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情】|在我窗戶後端

野客
·
·
IPFS
·

認定好事情會發生,然後讓好事情溜走,是為福氣。


我倆都不喜歡甚麼大喜大悲,有好事來,我們會擁抱,然後說,「沒有比有更少煩惱啊,又要交個人資料甚麼甚麼的,有人認同就好,算吧。」這是她說的。雖然如此,我還是捨不得那幾千幾百,還是靜悄悄地提交補充資料,畢竟生活捉襟見肘。不過更多是為免對方「難做」,心情也沒特別高興。


雖然如此,她也是個挺迷信的人,常常擺風水、求籤拜佛,偶爾會到朋友那邊玩塔羅牌,我說你求甚麼呢,你又不是那種對好運氣會感到欣喜的人。她說你別管,我就是想見到好事大人來敲我門,然後假裝不在家不應門,讓這尊貴的人失望地「吃閉門羹」。我說你真八婆。可是我就喜歡她這種假裝不在乎卻嘴硬的性格。


實際怎樣讓好事情溜走我也不確定,畢竟好事來了就是,怎樣「不應門」呢——它像風,「不應門」也能溜進來呀。可是我就不相信有好事這回事,那大概只是一件「沒那麼壞」的事,在所謂「好事」的背後我也總能看出它壞的一面,就像看似風光的人生一樣。



旅行總會帶上一、兩本書「旁身」。那年到大阪,這之前與朋友到了一趟西藏,想起兩趟旅行也應該會到寺廟參拜,於是挑了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看。在往西藏的火車路上看了一大半,那是第一次看三島的作品,心想這個人的心境描寫怎麼這樣尖銳細膩,也許是潛意識受這書影響,到西藏時對那些冠冕堂皇的寺廟竟然無感。我們酒店在心齋橋,所以到金閣寺的路程不短,也怪我沒查清楚時間,寺廟在下午五時關門,「吃閉門羹」了。


她沒覺得浪費時間,因為她知道這是我來朝聖的地方,只淡然地安慰我說旅程是要留下一些遺憾才美。聽說天氣好夕陽下金閣寺外會折射陽光,泛起迷人璀璨的金光,但只在入口處,我連寺的外表也看不到。有讀過《金閣寺》的都知道,金閣是主角父親口中誇飾得金光閃閃的寺廟,那種美一直流於主角的幻想,直至他親身到當地修行,才發現那只是一座普通的寺廟——那使他想像幻滅。三島把美這感覺帶到形而上的討論,指派口吃的主角愚弄美的女人、焚燒「美麗」的金閣寺,驅趕表象下、不象真的美,讓美長留於想像處。事後不久,我與她訣別,才想起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影響了我對美的詮釋。


精神世界千姿百態,那是人類最迷人的地方。對於理所當然的好事,將其拒諸門外,像瞹昩、像煙花,稍縱即逝式的。我想起沙子,我愛在沙灘上脫下鞋,感受沙與腳掌間的空隙,感受十指與沙粒磨擦的觸感;可是離開時,黏在指縫間一同帶走的沙子卻是那麼讓人生厭——沙子抓不住就好。有些事,抓不住就好。



我倒是相信柏拉圖對理型世界的詮釋,說那才是真實的世界,那是「美」居住的地方。在事物被我們灌輸主觀情感投射後,美的種子就在它上面生成,直至我們嘗試擁有它,美便隨之而散,隨之而枯萎。那是一瞬間的事,不管你願意與否,像風一樣,會從門縫溜走。美無法被攫住,無法被照片紀錄,只能被感受;若嘗試讓美的種子發芽,那就必須承受她會長成大王花的現實。嘗試以俗世形式詮釋的美都是醜陋而噁心的。最美的是期待相遇吧。


我倆握着彼此的手,然後鬆開,是為好事情。

Autumn Rhythm (Number 30), 1950 by Jackson Pollock (https://www.jackson-pollock.org/autumn-rhythm.jsp)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野客這些都是我觸動後的延伸—— / IG: wild.guest // 遊走於文學、心理學與哲學的字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鳥居】:

【雨在阿里山】

【電單車、相機、大背包】|三則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