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大妈才是最狠的当代艺术家

李起帆
·
·
IPFS
超市贩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彼时超市大妈在公共空间的个人情感与体悟

艺术源于生活,常人和艺术家的区别往往在于如何把生活转变为艺术,从这个角度出发,超市大妈才是最狠的当代艺术家。

许多超市贩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彼时超市大妈在公共空间的个人情感与体悟,她们用毕生的才气缔造出能够聚集人群、共同感受生命喜悦的空间与时间。

没有传统学院派的清高之意,超市大妈们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在超市这一充满烟火气息的地域开辟出了一处艺术飞地,还顺带拉动了整个国家的消费内需造福了经济。

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对火锅店的肉片芭比啧啧称奇,超市庞大的肉类保有量给这群艺术家提供了充足的施展空间,只要肉够,她们甚至能还原长城之类的世界七大奇迹。

在当代艺术家的手中,材料既是承载艺术思想的媒介,又常常被用来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塑料拖鞋被整合重组幻化成鱼和鸟,意味着这双八块九的拖鞋能伴你到天涯海角。

艺术以形式为载体,但它要传达给我们的却不是形式,而是无形的东西,多年来扎根一线的采风沉淀让她们对表达形式的运用变得成熟老练,硕大的文胸遮蔽着我们的双眼,情欲同时瓦解着我们的理智。

跨界是让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超市大妈联动了服装部的废弃模特,利用跨界自身的互补性功能创造并呈现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生动地诠释了服装为什么会被誉为可穿戴的艺术。

大卖场在超市大妈的眼里就是一场佳士得拍卖大会,每个人都要以快准狠的姿态 slay 全场,利用人类最原生的欲望来挑逗顾客的消费意愿是她们的独家伎俩。

游戏在既有的其他艺术的视角下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一个称职的艺术家对灵感来源从不带丝毫偏见,尽管电子游戏拉垮了她们子孙的期末成绩。

由饮料、牙膏堆砌的坦克是最常出现的意象,没人能参透其中的奥秘,业内人士也对其缄默不语,但这种现象反映出了当代艺术的侵略性,也极有力地证明了当代艺术钢铁巨兽般强悍的生命力。

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不分种族,也不在意肤色,超市是每个民间艺术家的灵感源泉,各国民间超市的堆头文化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趋同性就是这一道理的最佳辅证。

比起抽象表现艺术,或许用波普艺术解析超市“艺术”更合理,它可能无意或有意地探讨了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联,转向符号、商标、商品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

作为上世纪60年代权威文化和架上艺术的头号反抗者,波普艺术的精神核心充斥着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否定,以及自成一派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是波普艺术的特点,也是超市“艺术”的立身之处,如果超市“艺术”真的存在所谓的文化内核的话,应该也是和波普艺术所追求的东西不谋而合的。

波普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当代艺术的进程,当代艺术家徐震曾开了一家“徐震超市”,他在该作品中重现了一间中国便利店的基本配置,收银机、货物之类的一应俱全。

从两块半一听的可口可乐到上千块的茅台酒,货架上的货物琳琅满目,却都仅有包装,里头却空无一物,但都以正常的售价出售。

“徐震超市”的出现旨在讽刺消费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最后以两百万港元的价格在苏富比2018年的“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上被拍下,这件艺术品被消费的结局可能也是它所表现内容的衍生。

从原始的以物换物的行为出现开始,所有人类都逃不出被消费主义的裹挟而生存,我们可以讥笑讽刺,也可以乐在其中,但不能被其控制。

超市大妈也好,徐震也好,安迪·沃霍尔也好,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与创造在一个看似无法攻破的漩涡里做出了抗争。

就像安迪·沃霍尔说的:“有时候,某个东西看起来很美只因为它跟周遭其他东西有些不同之处。如果窗台上所有的花都是白色的,一朵红色的牵牛花会显得很美,反之亦然。”

所以人类总是在歌颂那些有价值的不同,或者说是为那些给那些无价值的不同主观地赋予了意义,不过价值存在与否与其高低区分,话语权终归还是在资本家手里。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李起帆HYPEBEAST CN编辑 SABUKARU编辑 529D实验室主编之一 前摩登天空ZERO编辑 Pornhub中文译者
  • Author
  • More

究竟有多少女性的陰毛是假的?

中國有Chicano文化嗎?

有多少玩家在垂涎馬裏奧的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