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快樂,也沒關係
📘閱讀書名
不快樂,也沒關係:一位心理醫師的真心告白,為什麼停止追求快樂,對我們反而比較好?
📖文獻筆記
引言/快樂須知二三事
■ 快樂是種想像
想像總是和現實不太一樣。
■ 快樂由差異來定義
感覺糟糕的經驗是感覺良好的條件。當你受苦,你只能從痛苦被解放出來。快樂需要不快樂。如果我們努力追求永恆快樂,我們就必須接受我們總是缺少什麼。
第一部 為何世上沒有快樂
通往快樂的歧路:
第一名:靈修與宗教
第二名:我們的身體
第三名:伴侶和家庭
第四名:我們的工作
第五名:克服問題
第二部 如何重新發現生命
6 邀請生命
■ 像旁觀者一樣觀察——硬幣練習
一旦我們開始把自我認同成這些想法和感覺,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和它們融合,就會產生問題。但吊詭的是我們通常根本不會注意到。
和一般廣泛認定相反,樂觀主義和積極想法能改善感受已經被許多研究結果否定。甚至有些研究指出,悲觀主義和負面想法使人提高效率和促成個人成長。因此請忘記你對「正面心理」的想像,以愉快想法對抗不愉快想法最終對你一點用處也沒有,那只不過是在你的念頭湯裡撒些糖罷了。
至於逃避這些想法和感覺,短期間也許讓你輕鬆些,停止想像對話,但是長期來看,你的逃避行為會擠壓你的自我意識、情緒和職業成就。
朝向「解離」就是解除你將想法及感覺認同為自我,第一步就在於意識到頭上的那枚硬幣,並且取下來。
■ 旋轉木馬
當我們專注於覺知我們的經歷,就會發現內在自由,不再和我們的認知融合。
旋轉木馬不會停止旋轉,你的腦子不會停止咒罵,影片不會結束,但是越抽離自己成為旁觀者,你就覺得越平靜、從容而且獨立自主。
7 充分享受生命
如果我不再追尋快樂,我要拿生命怎麼辦?我第一個答案聽起來簡單,但是其實沒那麼簡單:就做你想做的事情。
■ 你喜歡什麼?
你的待辦清單沒有任何一項能讓你比此刻快樂。還有,信賴你的直覺躺在浴缸裡,或是看著窗外也不會讓你比較快樂,但是能消減你的壓力,以及減少沒有快樂起來所引發的失望。
■ 故意無所事事和沒做事
我們「刻意進入寂靜」,「練習從容」或是「回到我們的中心」,我們依舊朝向某個目標。我在靈修那一章已經提過:專注、冥想、放鬆和「傾聽自心」目前非常受歡迎。然而這些規劃出來的浮生半日閒,經常變成自我改良要點裡的另一條應辦事項:「該死,我今天本來想做身體掃描,又錯過了!」
但是你真的想做嗎?或者你只是把它變成一項功課,因為你相信它對你的身體和心靈有好處?或是你想要成果,想要身體健康,家庭或伴侶關係和諧,還要「內心平靜」以及「情感智慧」,只為了讓一切完美?
下面的句子也許你聽起來似非而是,但是請讓它對你產生作用:你停止放鬆才能開始放鬆。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你想著放鬆、放手、直覺行動、無所事事、冥想等等對你會有何效果,你就只是做另一件應該帶給你收穫的事。與其做這些還不如去清掃浴室!你至少還因此有個亮晶晶的馬桶,冥想可不能聲稱有這種效果。
8 給生命一個方向
我對「如果我不再追尋快樂,我該拿我的生命怎麼辦?」這個問題的第二個答案是:給你的生命一個方向而非目標。
很簡單,我只是把你的目標轉譯成價值。原則上每個目標後面都有某種價值觀。你想要好工作?這意謂你想養活自己,賺到足夠的錢,在工作崗位上覺得愉快。你想當志工?你想要的是成為支柱,幫助其他人。你渴望家庭?那麼你重視的是和其他人有所羈絆的感覺,親近其他人。
自我照料、成為支柱、親近感,這些是價值,你可以一直前進的方向,即使你沒有實現目標。
由價值引導生活還能降低壓力程度,對抑鬱情緒有正面效果。
如果我們的行為以價值為依歸,我們就自覺像想要當的那種人,不論我們是否達成目標。行為以價值為依歸,意謂著和自己保持和諧,我們的生活就確實感覺充滿價值。該是發現生活新方式的時候了!
