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幾點關於德國的刻板印象(下):日常柴米油鹽的真相
上一篇文 聊聊幾點關於德國的刻板印象(上):影劇劇本所反映的現實 幫德國人說了一點好話,這一篇稍微平衡報導一下。
例如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為何我前幾個禮拜處於能量低潮,Matters文章和 podcast都沒有產出(愧疚),順便當作本文的前情提要:
事情是這樣的,我最近工作之餘,還要一邊忍受住處的建築物某幾戶整修翻新施工的嘈雜和樓上鄰居的噪音騷擾。大家可以想像,在疫情之下 work from home的日子中要一邊工作一邊忍受震耳欲聾的電鑽聲,搭配地板跟椅子都在震動的4D聲歷其境效果,免費體驗一手噪音汙染。(耶~)
這裡可以讓我們直接進入下一個刻板印象(接續上一篇文),請大家繼續看下去。
對了,分享這種內容,我的內心有個聲音告訴我,來個免責聲明似乎是個好主意:
本篇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不負責任)觀察和經驗,並無誘導讀者認為本文內容可以全面性概括陳述與百分之百客觀的探討關於德國的刻板印象以及日常生活現象的意圖。
刻板印象三:德國人都很守規矩?
在德國許多程序和制度都有完善的規範,所以在德國生活其實多少還是能帶給人一定的安全感。 (雖然最近被樓上的跺腳暨甩門暨摔東西專家驚嚇到無數次,甚至半夜驚醒難以再度入眠的我深深感覺全世界對「樓下鄰居」的保障都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話說回來,儘管制度規範多,住在這裡的人有很守規矩嗎?我不予置評。(好啦,總體來說應該算守規矩,但我想舉一些反例。)
舉例來說,德國很多租屋合約上面會明文規定房客該降低音量,讓鄰居擁有安靜片刻的時段。通常在週一到週六晚上十點到隔天早上七點之間(有時還包括午休時間)以及週日整天不能從事會打擾鄰居安寧的活動,例如吸塵、洗衣、施工、大聲開趴等等。
(沒錯,我要繼續消費樓上的噪音製造專家。)
但是我卻連續兩個週日聽到樓上偷施工(其實沒有偷偷,因為持續了數小時),發出了電鑽、金屬碰撞和敲打的噪音。加上擾人安寧而且帶著耳塞還聽得到的深夜活動(不誇張,我曾經在凌晨兩點到四點之間聽到將近20次的超大甩門聲),素未謀面的樓上鄰居已經榮登近期最讓我咬牙切齒的人。
註:因為德國住宅的信箱或門鈴通常都會標示住戶的姓氏,後來我發現樓上陌生人有個東歐姓氏,所以無法100%斷定他是德國人。
之所以會素未謀面也是因為我去按門鈴準備找他好好討論(理論)的時候他故意不開門,或是他自己音樂開太大聲蓋過了門鈴聲。不過後來想一想,不要見面似乎還比較好,因為我聽過一個朋友也是因為樓上鄰居的深夜活動睡不著,上樓嘗試好聲好氣的說,結果卻落得被對方罵 unverschämt(德語的厚顏無恥)的下場。上德文論壇看了一下,發現很多人認為遇到惡鄰最好的解決辦法其實是搬家,溝通是其次,因為或許溝通換來的是樓上鄰居的變本加厲。(講得一副找房和搬家在程序繁瑣的德國很容易的樣子……)
我感覺上面這個故事寫到後來已經變成我個人的黑特文,無法當作針對這個刻板印象恰當的案例。而且惡鄰可能在全世界出沒,也不是德國特有景象。
再舉個例子,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學過「紅燈停,綠燈行」。這一點貌似並沒有被德國的行人確實的在生活中實踐。當然也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德國行人,不過不少行人過馬路都是運用大腦快速計算來車車速及距離和自己順利穿越馬路的時間差來決定要不要過,行人專用的紅綠燈似乎很常被忽略。甚至有時乖乖等紅燈還會產生自己是否時間很多的錯覺。(哈哈)
在這裡順便偷偷和大家分享德國針對行人穿越馬路的潛規則:就算確認自己能安全通過馬路,很多德國人會在有小孩的場合特意遵守交通規則,做小孩的好榜樣。
如果在小孩面前闖紅燈,很有可能會得到德國路人的咆嘯。(到時候就不要怪說沒有人警告過你。)
不過除了行人穿越馬路這一點,德國交通方面其實有很好的秩序。 汽車駕駛普遍都蠻有禮貌,會禮讓行人先過。相較之下,德國很多腳踏車騎士則顯得兇猛。德國大部分的地區會有人行道和腳踏車道的區別,這種情況下行人千萬不要走到腳踏車道上,很容易被奔馳的騎士瘋狂連續按鈴鐺,甚至大聲咒罵。
撇除我目前被樓上鄰居吵到很想黑特的怨念,其實德國人蠻守規則的,除了疫情爆發之後出現的種種令人不解的行為以外。疫情期間不時會看到一些不遵守規定或是故意不戴口罩的人,甚至有聽說不少人自我隔離期間還是會出門。德國目前對於隔離者的監控和規定的執行還是有待加強,否則規則形同虛設,不過這又可以衍伸為另一篇很長的故事了。 但我想,每個國家都會有一些這種人,做出任讓人困惑的行為,不只侷限在德國。
另一方面,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來說,不少德國人真的蠻喜歡遵守一套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例如透過和德國客服或公務人員打交道的經驗可以發現,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擅長(或不願意)幫顧客或民眾想 SOP以外的解決辦法或是替代方案。這樣的好處是,辦任何事都能依照 SOP,不用花大量腦力想太多或是添更多麻煩。不過壞處則是,有些情況會給人不知變通、沒有彈性、甚至是沒有效率的觀感。這點剛好可以連接到下一個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四:德國人都很有效率?
