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雁宿崖战斗过程的实证研究(1)

姜克實
·
·
IPFS
第四章第一至第六节,以多种日军情报为中心,分析了雁宿崖战斗过程


4.1. 雁宿崖战斗的背景

关于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的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的背景,日本防卫省战史丛书《北支的治安战》中写道:

1939年8月,独立步兵第四大队〈堤赳中佐〉与第百十师团的警备部队交接换防后进驻涞源。涞源县被内长城线分断为南北两部,南部地区占县面积约三分之一,大部分为山地,道路险峻。山地道路多两侧为悬崖绝壁之要所。共产军利用此地形,经常对我运输部队实行袭击。…当地土民大半务农,生活困穷,民度不佳,我政令只能威慑到驻地周围和主要道路附近。相反,共产军势力渗透全县。此地为杨成武指挥的中共军独立第一师根据地和补充地。土民与敌军关系密切,颇具有深度亲近感。而我警备部队,在此军、政、民浑然一体的敌占区内,只能勉强保持点、线間联系。

1939年秋季,为打开此被动局面,讨伐肃正涞源管区内,特别是南部山地之敌,旅团制定了《昭和十四年度第三期治安肃正计划》,要点是“以武力讨伐东部及南部山地内共匪巢穴”。“各区警备队保持高度分散配置,分驻于内长城线各地,防止匪贼侵入警备区域内,同时以此为扫荡出发地,进行东部及南部地域讨伐”[1] 。

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按第三期治安肃正计划,于11月初开始同方面讨伐行动。为了指挥作战,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于10月26日从张家口旅团本部出发赴涞源。计划以辻村、堤两个独立步兵大队的部分机动兵力,夹击走马驿和银坊两地区八路军第一军分区指挥,后勤机关。

从以上记录可看到,涞源南方的讨伐作战,是独混第二旅团在管区内独自计划的作战。 9月12日新上任驻蒙军司令官的冈部直三郎中将,对阿部旅团长的讨伐出动计划概要虽能掌握,但并不甚了解细节。冈部日记中仅记录了该部与第二十六师团携同作战的灵丘南方讨伐(即上寨,下关出击),并没有触及该旅团单独的涞源南方讨伐计划 。

冈部中将于作战期间11月1日至6日赴南京开会, 11月6日返回张家口后,通过幕僚报告始得知辻村大队于雁宿崖战斗中遭到惨败[2]。从此点看,国内研究中称阿部旅团的涞源南方讨伐属于“敌分五路合击我第一分区机关所在地管头作战计划第一阶段”的说法 并不成立[3],并未掌握到准确敌情。从警备地域角度看,狼牙山附近的管头,属于北支那方面军百十师团警备地域,而此次涞源南方讨伐,不仅与北支那方面军的作战计划无关,与驻蒙军主力第二十六师团,也无任何协力作战关系。真正与驻蒙军主力第二十六师团,和北支那方面军百十师团协同进行的大规模“ラ号作战”,发生在黄土岭战斗之后11月11日[4],即对阿部规秀之死的一次大规模报复性扫荡。

图表4-1  军事博物馆的示图解释,攻击银坊是日军作战计划“第一阶段”,目的为“分五路合击我第一分区机关所在地管头”

驻蒙军,本来任务是担任张家口至大同一带绥远境内的守备,之前并没有与南方太行山区八路军作战的经验,主要驻防地域,也在太行山区以北。敌手多为不堪一击的国民党杂军和地方武装。随着守备地域向南推进,开始与八路军为对手。1939年7月的灵丘附近山地讨伐,可以说是独混二旅与八路军的首次接触。此战斗后8月,旅团独立步兵第四大队(堤赳中佐)始进驻涞源,与之前担当此地警备的第百十师团部队换防。从此开始正式和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的八路军打交道。堤赳大队主要驻守在以涞源为中心的各主要道路沿线。

阿部规秀少将,于是年6月上任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之后经历的人生初战,即是6月底至7月下旬的灵丘附近讨伐。首战八路军,讨伐队出击处处扑空。山路加天险,大雨并泥泞,使往返于山地的讨伐队疲于奔命,狼狈不堪。不仅没有达到捕捉,消灭八路军主力目的,徒劳返回灵丘途中,7月17日反而在平型关附近石灰沟遭到八路军部队突然袭击,第一次领受到八路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洗礼。当然,初次指挥作战的所谓“专家”阿部规秀少将,对此束手无策,只能望山兴叹。