■ 何謂「充滿價值」?
價值顯然不是目標。你的目標可能是找到伴侶,可以完成後打勾。價值永遠不能被完成後打勾,價值是持續引導我們行為的特質,好比親切待人。我們可以依循價值行為,一邊嘗試達到目標,而且不管我們是否真的達成目標。
價值不只不是目標,它也不能和美德劃上等號。美德必須由外界認可,好比被信仰團體認證。你的價值卻決不必被認可!你可以是唯一認為某個價值重要的人,請你將之想像成對某種巧克力的偏愛,你喜歡「微苦」,我喜歡「全榛果」巧克力。我們沒有任何人能因此指責他人,價值就是種個人偏好,正如你可能認為生命中的親密關係特別重要,而我可以認為獨立很重要。
最後,價值也不是感覺。「我想快樂」或「我想要自己過得好」都不是價值。你或許認為,你想關注自己,做些為自己帶來樂趣的事情(因為讓你心情很好的機會提高),我會將這些價值稱為「自我照料」。
如果你看完我的解釋和區分之後,依然弄不清楚價值是什麼,那也沒關係,其實對價值這個概念本來就沒有統一的定義。我對你敘述有關價值的一切,是價值在接納與承諾療法當中的主要描述,端視心理學方向卻會有細微差異。
因此請你不要避而不談價值,重點在於價值是我們行為的根本特質,不是受認可的道德想像、目標或感覺。
■ 行程表
我再總結一下:
選出價值。
價值操作化。如何表現在你的行為當中?請你列出一張最少五項可能的行為清單。
機率量表,從一到十,請你在表上每項行為後面寫上可行程度。
選出行為。一開始至少選出可行度七的行為;之後你可以放膽嘗試比較困難的計畫。
具體化所選出的行為。何時?如何?多久?和誰一起?
辨識阻礙,如果可能就事先避免。
實踐,開始!活出你的價值!
9 困難之處
放棄快樂是個漫長的過程,必須一再督促自己。原因之一在於,追尋快樂試予生命某種意義,給我們一個目標,讓我們以為值得為此目標而活。相反地,如果我們承認這個目標無法達成,因為這個目標只是種想像,我們放棄尋求快樂,也就放棄生命的意義。沒有人想要「沒有意義的存在」,因此我們甚至不敢思及放棄追尋快樂這種可能性。
如果有個熟人對你說他的生命沒有意義,你大概會自然而然地認為他不快樂,甚至憂鬱,但究竟為什麼呢?如果我們只需要單純地存在,就能滿足我們和世界的要求,豈不是很美妙?如果我們的生命不必再有意義,如果我們本身就是意義所在,你覺得如何?
■ 你都快到了
我想要表達的是:你的腦子永遠不會停止尋求快樂,它不斷製造和尋找快樂有關的想法,你越想找一條逃脫漩渦的路,反而會越陷越深,好讓你不會停止改善自己。
📝閱讀心得
書中開頭提到「快樂」的本質:
快樂是種想像
快樂由差異來定義
這點讓我想到《選擇經濟學》中寫道:
社會比較的概念在於,反映出我們生活中的幸福感,不是以絕對的標準作為參考,而是比較其他人過得如何當作標準。我的收入比姐夫多嗎?如果是這樣,很好。我的收入比較少嗎?如果是這樣,不好。有證據顯示,這種相對的比較對許多人來說非常重要,至少在某些領域的確如此。—《選擇經濟學》
進一步佛法中解釋「壞苦」寫道:
如我們長熱瘡時,皮膚會感到非常熱、不舒服,如果在上面灑些冷水,就會得到短暫的清涼。我們會把灑上冷水之後的暫時清涼感受視為一種快樂,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是把大的痛苦暫時壓下來而已。實際上,它還是會痛苦,是一種苦的性質。同樣,在輪迴中,我們好不容易獲得暫時喘息的機會,卻認為世間的安樂是快樂,這是錯的,其實它仍是苦性之一,是壞苦。世間任何的安樂,如果享受久了,就會變成苦性,又不覺得快樂了,這就是壞苦最明顯的特徵。壞苦如果是真正的樂因,具有真實的樂性,那就不應該變質。它會變質,代表它真實的性質是苦性,是我們誤以為是快樂。我們把世間的安樂感受取名為壞苦,就是因為它的本質會壞滅,會變成苦性。—《覺燈日光》
除此之外,快樂還具有「享樂適應」性:
