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邪惡,越迷人:Patricia Highsmith與雷普利(上)
Tom Ripley detested murder. Unless it was absolutely necessary. Whenever possible, he preferred someone else to do the dirty work.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Ripley's Game雷普利遊戲》,我之前開了書,讀到四十來頁,又停下來。如果閱讀是為了尋找答案,閱讀非虛構書籍也許是為了回答具體的問題,求得具體的知識,那麼讀小說又是為了什麼?為了娛樂?為了消遣?為了填充自己?為了讓不安於室的自己不致過於坐立難安,為了讓無法一個人和自己獨處的腦、思緒有地方去?(我始終是一個很糟的meditator,今年更可說是完全擱下了)
雷普利,Tom Ripley是海史密斯筆下最有名的人物,雷普利在《The Talented Mr Ripley天才雷普利》中初登場,讓所有讀者又怕又著迷,海史密斯在幾十年間數度回到雷普利身上,最終寫了五本雷普利小說。在懸疑小說史上,雷普利應該是最獨樹一格的antihero、所謂反英雄主角,雷普利系列小說數度被改編成電影,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在1999年執導的版本(Anthony Minghella在兩年前才剛以《The English Patient英倫情人》搬回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九座奧斯卡),由麥特戴蒙Matt Damon出飾雷普利,由裘德洛Jude Law飾演被雷普利"竊取"身份的富家子Dickie Greenleaf,葛尼斯派特羅Gwyneth Paltrow演他的未婚妻,這片還有當時剛去好萊塢不久、但演技已讓所有人雙目為之一亮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
不知道為什麼,上禮拜天我忽然想讀Highsmith,便再度打開這本書。第三回見雷普利,他已是犯罪老手,竊盜、偽造(從文書到藝術品)、毀屍滅跡,他什麼都幹過了。但在《雷普利遊戲Ripley's Game》中,前半部的主角甚至不是雷普利,雷普利只在一開始登場,他的一個相識、同夥Reeves有客戶想從漢堡的黑手黨手中搶下當地的犯罪生意,為了讓漢堡的兩大黑手黨家族火拼,從中漁翁得利,Reeves安排買兇殺人,住在法國鄉鎮的雷普利丟了這個人名給他:患有某種罕見白血病、將不久於人世的框畫師Jonathan。Jonathan沒有犯罪記錄,和黑手黨完全沒有牽連,是完美的人選。
小說的前半部,都在看Jonathan怎麼一步步踏入Reeves(以及其背後的藏鏡人Ripley)的誘餌:People kill for money, don't invent fancy excuses. 「大多時候,人們總是為錢殺人,不要編造過分華麗的藉口」,我記得犯罪天后阿加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講過類似的話,我記得她還說過 "people often kill for a lot less"這樣的話(但金田一肯定不同意吧)。而Jonathan也為自己找藉口吧:我快死了,我得讓我的妻子和我永遠不會看到他長大的兒子之後的生活有著落...。然而,當他第一次去漢堡出任務,回到楓丹白露的家時,他不是立刻帶了全家上館子,第二次出任務,不也在慕尼黑到巴黎的Mozart Express上的餐車中點了一杯Riesling?路上不也買了昂貴的新衣、玩具給妻兒?而完成任務的鈔票入手後,不是又立刻添了新沙發?
是啊,你是為了妻小,但你也喜歡享受錢可以帶來的一切物質享受吧。這也是Highsmith最邪惡,或說會令讀者暈眩、噁心的地方,一百個冠冕堂皇、義正辭嚴、情有可原甚或悲壯,到Highsmith筆下,全都無所遁形:你真的是你以為的那種人嗎?你真的不會為了某些說穿了並不那麼偉大的動機(不管是錢、慾望、嫉妒)而做出自己無法想像的事?不消說,Highsmith對社會派推理沒興趣,她不用透過那個來證實我們與惡的距離其實並不遠,在她筆下,不單止無人能逃離心中的惡,更是,她會挖掘、寫出你以為自己不可能有的如此凡庸、一點也不高尚的惡與慾念。
然後你就隨Highsmith的人物一同上路了,他們做了你想都無法想,也絕對不認可的行為,但你卻無法不為他們擔憂,犯下那樣的罪、明明就該被發現,但你卻害怕他們被逮到。曾數度改編Highsmith小說的懸疑大師希區考克(Alfrend Hitchcock)也深諳此道,以希區考克最有名的電影《Psycho驚魂記》來說,Janet Leigh從公司的保險櫃裡拿走了鉅款,開著車出城,睡在路邊被警察叫醒時,我們不也一同把心揣在胸口,深恐她被發現。等她到了Bates Motel之後,這又變成另一部電影,電影進行到三分之一竟然把女主角殺了,這已經是無數電影教科書提過的超級敘事法。而這一整部電影也都是教科書典範,剪接(浴室那幕,你仔細看,有沒有刺下去?)、攝影及運鏡(那個不可思議的正俯角,這篇電影教科書文章有)、配樂(Bernard Herrmann經典的鋸木頭配樂)。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