10月下旬开始的涞源南部讨伐,是阿部规秀中将(10月2日晋升)上任旅团长后第二次出击。立下初功,回报冈部司令官安排自己名誉晋升之恩,应是阿部旅团长踌躇满志的的心怀。按旅团的敌情侦查结果,八路军杨成武部在涞源南走马驿,银坊方面不过只千余人,与独混第二旅团的出动兵力相匹。虽旅团的战斗力并不理想,但若能捕捉到八路军主力,一对一的战斗不会有任何问题。

此次出击,按计划分为前后两阶段。第一阶段是驻蒙军全体规划的讨伐。阿部旅团的两大队步兵,按计划与第二十六师团(黑田重德中将)主力先进行对灵丘南方上寨,下关方面扫荡。辻村大队第一中队长冈垣重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次出击。称讨伐是“计划与第二十六师团协同对灵丘南方地区共匪讨伐”。一面,对独混第二旅团自己来讲,此行动也有作为旅团独自的涞源南部地区讨伐作战的“佯动”之意,即声东击西。若合同主力上寨,下关出击扑空,撤兵后我部突袭涞源南之敌,定会取得旅团独自的战果。

先看一下讨伐的序曲,上寨,下关出击 。冈垣中队于10月18日在宣化接到出动准备命令。出动部队为第一、第二中队及机枪中队、步兵炮队。第三中队负责留守。21日,担任守备的冈垣队与第三中队交换岗位。日记记录:

 10月22日 0930,部队于东营房集合,在辻村大队长训话后,讨伐队从宣化乘车出动。全体行进顺序为第一(冈垣),第二(永田)中队,机枪中队(舟桥),山炮队(森),步兵炮队(须网),干部候补生小队(新井)。傍晚到达蔚县宿营,翌日(23日) 15时到达目的地涞源县城[5]。

10月24日 15时 受命,25日向上寨(涞源西南40公里,五台山方向),下关镇(上寨西南20公里)方面出动讨伐。辻村大队长的《つひ甲第四号》命令如下:

一,据敌情通报:在上寨地区约有敌300名,下关镇约4-500名。大队与堤部队三轮队组成共同讨伐队。25日傍晚向上寨,下关镇方面出击。三轮队向龙门方向,大队主力向灰堡方向前进,侦查敌情地形。(『蒙古の黄土』,77页)。

辻村部队10月26日正午到达上寨,与敌300名遭遇并进行交战,经两小时战斗将敌击退,后进入上寨部落宿营。10月27日继续向下关方向前进,正午在下关东北10公里处发生战斗(按杨成武记录,此部队是八路军贺龙部三五八旅七一五团)。部队在山炮,步兵炮协助下占领山地要害,迫使敌退向南方。战斗后入下关镇宿营。四周已不见敌影,扫荡到此结束。28日辻村大队等从下关返回,29日16时到达涞源(『蒙古の黄土』,78页)。

此两次与八路军部队的接触战规模并不大,辻村大队也没有记录任何歼敌战果或损失。驻蒙军司令冈部直三郎日记称,下关之战“并未捕捉到敌主力,…也许事先敌军已探知到我行动企图”。对比之下《八路军军政杂志》的《捷讯汇报》却无例外地记录了八路军歼敌胜利大捷:

二十八日,进至下关附近之敌约千六七百人,向岸底限退去,被我XX游击队追击,该部趁敌休息,出其不意,突向敌冲击,将敌首尾全部打坍,当毙敌三十余人,残敌全部向上寨附近退去[6]。 

另外,按《八路军表册》记录,此胜利的战斗被命名“上寨,下关战斗”,八路军方面为第一二零师独立第一旅七一五团,和三五九旅雁北游击支队,日军为第二十六师团第十二連隊和独混第二旅团一部约1700余人。战果为毙伤日军200余人,我七一五团伤亡8人[7]

