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收穫心態

子非魚
·
·
IPFS
跳脫滿分思維,當下的成功和幸福,由你決定

📘閱讀書名

收穫心態:跳脫滿分思維,當下的成功和幸福,由你決定


📖文獻筆記

PART1 別在意現在的你與理想差距有多遠

1 擁抱你「想要」的自由,避免依附別人的「需要」

「未來不是現實,而是一種投射。正因為未來不是現實,所以不能成為衡量進步的實際標準。衡量目標的唯一方法是向後看,看看你距離過去有多遠了。運用你當前所處的現實,從這個地方去衡量到現在你進步了多少。」

如果詹森覺得他需要金牌才會快樂、才算成功,那麼獲得金牌絕對不會讓他快樂。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都是一種落差心態。當你抱持著落差心態,你的幸福是與你之外的某些東西聯繫在一起,是個不斷移動、無法觸及的目標。當你抱持落差心態,你會對外在事物產生一種不健康的依戀。

■ 認清你的熱情是強迫型還是和諧型

一般人認為,想要把某件事情做到最好,就必須全身心投入、沉迷其中,你「需要」喚起每一根神經的激情。從本質上來說,如果你想把事情做到出類拔萃,你必須對這件事抱持著病態的執著。

當你抱持著落差心態,你「需要」一些自己以外的東西。你的動機來自外在,你是被動地對外界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不過當你抱持著收穫心態,你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你的動機來自內在,你把外界發生的事情當成改變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抱持落差心態的人,是由一種不健康的「需要」所驅動;抱持收穫心態的人,是由健康和可選擇的「想要」所驅動。

心理學家把需要和想要的熱情分成兩種類型:強迫型和和諧型。

  • 強迫型熱情是一種衝動,由壓抑的情緒和未解決的內部衝突所引發。你對某件事癡迷到一種不健康的瘋狂程度,你相信你需要它,沒有它就不會快樂。強迫型熱情通常跟上癮有關。而且,當你對某件事產生強迫型熱情,你會忽略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你的癡迷占據了一切,你會做出短視近利的決定,並犧牲生活中的其他部分來得到你所癡迷的事物。

  • 另一方面,和諧型熱情的動機來自內在,是一種健康的熱情。如果你的心理狀態屬於和諧型熱情,你會控制這種熱情,而不是讓它控制你。你自發且深思熟慮地做事,而不是由被動與非理性所驅使。你有一個目標並朝著目標前進,而不是追趕「需要」。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微妙和關鍵的區別:你可以「想要」某樣東西,全身心百分之百地投入其中,但又「不需要」它。這是一個違反直覺的現實:由於不再需要你想要的東西,你反而更有可能得到它。你可以自由且順其自然地展現自我,卻不執著於結果。

■ 和諧型熱情與內在動機可以產生高恆毅力

當你抱持著落差心態,你會拚命想達到下一個目標,因為你總是試著逃離當下。你一直坐這山望那山,身心無法實際處在此時此地。當你抱持著落差心態,你不會考慮長期的目標,你只是衝動地試圖填補未解決的「需要」。

相反地,當你抱持著收穫心態,你不再需要盲目追求了。這不代表你沒有遠大的目標,只代表你完全「活在當下」,你就待在你想去的地方,而且著眼於長期目標,不但熱愛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也樂中於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你活在當下,你不需再坐這山望那山了。你的身心都活在當下,哪都沒去。

透過著眼於長遠的目標,你設定了自己的路線,不再擔心別人怎麼看你,不再尋求別人認可你的生活方式,不再試著拿別人的成功標準來衡量自己。相對地,你自己決定成功的意義,你選擇自己要過的生活。而且,你也會意識到自己已經過上你要的生活了。你自由地過生活,收穫心態創造你想要的自由。


2 勇於自我決定——定義你自己的成功標準

你的個人幸福取決於你用什麼來衡量自己。能讓你脫離落差心態的解藥,就是用收穫心態來衡量自己。更具體地說,就是衡量你自己的收穫與進步,而不去在意其他人。

這就是讓你能夠自我決定的方法:你有一個內在的參照點,不再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你只拿自己來衡量自己。你衡量的是你進步與收穫了多少,而不是你離理想還差多遠。

■ 重點一次看

  • 外在參照點讓你無法感受到成功,因為無論你做了什麼,成功的標準總是在改變。

  • 走出落差心態進入收穫心態,表示你已經為自己找到了參照點。

  • 落差心態表示你的生活是由外在的人事物所決定。收穫心態表示你過著自我決定的生活。

  • 當你的參照點來自內在,那麼不管其他人怎麼想,「成功」對你的意義,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 當你的參照點來自內在,幸福和成功永遠都在當下。


PART2 專注從過去到現在你進步了多少

6 把所有經歷轉變為收穫——掌控你的過去

■ 學會成為自己經歷的主人

他後來意識到,事物本身並沒有內在意義。尋找意義只是徒勞,不會有任何結果。尋找意義會讓你進入落差心態,因為你必定會拿自己的情況與他人做比較,從而產生優越感或不足感。

李奇認為,比起去尋找意義,我們每個人該做的是,為生活中的事件和經歷創造意義。在他們的兒子蓋文去世的那天早上,李奇和娜塔莉做了一個決定:「我們必須因為這件事而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更痛苦。」

■ 經歷不是用來比較,而是用來轉化

當你抱持著收穫心態,你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經歷。藉由完全掌控經歷和過去,你可以對它們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可以改變那段經歷的意義,或將其視為毫無意義。當你抱持著收穫心態,你轉化了你的經歷。

