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公热的思考

而家
·
·
IPFS

一直以来,大众媒体对持续上升的考公和考研人数都以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主要解释。然而,当考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认为它不仅仅只是考试,还反映了一种大众情绪和意识。以及,它和计划体制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考公热的概念需要进一步限定。我使用这个词是表示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都以考公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但实际是,就算大多数人都去考公了,那又怎么样呢?反正考的上的只有已经确定好的那一部分人。目前的一种解释是公务员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如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公务员所受波及可能最小。但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可能并没有考虑如此长远。而是下意识的一种选择?那么这是为什么?此外,对于个体自身而言,理想状态下工作是一种“志业”,是韦伯笔下愿意为此付出劳动与智力,甚至忍受不公平。就此而言,作为一种社会性现象,大多数人考公意味着什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