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魔術都是徦的,為什麼只有小黑人是真?

Jeger
·
·
IPFS
·
村上春樹時常「不知怎麼了」,就如此任性且自然地摻入了「非現實元素」,他總是會給讀者一個能避開現實又夾帶哲理的說法,讓這個「非現實元素」真的活下來。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一章)向讀者傳遞這樣的訊息:

「所有的魔術都一樣,在魔術師表演的那一刻,我總有壓抑不住想要學那種魔術的慾望,而一旦花錢買回來,把那張紙泡在水裡等字浮現了以後,魔術就變得不再神奇而是一種騙局 。 許久以後我才發現,所有的事可能都是一樣的道理。」

想到「死侍」怕觀眾不曉得自己是一個碎嘴的反英雄,不惜打破「第四面牆」時不時與觀眾攀談,嘲弄電影本身,甚至演員自己(Ryan Reynolds)。像是〈天橋上的魔術師〉在第一章,以魔術師的出場作為開局,讓我知道接下來不管發生什麼古怪離奇的事情,都只是虛構不用當真,因為本來就是一場騙魔術特效的騙局。

像是後設手法演出的穿幫秀,刻意暴露背後一切都是人為的設計,都有一套預設的前提,從後台跑出來向讀者告密,「小說正在虛構」,「我在編故事」,有需要的話想怎麼改都可以,如同歷史是被編輯的,說法可以有不同版本。等讀者被提醒得不耐煩時,反倒想問,那編「這樣的故事」是想告訴我什麼?總不會只是想告訴我,你在編故事吧?

接著第一章結束前,作者又戳破前面與讀者建立的共識,透過魔術師說:「我告訴你,我所有的魔術都是徦的,只有這個小黑人是真的。」啊?剛跟我說所有魔術都是假的,我也點點頭說沒錯,現在又任意改成「只有小黑人是真的」,小黑人不算魔術?而且這個說法一直到最後一章,作者都捨不得戳破,即使一度有機會。

小說是虛構是常識,那麼小說的真是什麼?

中華商場已經消失了,但這本小說留下來了。小說讀過了,劇也追過了,那麼,在讀者心裡,不小心留下來的是什麼呢?留下來的就是真的嗎?


我想換個角度,從讀者角度換成創作者思維,來談類似的事情。


村上春樹時常「不知怎麼了」,就如此任性且自然地摻入了「非現實元素」,他總是會給讀者一個能避開現實又夾帶哲理的說法,讓這個非現實元素真的活下來。

「冰男個子很高,滿頭一看就知很硬的頭髮,面部倒還顯得年輕,但那如鋼針一般建立的頭髮裡處處夾雜著銀白,猶如尚未融盡的殘雪。顴骨如僵冷的岩石一樣凜然聳起,手指掛著一層絕不融化的白霜。其實除了這些,冰男的外表與普通人幾乎並無區別。」

小說的主角常故意設定一個平淡的普通人,讓讀者有臨近感。村上春樹對我而言,就像一位多年陪伴的老朋友,閱讀他的小說可以鼓勵我提筆寫作,沒錯,我百分之九十九就是個普通人,可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不一樣,故事可以從這微小的不同開始長出來。「百分之一」指的是「非現實元素」。

〈冰男〉是一則大人童話,敘述者是女孩,莫名喜歡上冰男,她說:「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不知為什麼,冰男居然對我瞭如指掌。我的家庭成員,我的年齡,我的愛好,我的健康狀況,我就讀的學校,我交往的朋友,簡直無所不知。就連我早已忘記的陳年舊事,他也一清二楚。

為什麼呢?冰男這般"解釋":「這麼靜靜地看著妳,妳的一切就會歷歷在目,就像盯視冰塊深處一樣。

就是,也沒解釋什麼,只是馬上塞給人家一句貌似有什麼哲理、莫名的詩意,轉移到另個焦點。

冰男接著說:「我對未來絲毫不感興趣。準確說來,我沒有未來這個概念。因為冰不具有所謂未來。冰有的只是嚴密封閉其中的過去,一切都被栩栩如生地封閉在裡面。冰可以這樣保存很多很多東西,非常衛生,非常清晰,原封不動。這是冰的職責,冰的本質。

女孩聽完的回應,其實只是在幫忙維護冰男說詞的抽象感:「聽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我也不想知道什麼自己的未來。」這句話讓我有種輕暢感,我也不想用現實去質疑這個故事,我對這個神祕的冰男感到好奇,他好像是真的,然後,是真的會怎樣?

但村上自己倒故意質疑了起來,用女孩的父母或鄰居提出煞風景的現實問題:他融化怎麼辦?對方的來龍去脈是什麼?他要如何養家?但也不是問題,「畢竟是肉體,而不是冰」、耐冷的體質非常適合「在冷凍庫工作來維持生活」。可是真的有人會想抱著冰棒般的愛人睡覺嗎?

「給冰男抱在懷裡時,我每每想起可能冷清清靜悄悄存在於某個地方的冰塊。我想冰男大概知道那個地方,知道那個恐怕無比堅硬的冰塊。那是世上最大的冰塊。但它位於很遠很遠的地方。冰男將這冰塊的記憶傳達給世界。最初我對冰男的擁抱感到惶惑,但很快就習慣了,甚至喜歡被其擁抱。」

每一個回答都可以撇掉現實,直接進入另一種耽溺的狀態。

所以小說其實是在營造一個意象,但「直接把這意象擬人化了」,這會在現實當中造成空隙,就是與現實敘述分歧,圍繞著這個非現實元素,再去處理如何自圓其說,就變成小說創造的新現實。例如,現實當中一位生重病,正在邁向死亡的人,文字可能會用「他的生命似乎漸漸消失了」來形容,但在小說裡,我們可以設定一個真在會慢慢變透明的人,隨著時間漸漸半透明,最後就不見了,但可以不是真的消失,只是變成我們看不見的存在。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的現實會長怎樣?

非現實元素看似神來一筆,要多ㄎ ㄧㄤ都可以,可是冰男最後還真的找到最適合他的世界,那個地方一點也不意外,還非常合理,讓讀者產生一種錯覺,確實有冰男這種人,只是我們沒有查覺。村上春樹擅長擷取片面的現實邏輯再融合想像,為非現實元素打造真實感,使它們能夠活在小說世界的現實裡。

這意象擬人化後,如果又還原成回意象,也說得通喔。可以延伸出冰男可能是女孩內心某種本質的投射,所以冰男可以看透女孩的一切。利用抽象情感或象徵為中介,變得可以多重解讀,也是重要的文學技巧。最後,等女孩的內心完全傾向「冰男的性質」時,自我反而不見了,這似乎又變成了一種寓言。

〈冰男〉收錄《萊辛頓的幽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Jeger《後綴》假掰文青誌,關注身為「第一讀者」的精神,獻給Matters的一頁式文青......(Jeger是幻想自己是主編的人) 聯絡:pdfonline15@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後綴》假掰文青誌
56 篇作品

神寂寞,所以造人;人寂寞,造了什麼?

《後綴》真愛社區徵文
19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