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最強筋肉社長的零壓力生存術
📘閱讀書名
最強筋肉社長的零壓力生存術:面對全民焦慮的時代,你最需要的是捨棄壓力
📖文獻筆記
第二章 甩開!
35 甩開抱怨!
抱怨是一種力量強大的消除壓力方法,如果天天持續抱怨,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也能夠承受痛苦環境的折磨。因為壓力已經藉由抱怨而適度得到消除,所以即使處在應當改變才行的狀況之中,也會安於維持現狀。
抱怨會阻止你採取行動,抱怨不會幫助你打破現狀,而是會引導你去承受現狀。這不是一件好事。
重點在於,不要讓抱怨終止於抱怨。一個人會抱怨,就代表他已認知到問題點在哪裡。既然已認知到問題點,就表示能夠採取行動去解決。
在適度抱怨後,如果以「好啦,現在該怎麼做才可以改變這爛到爆的狀況?」來延續話題,就能夠讓抱怨化為超級具有生產性的行動。到時就不會是在抱怨,而是在開一場作戰會議。如果只是說一說抱怨話語就結束,那就太可惜了。
40 甩開「正確」!
所有意見都有其道理。
根本沒有絕對正確的意見。
立場不同,正確答案也會隨之改變。
討論時,只要以上述三點為前提來提出自我主張,就能夠順利進行。不強迫對方接受這方的意見,並隨時抱持願意聆聽對方意見的態度之下,慢慢找出彼此都滿意的「妥協點」,而不是尋找「絕對正確答案」。
第三章 逃跑!
45 趁著心有餘力的時候逃跑!
「覺得不妙的時候我就會逃跑,沒問題的。」如果像這樣自以為很從容,那是不行的。不論是在學校、公司或家庭裡,當你有了「如果繼續在這種地方待下去,我肯定會身心受創」的想法時,就要趁著心有餘力、還能夠做出正常判斷的時候開始逃跑!
即使逃跑或放棄,人生也不會因此畫下句點。只要還活著、只要逃跑後還有意願再次向前邁進,想要重新來過幾遍都不成問題。
所以,一定要趁著還能夠冷靜思考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再這樣下去會大事不妙的時候,盡速逃離讓你有這種想法的環境。
第四章 接受!
神啊!請賜予我們勇氣,去改變能夠改變的事。請賜予我們寧靜,去接受無法改變的事。請賜予我們睿智,去分辨兩者的不同。——〈寧靜禱文〉
60 接受背叛!
大家可以試著這麼想想看。世上根本不存在好人與壞人。世上只存在利害關係一致的人,以及利害關係衝突的人。如果利害關係一致,對你來說,對方就會是好人。如果利害關係衝突,對你來說,對方就會是壞人。事情就這麼單純,根本沒必要大吵大鬧,情緒失控地高喊:「他背叛了我!」
我不是在告訴大家不要信任他人。我只是想表達可以把信任對象限定於跟你很親近、真正重要的人,至於關係淡薄的他人,不要以「好人/壞人」為主軸,而是以「利害關係一致的人/利害關係衝突的人」為主軸來看待的話,就能夠提升人際關係的分析能力,情緒失控的狀況也會隨之變少。
63 接受反對意見!
基本上,認為有標準可以衡量想法或意見的對錯,就是一種錯誤觀念。
當立場不同時,想法也會隨之改變;當角度不同時,意見也會隨之改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個正確答案。
世上根本不存在絕對正確的意見,所以只要保持「你的意見有道理,而我的意見也有道理」的態度就好。
不需要勉強說服對方,也不需要非得黑白分明地分出哪一方才正確。價值觀是要互相認同,而不是互相否定。
第六章 我要這麼做!
83 我要徹底守護健康!
這世上根本沒有不惜犧牲健康也要做的具價值工作。絕對沒有。
社會時而嚴苛,有時也可能必須承受多到足以損及身心健康的工作量。
有時也可能因為工作不適合自己、不熟悉的職場等各種各樣的理由,導致心靈上和肉體上飽受折磨。
遇到這種狀況時,絕對不能逞強。如同玻璃碎了就無法復原,身體和心靈一旦受損,就會難以恢復。不僅如此,只要受損一次,就會變得更加容易受損。
真的很痛苦時,就要豁出去地讓自己休息。
99 我要忠於自己的情感!