當你抱持著落差心態,你拿自己的經歷與他人做比較,結果覺得自己的生活更糟了。這正是沒有掌控自己的經歷,反而在情緒上疏遠它們,最終,造成不同程度的壓抑創傷。「轉化」經歷代表你一次又一次地回到過去的經歷,透過自己不斷進化的思考和推理,改變那些經歷對你的意義。你還會不斷地從經歷中汲取新的教訓。

人在面對過往經歷時有兩種動機表現:接近或迴避。落差心態讓你迴避過去成為受害者,阻止你掌控自己的過去。然而,收穫心態讓你將經歷轉化為收穫,並賦予你選擇的意義。你愈早將經歷定義為收穫而不是落差,你就能愈快前進並療癒創傷。

收穫心態是看待任何經歷時,最強大的詮釋方式。


📝閱讀心得

本書的重點很簡單,就是掌握「收穫心態」,這讓我聯想到《後悔的力量》一書提到的「要是心態」與「至少心態」:

「需要」與「想要」

當你抱持著落差心態,你「需要」一些自己以外的東西。你的動機來自外在,你是被動地對外界發生的事情做出反應。不過當你抱持著收穫心態,你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東西。你的動機來自內在,你把外界發生的事情當成改變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這觀點頗具啟發性。一般來說,「需要」與「想要」的架構多用於物質層面,例如只購買需要的物品,而非想要的物品。這裡的觀點反轉,有點接近在精神層面:我們不「需要」外在強加的價值觀,而遵循內在「想要」的價值觀。

  • 物質層面:選擇需要的,而非想要的。

  • 精神層面:選擇想要的,而非需要(應該要)的。

在精神層面,來自外在的「需要」多帶有「應該要」的色彩,而內在的「想要」則強調自主性。然而,這種內在「想要」仍可能隱藏著落差心態,只是將比較的參照點從外界轉向過去的自己。實際上,這仍基於向上或向下的比較邏輯。


「收穫心態」的問題

這種自我決定論的核心問題,或可被稱為「阿Q精神」或「精神勝利法」。以當前趨勢為例,許多人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專注於「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雖然「小確幸」與知足展現了收穫心態,但這類躺平主義仍飽受社會批判。

另外,假設一名在台積電工作倦怠的工程師,透過收穫心態安慰自己「至少有高薪與社會地位」,這種心態雖屬同一類,但在社會價值觀中卻呈現了截然不同的評價。由此引發的問題是:

  • 收穫心態、至少心態是否可能導致習得性失助?

  • 為何躺平主義者與倦怠工程師的收穫心態、知足心態,會獲得截然不同的社會觀感?

我們評斷一個人是否是「良好的」知足、收穫心態,是依靠「貢獻社會價值」而成立嗎?如果是,那麼沒有貢獻社會價值的人,是否就不應該享有知足、收穫心態呢?

這似乎也與《劍型人╳盾型人》所述的思維模式有關:

盾型人受大腦威脅偵測迴路的影響最大,而劍型人則受到獎勵迴路的影響最大。對於劍型人,預設的激勵策略是尋求獲得某種愉快的體驗(獎勵),而盾型人的激勵策略是避免痛苦(懲罰)。—《劍型人╳盾型人》

收穫心態可能導致習得性失助,這或許與盾型人的性格特質有關。特別是,對「收穫」的意義探討引人深思:對躺平主義者而言,落差心態表現在物質生活的下修,而收穫心態則體現在精神生活的上修;反觀高薪的倦怠工程師,則呈現相反的情況。

  • 躺平主義者

    • 落差(要是):物質生活下降

    • 收穫(至少):精神生活上升

  • 倦怠工程師

    • 落差(要是):精神生活下降

    • 收穫(至少):物質生活上升

若從「至少心態」的視角來看,劍型人追求「愉快體驗(獎勵)」的動機似乎與此不太契合,而盾型人傾向於「避免痛苦(懲罰)」的策略則更為吻合。由此推測,「收穫心態」或許也隱含了類似的問題。


「收穫心態」的虛無性

人在面對過往經歷時有兩種動機表現:接近或迴避。落差心態讓你迴避過去成為受害者,阻止你掌控自己的過去。然而,收穫心態讓你將經歷轉化為收穫,並賦予你選擇的意義。你愈早將經歷定義為收穫而不是落差,你就能愈快前進並療癒創傷。

「收穫心態讓你將經歷轉化為收穫,並賦予你選擇的意義。你愈早將經歷定義為收穫而不是落差,你就能愈快前進並療癒創傷。收穫心態是看待任何經歷時,最強大的詮釋方式。」關鍵字:賦予、定義、詮釋。

這種說法帶有存在主義的色彩。存在主義認為生命本身並無固有意義,但我們可以透過賦予、定義和詮釋來創造或重新建構意義。然而,這也引發了對其應用的反思。

例如,我曾質疑透過心理韌性訓練應對倦怠的做法:這就像讓一位遭受家暴的孩子訓練抗擊打能力。若以收穫心態來處理,則可能是要求這位孩子重新詮釋家暴的正面意義,例如視遭受家暴為孝順的表現。最終,這種思維可能導致習得性失助。

習得性失助是好的嗎?在《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提到:

這些都只是針對原有狀況,以讓患者「再度適應」為目的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說,只是在訓練患者重回過去那個「不追求生活目標」的「原來的自己」。—《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若家暴或社會體制被視為難以改變,這種「習得性失助」便成為一種讓人「再度適應」的減敏方法,並被包裝為心理韌性、收穫心態或正向思考。然而,我們是否應該質疑,這些心理療法在某種層面上,僅是阻止個人反抗家暴或阻止社會改革的一種制衡機制?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子非魚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