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時光回到2019那年
出社會後,因緣際會又回到淡水,也短暫嘗試過不同行業,賣古物書畫的、賣餅乾的行銷企劃、Coding、劇場行政、賣家電的中盤商店員、賣手機的銷售員,最後還是回到老本行資訊機房輪班OP。
其實蠻欽佩我妹的,大學選商業設計,在個有教師的家庭中,學藝術等於餓死,畢業後也不願在設計業,而轉去考餐飲執照,雖然出社會混得不是很好,但走自己的路就是這樣吧。
當年我以為大學畢業就完成父母期望,可以學自己想做的事,於是想考個表演藝術或音樂工程研究所,想當然耳,就算當時已有些演出、教學經驗,但非本科系學歷是不容易的,值得慶幸的是我直接接觸到業界人士,也就是以劇場、DJ 為業的社會前輩,其實很多從業者大部分不是本科系出生,並一致不建議升學,學校或工作其實都是由別人(教授、客戶)來決定自己的價值,反而容易磨滅熱情。
在畫廊界有個黑暗傳說,要毀掉一位新秀,就在他一開始嶄露頭角時,重金收購他的作品,然後金額隨時間遞減,當新秀嚐到金錢的甜頭,並將自己價值拿來用金錢衡量時,只要銷售不好,那他就會開始自我懷疑,當他發現自己的作品被便宜販售,像壁紙一樣跌價,那他就不再有自信。要摧毀小孩的興趣,就為他的興趣打分數,少一分,打一下。
其實寫文章也是一樣道理,如果追求按讚數、支持數,勢必會逐漸偏向「他人想看什麼」,以自我審查來建立作者形象,就像一些YouTuber原本是分享簡單生活,之後被點閱率逐漸走向極端,最後爆發人設崩壞。
回到主題,2019那年前後,也很喜歡拍照,大概是因為當時發現Snapseed可以一鍵後製HDR(高動態範圍成像),不用學習複雜的搖黑卡或疊圖,當然沒必要糾結後製是攝影還是創作,搬過來備份,順便讓它們重見天日。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