德國人可能會希望相信這一點,不過德國的官僚制度真的大大降低了辦事效率,很多事情都需要通過(不具備什麼彈性的)層層關卡,延長了完成事項的時間。但公平來講,我覺得效率高低可能會視我們的參考基準而有不同的判定標準。很多在德國的台灣朋友都認為德國(特別是行政機構)的效率有待加強。不過也有聽過南歐的朋友說德國人的辦事效率比他們國家還要好很多。
除了行政效率以外,講到德國人的效率,應該很多人會想到漢堡的易北愛樂廳(Elbphilharmonie)和柏林布蘭登堡機場(Flughafen Berlin Brandenburg Willy Brandt)的建案。這兩個建案的共同點是完工時間的大延遲和預算超支。原先預計於2010年開幕的易北愛樂廳最終在花費原先預算的10倍後於2017年開幕。相信許多漢堡人走過這個「工程浩大」的音樂廳時,心臟都會為了投注其中的納稅錢而抖一下。而同樣燃燒大量納稅錢的柏林布蘭登堡機場原先預計在2011年啟用,經過了各種來回修改也終於在去年2020年的10月正式啟用,當時全德國的新聞大肆報導,也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笑一笑的話題。雖然建築和建設工程,尤其是合併古蹟的建設或是像機場這類的大案子,本身就有一定的複雜性,這兩個建案財務和時間方面的效率還是都令德國人不斷搖頭。
不過我想,這兩個建案的延宕之所以被放大檢視,除了他們真的花了超出預期過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可能也是因為大家對德國效率有某種程度的期待。
刻板印象五:身為工業強國,德國的數位化也應該名列前茅?
德國日常生活數位化或是網路產業發展的腳步似乎每一步都跨得很小、很謹慎(翻譯:走得很慢)。
五年多前剛到德國的時候我有種穿越時空到了石器時代的錯覺,信手拈來就可以列舉一些例子:大城市的公共wifi不普遍(最近有進步的趨勢)、許多事情都需要紙本信件往來而無法直接網路申辦完成(德國真的是紙本王國)、還有德國名校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簡稱 LMU)在2019年之前居然沒有卡式學生證,升級成硬卡之前只有一小張用來證明學生身分的紙(讓我們一起為以前 LMU學生的不便沉默一分鐘)。
德國不願太快投入數位化的擁抱及其帶來的便利的這份謹慎,一部分可能來自人們對於隱私權的重視。我還記得幾年前,當我在超市拿出信用卡準備支付一筆很小的金額時偶爾還會瞄到後面排隊民眾不解的表情。不少德國人認為使用現金付款非常方便且安全,是個可以保護個人隱私/交易紀錄或是避免盜刷的好方法。另一方面,德國的官僚制度可能也是造成德國數位資訊及網路市場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不過,自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爆發以來,德國的數位化進程也被迫加速,例如和行政單位或是企業的往來開始出現更多 e化的選項、銀行和商店開始鼓勵民眾使用非接觸式支付、民眾使用信用卡(甚至是手機)支付的比例也逐漸上升等等。希望未來想到德國生活的朋友們可以享受這一波演進的成果。
寫了這麼多,還是想說一句,相信以前在學校檢討考卷的時候老師都會提醒我們:只要答案選項包含「都」、「必定」、「總是」等等太過斷定的詞語,我們應該要睜大眼睛檢視此選項的正確性。而各種概括化的刻板印象也擁有一樣的道理,我們不應該因為一隻害群之馬(例如樓上惡鄰)而誤解一整個國家的人或無視大多數人的好。我在德國也經歷過許多暖心的時刻(例如每次往返機場提著大行李的路上都會遇到好心路人主動幫忙搬運行李上下樓梯等等的小舉動),希望未來遇到鳥事而心生怨念的時候可以時時提醒自己,生活中也是有許多好事情的。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