想做出自己不會後悔的抉擇,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忠於自己的情感,就這麼簡單。
人生遇到重大抉擇的時刻,好比說,在升學或就業之際,他人想必會對你的抉擇提出一些有的沒的意見。有時為了回應家人的期待,有時為了讓自己融入社會,很多人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扼殺自己的情感,乖乖地往周遭所說的方向去走。
這麼做是走向後悔的第一步。哪怕在經濟上獲得了成就,或受到世人的認同,扼殺自己的情感所做出的抉擇勢必會帶來後悔。
沒有任何建議比自己的情感來得重要。你自己想想看嘛,不論得到什麼樣的結果,他人都不可能幫你的人生負責。說穿了,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夠負責。
📝閱讀心得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日日靜好:90歲精神科醫師教你恬淡慢活的幸福人生》。我觀察到,這類激勵型書籍似乎經常使用「斷言」、「祈使句」和「簡潔判斷式」等敘述風格,例如:「A就是B」、「不要○○」、「如果○○,就○○」。從某個角度來看,這種寫法可能並非因為正向、自信而展現斷言或祈使句,而是反過來,透過這種斷然的語氣,使讀者感受到正向、自信的氛圍。
此書中的許多篇章標題以「不要」開頭,如〈不要以社會認定的衡量標準來看待事物!〉、〈不要為了「無法控制的事情」苦惱!〉,在《日日靜好》中也有許多相似標題,如〈不去想「我一定要幸福」才會幸福,試著放下無謂的包袱〉、〈不要認為別人的付出理所當然,要對他人的給予心存感謝,同時不要有更多奢望〉。
然而,從ACT(接納與承諾療法)的角度來看,這些「不要」的目標被稱為「死人目標」,即那些死人能做得更好的事情,像是「死人不會憂鬱」、「死人不會以社會的衡量標準看待事物」。
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提出「能夠怎麼做」的行動方案,但拒絕和否定本身簡單明瞭,而提出解決方案往往較為複雜,這類複雜的論述就無法保持斷言或祈使句的簡潔特性,進而可能減弱其影響力、權威感、自信感與正向感。
此外,這類雞湯型書籍容易導向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確實,自我為中心有助於掌控自主性,但在社會框架中卻常伴隨顧慮,顧慮源自於尋求他人的認同。如果承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那麼勢必需要在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抱怨會阻止你採取行動,抱怨不會幫助你打破現狀,而是會引導你去承受現狀。這不是一件好事。
確實,經常抱怨要離職的人,往往不會真的離職,但這也讓我思考,社會的運作是否在有意無意間創造出一個「抱怨的空間」來減少人們改革的動機?或者,在管理層面上,是否有意營造出「抱怨的窗口」以降低員工離職率,成為一種管理策略?
關係淡薄的他人,不要以「好人/壞人」為主軸,而是以「利害關係一致的人/利害關係衝突的人」為主軸來看待的話,就能夠提升人際關係的分析能力,情緒失控的狀況也會隨之變少。
人脈經營類的書籍常有類似的觀點,但在這之間存在一些微妙的地方,例如:熱戀期時是情人關係,而在婚姻倦怠期則可能轉變為利害關係,長期飯票成了維持關係的價值。這其中自主性的道德位置非常微妙:「我們可以這樣想,但最好不要說出口」。而這種「最好不要說出口」的原因值得玩味。
世上根本不存在絕對正確的意見,所以只要保持「你的意見有道理,而我的意見也有道理」的態度就好。
這是相對主義的概念,認為不存在絕對的觀點。至於相對主義是否認為「相對主義是絕對的」這問題就不繞進去了。相對主義確實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也容易導致各說各話、無法交流的局面。
想做出自己不會後悔的抉擇,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忠於自己的情感,就這麼簡單。
「後悔」是個重要的議題,後續會在《後悔的力量》一書中深入探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