這類的狀況。而妄想症包括情愛妄想症、誇大妄想症、嫉妒妄想症、身體妄想症,以及當中最常見的「被害妄想症」。

被害妄想症的患者,會認為自己受到惡意的攻擊、迫害、威脅;像是認為別人總是在跟蹤自己、監聽自己,又或是當別人在聊天時,就會認為別人是在說自己的壞話。在捷運上,可能認為別人在偷拍自己......除了以上的狀況,也還有很多不同狀況喔。

被害妄想症特徵

這個所謂的被害妄想症,對於患者本身,很可能自己也沒有察覺。他們會非常相信自己,對他們來說,幻想出來的狀況就是事實。雖然對外人來說是不合理的,明明就沒有發生這個事情,但對患者來說,是件合理的事;就算被旁人告知是幻想出來的,他們可能還是不會相信,會找出各種理由來解釋這件事,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真實的。

判斷被害妄想症

如果你想判斷身邊的人是不是有被害妄想症,就可以觀察他,是不是在證據不足的狀況下,就認定對方是在攻擊自己。這裡有個重點,就是所謂證據足不足夠,是要以對方的角度。因此就算發現事實真的是如此,只要他根本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原因,就很有可能只是幻想與事實湊巧相同。

剛剛講的是判斷別人,現在來講講判斷自己。想判斷自己就比較難了,最簡單的方法是尋找測驗。但因為我沒有找到專業的網站,如果想測試看看,可以收尋「被害妄想症測驗」或是其他關鍵字,應該會有相關的測驗。

除了測驗,我覺得也可以冷靜下來,找一件你認為別人在惡意攻擊你的事,仔細想想,有哪個證據可以證明真的是如此;可以多找幾個事件想想。除此之外也可以問問身邊的朋友,或是乾脆直接與當事人討論(不過你可能討厭他,我不知能不能接受就是了)。

被害妄想症的影響

如果你患有被害妄想症,很可能就會有以下狀況:

  1. 焦慮、擔心:因為認為別人都是在害自己,所以就會很焦慮、擔心。隨時害怕其他人會對自己怎麼樣,無法冷靜下來。
  2. 不理性:可能也會不理性,或是太快下結論。因為對患者來說,對方就是想攻擊自己,所以認為事實就是這樣。
  3. 沒有自信,或是想法負面:可能認為別人惡意攻擊自己,是因為自己哪方面不好。是不是自己長得不好看?還是自己說了什麼傷人的話?同時,也可能過度的解讀對方的話;也許別人根本沒有那個意思,但是患者可能就會幻想是想傷害自己。

被害妄想症成因

  1. 童年創傷:會得被害妄想症,可能與童年發生創傷有關。也就是說,可能因為父母長期做出某種舉動,導致他認為,只要做出同樣的動作,就是要傷害自己。把讓他有陰影的狀況,套用在各種狀況上。
  2. 失眠:在我查資料的時候也有查到,失眠的人,發展出妄想症的機率高了3倍,因此,好的睡眠可能可以改善妄想症。

治療被害妄想症

要治療被害妄想症,我強烈建議直接就醫,畢竟我也不是專業的醫師,醫生才是最專業的。以及,剛剛也有提到童年創傷及失眠,如果可以改善這兩個問題,也許就能大大改善被害妄想。

如果想幫助身旁的人,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讓他知道:「我知道你壓力很大、很焦慮」,以及讓他知道需要幫忙的話,我隨時都在。在查資料的時候,我也發現憂鬱症患者,也可能有這樣的狀況,因為妄想,導致壓力太大。

好的,這篇文章終於結束了!!!真的花了蠻久的時間在查資料,不過為了@Daisy的支持我覺得值得XD。總之,感謝你看到這裡。如果有想要看的題材,也可以告訴我,只是我會不會做就不一定了(有支持當然好www)。


此文章首發於Matters,之後同步於個人網站方格子Potato Media
個人網站: ZIOH創作空間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給我留言、按讚、拍手,或是透過贊助連結支持我。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炙式化一位熱愛學習各種事物的「學習者」,偶爾寫寫各種文章幫我自己整理思緒,科普一些實用或沒用的知識,當然還有騙騙錢(燦笑)。還是個工作狂,什麼都忙,覺得時間永遠不夠,但我自己樂在其中,這就是「幸福」的滋味。 所有資訊全在Linktree,請慢慢欣賞:https://linktr.ee/Zioh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後綴》9月特刊:採訪寫作營回顧-訪談是在培養感情?

不需要任何意義與原因,就只是想一個人看海......

在Matters的第200篇文章,重新回歸寫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