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外商CEO內傷的每一天

理科假文青
·
·
IPFS
·
永遠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給自己藉口;下次抱怨的時候,加一個行動吧!加上你的建設能量與讓事情變好的行動!一起發光,天就會亮。

📖 外商CEO內傷的每一天

如果你也自認家世普通、學歷平凡、外語能力有限,但渴望在職場上成功,讀完這本書會得到不少的啟發和指引。

這本書的作者瑪格麗特(黃麗燕),畢業於銘傳專科觀光科,進入職場後一路從打字員、秘書做到行政主管,之後轉戰到毫無經驗的廣告業,在 2001 加入李奧納貝集團擔任副總,2012 年起升任集團執行長,是台灣的第一大廣告代理商。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分享自己工作 40 年心法,雖然學歷不高、長相不優、人脈不通、英文不好,輸在起跑點,也需要很長的跑道才起飛,但她把握每一個職場上的挑戰,在外商公司多年的歷練後,淬鍊出的一本人生哲學書。

這本書在講很多職場上的心態和眉角,所謂的眉角不是說搞心機那種,而是一些一般人比較難察覺到,但卻應該要做到的事情

最近的心境很適合讀這本書,職場上的歷練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環境給的難題,一種是自己內在的瓶頸。自己也不是什麼名校畢業,進入職場多年,也一直在做事、帶團隊、管理上不斷探索。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在於作者透過一篇篇實際發生的小故事,把這兩種必修實境的經驗精華寫得輕鬆好讀。

💡 永遠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給自己藉口;下次抱怨的時候,多加一個行動!一起發光,天就會亮。

▍ 工作思維:每一個困境,都是一場探索

對於工作心態與思維,讀完分三個心得分享:

  1. 建立正確工作思維

    每一個困境,其實都是一場潛能的探索,讓你去探索你耐心的極限,探索你解決問題能力的極限,探索你領導統御甚至是決心的極限,更探索你的世界邊際;而我們面對任何困難時最容易做的就是「選擇放棄」。

    很認同作者的觀點,工作上絕大部分的解決方案都是被硬逼出來的,對無法產出結果解釋再多,只會增加彼此的怨懟和不信任,還不如花時間去想解決方案。

  2. 已經結束的,就讓它結束吧!

    不可否認,職場上存在這種現象的人很多,看到這段也時時刻刻的警惕自己。很多公司之所以沉淪,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員工自滿於現狀,沉醉在過去的豐功偉績,而老闆又過於濫情,或是怕被指責是現實,因此無法做艱難的決定。

    💡 一直停在過去的人是走不到未來的;你可以知道有過去,但是不可以停在過去。

    如果老闆已經確認你無法再成長或拓展業務,只是因為你過去的貢獻就讓你繼續待在位置上,他就是對公司、對他個人的職務無情;如果他因為對你個人有情,即便你對公司再無法產生價值,還讓你繼續待在位置上,那他在他的職務上就是無能。

  3. 安全感很危險

    這段與我先前看《最後吃,才是真領導》書中所強調的打造安全圈(Circle of Safety),才能增加歸屬感。在認知上有些落差,瑪格麗特認為自己不追求安全感,也避免員工有安全感的相法,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危機感。

    自己讀完的判斷是因為不同產業有所差異,科技業研發與廣告業在人才培育與學習曲線不同,但出發點的理念是相同的,安全感從來不是從外面得到的,安全感在自己的內心,要有堅定的信仰、穩定的心智,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這才是打從心底產生的安全感。

    💡 安全圈(Circle of Safety)並非所謂的舒適圈(Comfort Zone)

▍ 新環境觀點:不要適應,要創造

這觀點有點打破我一慣的認知,提升到一另一個層次去思考換新工作或新環境應該要有的思維跟目標。

公司找高階經理人,尤其是那些已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超過十年的經理人,絕非為了短期目的。也不是為了填補短期業務需求或組織的空缺。公司之所以招聘外部的高階經理人,是為了引入新的思維和改變,希望通過他們為內部帶來新的動力和方向。新的高階經理人是不是適應或是如何適應,根本不是公司考慮的重點,如何可以讓改變真實發生才是!

