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品宏觀點:勤奮的老師比懶散的老師所帶來的傷害更大

黃品宏
·
·
IPFS
·

之所以標題會長這樣,只是單純的想向一位我所嚮往的教授致敬,感謝他為人師表以及向萬惡的教育體制抗爭的行為。


好吧,回到這次的主題,相信各位都聽過劉鶚講過的那句話:「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猶可恨人皆不知」那麼我為何會認為勤奮的老師比懶散的老師對學生的傷害要大。


首先我要提出一個問題,也就是現況下的基礎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簡單來說還是那個熟悉的字眼,僵化,但我這裡指的已經不是單一教育制度的僵化,而是指一個循環,相信大多數的人都隱約感覺到了這時代學生的生活模式,全天-(上學+補習班)=划手機,這是目前我得出台灣學生的普世公式,而為甚麼造成這種循環呢?我想用城市與鄉間的推拉理論來解釋,構成推力的無非是課業,課業的繁重、無趣,導致學生需要找尋符合在大部分課業佔去時間的情況下找到簡單輕鬆的娛樂方式,而這就是構成拉力的手機遊戲,而手機遊戲的娛樂性和成隱性我這邊就不多加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找找更專業的分析論文,我想說的是,為何這是個死循環?


在普世價值下,勤奮的老師定義大致有,認真出作業、講義、課堂規定嚴謹、能盯死小孩,大概長這樣,這的確是一名勤奮的老師該有的作風,但筆者以為,正是如此才鎖死了我們的教育,個人經歷使我能大聲的說出口,正是這種普世價值下勤奮的老師讓我生不如死!我們承認每個人的特殊性和獨立性,但我們卻逼迫所有的「人」接受一模一樣的教育,國、英、數、社、自,我們被逼迫得背負這所有的學科,當今天我遇到五科的老師皆是勤奮的老師時,那我該是何等的絕望,正是這種教育,泯滅了每個人專屬於自己的才能,若你向老師訴說著你的志向時,老師們沒有嗤笑出聲就不錯了,一個小屁孩的志向,在台灣一文不值,時間的鎖死所造成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學生公式。


那麼為何比起勤奮的老師筆者認為當個懶散的老師更好呢?很簡單,因為懶散的老師能給我時間,以筆者的自身經歷來說,最好的數學老師和英文老師,就是能讓我在英文課和數學課研究英文以及數學以外的東西,可能是哲學、文學、史學等等。

正因為有了自己能支配的時間,所以才有可能發掘出自己的才能,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說,如同筆者這樣的學生是少數人,大多數的學生只會自甘墮落,筆者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三點。

第一、這是正常現象,一天八小時被逼著坐在教室裡,這對青少年來說是何等殘酷的刑罰,本來課堂就有其無法避免的枯燥及乏味,這是研究學問所無法避免的,那怕筆者上了大學也可能在哲學課或科學課上打瞌睡,在德國,一般大學之所以只佔總體大學的三成,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這個世界上要搞學問的人大約估摸著就是只有三成左右的人啊!所以這是無法避免的,我們要考慮的是,他們為什麼自甘墮落?我想除了把時間還給它們,也該把空間還給它們,我們可以看看芬蘭的做法,給它們一個可以自我摸索的環境,詳細制度一樣可以去網上搜一搜,除了時間和空間以外,我想還必須把夢還給它們,還記得那十六歲的瑞典少女憤怒的吶喊嗎?是你們這些大人,奪走了我們的夢想!他的話語令筆者有所感思,我們的教育還留有作夢的餘地嗎?在一群整天只會高呼就業的教育家底下,我們要去哪裡找回我們的夢想?

第二、我們要有個正確的心態,教育家該做的,是教育,不是造人,前者所花費的時間絕對不短,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本來就像工匠之陶冶,必須慢慢地,方才有所成,而如今卻崇尚速成教育,上起學術論文,下至學生受教,因為被要求短時間內必須有效果,是以論文造假,揠苗助長的事時有發生,教育本就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一個人才的養成無非需要龐大的時間為積累,為沉澱,因為速成教育的心態導致高分主義的盛行,道理很簡單,想要短時間就看到成果,那就是看考試分數嘛,所以追究這一切禍害的源頭,其實就是速成教育,在現況台灣所衍生出的種種不勘入目的教育現象,其實都是速成教育這種意識形態下誕生的產品,在台灣,學校反而更像工廠,而老師就是工頭,他要的,不是每一個都與眾不同的藝術品,是每一個都高品質的商品。

第三、保護過度,也可以理解為干涉過度,這是指家長和小孩的關係,聽聞很多招生的老師提起,家長問最多,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小孩未來的出路,也就是就業問題,這在我聽來只想發笑,請容筆者用一種比較譏諷的方式來論述,家長們都覺得自己的小孩一定是優秀的,但同時卻又擔心他未來的出路,這不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心理嗎,相信小孩的基因,卻又不相信小孩的能力,試問,一位有實力的人會對自己沒自信到一天到晚擔心自己的出路嗎?在筆者看來,不如放手讓它們去闖吧,家長要做的不是小孩人生中事無巨細的保母,而是小孩的後盾、是避風港,當家長成為束縛的鎖鏈時,又怎能奢望孩子能展翅翱翔呢?相信我,我們需要的,是關心,而不是操控。


最後總結一下吧,筆者在廖俊裕教授的論語課受到啟發,教授第一堂課就告訴我們說,問題者永遠比問題來得有優先性,待人處事如此,教育更當如此,要知道孔子就是這樣教導學生的,我們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造人。


註:最後感謝謝青龍教授和廖俊裕教授,兩位使我在教育研究上啟發良多。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品宏鳳凰翔於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 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賺個零花錢哈哈哈

獨書人

與林聰明書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