从以上史料中可知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涞源南方讨伐作战的计划,辻村大队的兵力构成,出动时间等情报。并了解在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前的上寨,下关出击,和之后的走马驿,银坊讨伐并不属于一次整体计划。前者是驻蒙军计划的灵丘南方协同讨伐(与第二十六师团),方向在涞源西,灵丘南。后者是借此出动展开的旅团独自作战(涞源南讨伐)。阿部规秀的战斗布局,按辻村大队第一中队长冈垣重解释,前者亦属于之后(走马驿,银坊出击)的佯动,期待把敌军注意力和主力引诱到西方之目的[8]

4.2.  涞源南方作战命令,部署

辻村宪吉资料中的《上庄子附近战斗详报》,详细记录了之后进行的旅团涞源南讨伐作战的命令,部署,计划。独立步兵第一大队,在“灵丘南方地区下寨,南下关镇附近战斗結束后, 10月30日再次集結於涞源”, 10月31日12時00分,接到以下淶源指挥所发《とこに作命甲第304号旅团命令》:

一,走马驿附近盘踞有杨成武独立第一师第三游击支队400至500名,银坊附近被同师第三团所占据,似无斗志。

二,旅团计划以主力奇袭歼灭走马驿,倒马关附近之敌,之后对同地域肃清扫荡。

三,辻村部队(独步1,一中队与两小队),配属BA一中队(缺一小队)无线一分队。堤部队(独步4,缺一个半中队,配属BA一小队,无线一分队)为讨伐队,按别纸计划行动,实施讨伐肃正,特别注意对敌实施奇袭。两讨伐队各配属一个宣抚班。

四,各讨伐队除携带规定弹药口粮外,须预备5日用粮秣。

五,余(旅团本部)预定11月3日到达插箭岭,5日向走马驿方向前进。田中小队及无线分队与本部同行 [9]。


图表4-2 讨伐出动前独混第二旅团掌握的敌情情报/ JACAR:C1111448600、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 552页

从以上旅团命令中可算出,此次涞源南作战,旅团全体出动了独立步兵第一,第四,两个大队的约半部,共五个步兵中队(缺员中队),附属一个山炮兵中队。携带武器为山炮6门(一中队),重机枪约10挺,步兵炮4门(两小队)。兵力总数约800名(不包括行李队民夫约300名),还有担任翻译,宣抚,带路,联络的伪军约数十名)。作战计划为分兵两路同时前进。右翼(西路)第四大队,从涞源出发经插箭岭向走马驿方向前进,奇袭目标是杨成武第一军分区的第三游击支队,阿部旅团本部随第四大队后方向走马驿方向前进。左翼(东路)辻村大队从涞源出发,经白石口,鼻子岭,上下台向银坊方向前进,奇袭目标是杨成武第一军分区第三团。预计奇袭作战成功后,两队于倒马关附近合流。

根据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的《とこに作命甲第304号》,11月1日12时,辻村宪吉对独立步兵第一大队下达《つひ甲第227号》命令,具体部署了本大队的行动。内容要约如下

(前略)二,大队(缺一中队与两小队)配属BA一中队(缺一小队),无线一分队),为奇袭银坊附近之敌,于明日向白石口前进。三,各队于2日12时前做好出发准备。四,军队区分与行军序列如下:

1.尖兵:永田中队一小队  2.本队: 永田队两小队,新井队,通信班,机枪队,步兵炮小队,冈垣队(缺一小队),森队(缺一小队),大行李,冈垣队一小队。尖兵队位置于本部前方500米,余位置于本队先头[10]。

此命令很重要,其中记载了向白石口前进的辻村大队全部兵力和行军序列。可见兵力为第一中队全体(冈垣队),第二中队全体(永田队),下士官候补小队(新井队),机枪队,步兵炮小队,和配属的山炮兵一小队(森队)。此外还有非战斗部分的本部大行李队,通信班等。

机枪中队武器是编制数为九二式(实际为旧三年式)重机枪8挺。但此次作战中大队兵力近半的第三,第四中队没有出动,又有守备涞源指挥所任务,所以推测携带仅半数,约4挺。森大尉的山炮兵中队(编制表为2小队6门),有一半配属给走马关方向独立步兵第四大队,所以实际与辻村大队进入雁宿崖的火炮数量仅一小队(加指挥班等)约2-3门。此外辻村大队所属的步兵炮小队,有步兵炮(三一式山炮等)2门[11]