歸根究柢,追求快樂的強烈文化規範讓我們遇到了麻煩:我們的情感系統並不是以實現最終持久的愉快狀態為目的。一個目標達成後,強烈的幸福感消失得很明顯,心理學家與經濟學家還為這個現象取了一個外號:享樂適應。—《憂鬱的演化》
《廣論》中也提到:
世間的安樂並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一個人走太久了,暫時休息一下就會覺得很舒服。我們行、住、坐、臥時,一開始都還挺舒服的,但走久了就感到腿痠,坐太久了覺得屁股痛,飲食等也都一樣。如果是真正快樂之因,應該越享受越快樂,如同痛苦之因,越享用就越苦。行、住、坐、臥、飲食等,我們受用久了就會覺得苦,那就說明其實所享用的不是真正的樂,而是苦因,所以越受用,痛苦就越增長。一切都在行苦當中生,一切都在行苦當中滅。—《覺燈日光》
叔本華總結:
生命是邪惡的,因為痛苦是它基本的刺激與現實,歡愉只是痛苦的消極中止。……「生命像鐘擺般,在痛苦與無聊之間來回擺盪……在人類將所有的痛苦與折磨轉變成地獄的概念後,天堂除了無聊之外,就一無所有了。」我們愈成功,就愈容易感到無聊。「正如同欲望是人類永恆的禍患,無聊也是上流社會的禍患;因為對中產階級來說,週日代表著無聊,平日代表著欲望。」—《哲學的故事》
書中回答「如果我不再追尋快樂,我要拿生命怎麼辦?」:
第一個答案是:就做你想做的事情。
第二個答案是:給你的生命一個方向而非目標。
這顯然是屬於創造意義感的思想流派,不過也無法否認意義感、幸福、快樂具有虛無、偏誤的性質,《虛無主義》寫道:
虛無主義因此更接近於樂觀主義、理想主義和同情,而非更接近於悲觀主義、犬儒主義和無動於衷。我們還發現悲觀主義、犬儒主義和無動於衷有助於激發虛無主義,因為這些生活方式的消極性能夠引領人們追求更為積極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結論暗示著,比起一種主張生命沒有意義的哲學,一種主張生命有意義的哲學似乎更接近於虛無主義。—《虛無主義》
說簡單點,除了快樂具有對比性,幸福感亦然:
有多名研究者提出,真正能促進幸福感的並非絕對財富,而是相對財富——也就是與周遭其他人相較,自己所擁有的財力。相對財富對於幸福感的重要性,解釋了文獻中一些有悖常識的發現,如「一個國家的GDP隨時間成長,但大眾的主觀幸福感為什麼沒有隨之提升」這個問題。國家整體可能變得更富足了,但國民個人的相對經濟狀況還是一樣,所以幸福感並沒有產生變化。—《正面思考的假象》
換言之,「幸福感」的真相,可能與「優越感」相差無幾,當瞭解快樂與幸福都是藉由對比而形成,只存在於相對中不存在絕對中,也就表示他們永遠無法透過「不比較」而達成,這是「知足」世俗觀點的終點,不過宗教、靈性則有其不同的途徑,也就是能夠「單獨且知足」不需透由比較,「矛盾性」是宗教、靈性中最美的部分,但不是這邊能展開的篇幅。
略言之,以禪修而言不會講求快樂而會講求喜悅、法喜充滿、輕安,以佛法而言提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也就是沒有「適應性」,且不需藉由他人或外在比較而成,並能無限持續累積,我認為與矛盾性、自指性有關。
放棄快樂是個漫長的過程,必須一再督促自己。原因之一在於,追尋快樂試予生命某種意義,給我們一個目標,讓我們以為值得為此目標而活。相反地,如果我們承認這個目標無法達成,因為這個目標只是種想像,我們放棄尋求快樂,也就放棄生命的意義。沒有人想要「沒有意義的存在」,因此我們甚至不敢思及放棄追尋快樂這種可能性。
在斯多葛主義中也提到:
放棄快樂的行為本身就可能帶給人歡愉——讓斯多噶主義者去領悟這個真諦吧。—《善用悲觀的力量》
如書中寫道「你停止放鬆才能開始放鬆」,當你放棄追尋才能抵達,就如同我自己知道推動我研究舒緩焦慮的正是焦慮本身。這之中的矛盾性、自指性,十分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