▍ 視野的高度:你是專業經理人,還是高階經理人?

在「帶來問題,或是建議」這章節分享,有次同仁來找我商議事情,聽完後我告訴他:「所以你是來找我做動腦會議,替你想方法?還是找我開決策會議,我們一起訂定方向?」我定定地盯著他驚恐的眼神。帶著問題來動腦,還是帶著想法來訂定決策,決定了你是哪一個層級的人 ── 是專業經理人?還是只是掛著高階名號的經理人?

在瑪格麗特心目中,專業經理人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最直白的說法,讓老闆了解全局,並提出自己的各種建議,最後請老闆做決定。相較之下,有些人去找老闆的時候,只丟出問題,卻沒給建議。而高階經理人一定要能夠預見問題,或在碰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冷靜面對,然後還能夠想出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 自我修練:有感的三十%

這章節很有意思,作者說他每次去演講的時候都會問說,「假如你今天花了2萬元買了一隻手機,過了1-2年後你會願意花多少錢買?」到目前聽說沒人願意花超過5千元,因為大家都會追求更新、更會、更美的手機。拿到職場上來說,就是如果你這個人永遠只會一樣的東西,思考也是一成不變,除了價值一直下降之外,你被取代也完全不用感到意外,不管是人或是機器人。

瑪格麗特認為我們要確保每年做的事情,至少要有 30% 跟去年不同,因為達到這個比例,別人才會有感,自己也會為了這個目標,去讀新的書,去交新的朋友,去建立新的思維,去嘗試新的做法。

💡 自己把自己幹掉,你還能升到另一個高度;等別人把你幹掉,你就只剩下 幾塊面目全非的殘肉了。

在市場上的競爭不是分「多和少」而是「有和沒有」,如果價值沒有多到讓別人看見,那等於0。

最後用作者的一段話來勉勵:「別說自己不行。我們的皮膚每20-28天 就全部換新,全身的紅血球每四個月也會全部換新一次。每個人都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是你能不能,重點是你要不要!

一起發光,天就會亮

這段是我讀完整本書,最有感且喜歡的一個章節,作者鼓勵大家練習去寫「感恩日記」,透過感恩日記你會更有意識的在過每一天,也會從生活中觀察到一些你不會注意到的小地方,甚至是那些日常中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瑪格麗特將自己與大家的感恩日記貼在電梯口,雖然每天都有一堆令人煩憂的瑣事,但和我們所擁有的比起來,這些憂愁實在微不足道;尤其是很多的苦難,其實是偽裝的祝福。

每多一次抱怨,就多一個黑暗,一群人發出抱怨,就形成了一片的黑暗,那黑暗不只會吞噬別人,肯定也會把你一起吞噬;但如果能夠在抱怨後加一點行動去改善,就能因這行動擦出一點火光,當我們慢慢一起發光的時候,整個天也就亮了。永遠不要小看自己,更不要給自己藉口;下次抱怨的時候,加一個行動吧!加上你的建設能量與讓事情變好的行動!一起發光,天就會亮。

▍ 後記

這本書每一篇都是由一個真實發生的小故事當開頭,閱讀起來很有帶入感,不會讓人覺得是在碎碎念,加上篇幅蠻短的,所以在看的時候常常不知不覺就看了好幾篇,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好書。

作者站在資方也是勞方的角色,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也教導後輩用更高一個層次去看待問題,在職場上很少有人是不抱怨的,但強者會只在心裡對自己說,或者把事情做完再說。你是有說不完的理由或藉口還是想不完的方法或提案,取決於你的態度。

💡 當你嘗試過飛,日後你走路也會仰望星空,因為那是你曾經待過,並渴望回去的地方。 — 達文西

#閱讀筆記 #B065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理科假文青人不用很努力,但要很認真生活; 透過閱讀沉澱心靈,藉由分享讓彼此成長。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 | 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

閱讀札記
103 篇作品

閱讀 | 記得你是誰:哈佛的最後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