新井队,是由少尉新井嘉治小队长指挥的“下士官候补队”,属于临时从各中队抽调的编外建制。相当于培训班,教导队。此时共有学员31名。

“下士官候补生”,又称乙种干部候补生[12] ,是日本陆军内部从士兵中培养下士官(准尉以下)的选拔制度。个人志愿申请,完成必要教育训练课程,有两年以上在队经验者,之后可被选拔为伍长,军曹,最高至曹长(日军称下士官)。

辻村大队11月2日正午从涞源出发,到达南方长城线白石口的时间是1630,到达后又下达了《つひ第229号命令》,部署了下一步具体作战方案,内容如下:

一,综合诸情报敌情判断如下:  上下台有三五八旅第三团三营驻屯,其警戒线在户板石沟,三岔口一线。上下台东4公里处司格庄有第二营一连,银坊有第三团本部和一个营,一个通信连,一个警卫连。银坊西4公里吉河村有第三团三营,南六公里玉皇沟门有敌兵器厂,补给场,银坊南十公里大花塔有敌军医院。

二,大队本夜开始行动奇袭银坊之敌。

三,冈垣队(缺一小队,配机关枪一小队,第66号无线一台)为右翼队,2000,从白石口出发,经鼻子岭,北道神辛庄,蛤蟆石塘,娄坊,沿沙连沟道向沙连沟前进。迅速占领沙连沟附近高地,做好攻击准备,预定于7时前后奇袭吉河村之敌。

四,其余部队为本队主力,奇袭银坊。2400从白石口出发,经上碾盘,三岔口,张家坟进入银坊道。按以下部队区分和行军序列前进。(行军序列)1. 尖兵: 永田队的一小队    2. 本队:本部,→永田队(缺一小队,一分队)→新井小队,→通信班,→机枪队,→步兵炮小队→森队(山炮兵小队)→永田队的一分队→大行李→后藤小队〈注:冈垣第一中队的一小队〉

五,冈垣队(出发前)留一小队在白石口,作为大行李护卫队。

六,机枪队派出一小队于1900在白石口接受冈垣队长指挥。

八,大行李队在护卫队长指挥下,于本队后方千米处随行。

九,余…位置在本部先头[13] 。


以上记录的既是11月3日凌晨,进入雁宿崖附近战场的辻村大队的全部兵力和行军序列。可得知,辻村大队中第一中队(冈垣队)主力的两小队配两挺重机枪,作为“右翼队”被用于西路迂回, 11月2日20时先行出发,目的是奇袭吉河村(三团三营)。本队(主力)24时出发,经上下台,雁宿崖,目的是奇袭银坊的杨成武第三团本部。尖兵为第二中队一小队,在前方500处先行。辻村大队长位置于本队最前方。大行李则在本队后方1000米处随行,护卫队是冈垣中队留下的后藤小队。

辻村大队的兵力共多少人?笔者在前论中已有过详细考证。在此仅将结果揭示如下(概数)

1. 大队本部 约45名(包括,勤杂,宣抚,行李关系,伪军向导)

2. 永田第二中队约80名

3. 新井小队(下士官候补队)31名(实数)

4. 后藤小队(第一中队所属)约30名

5. 舟桥机枪中队(缺2小队)重机枪4挺,约45名(包括配属给冈垣队的一小队2挺)

6.旅团配属 森山炮兵小队(2-3门炮+指挥班)约30名

7. 须网步兵炮小队 (1-2门炮)约24名

8. 无线分队 10名

9. 卫生班 15名

10.冈垣第一中队(缺一小队, 属一机枪小队) 约80名

即进入雁宿崖的辻村大队本队总数约310名(步兵5小队,炮兵2小队,机枪2小队),另外担任迂回银坊附近吉河村的冈垣队约80名(步兵两小队,机枪1小队2挺),合计约390名。重武器总数为 山炮2-3门,步兵炮1-2门(总数4门),重机枪4-5挺(其中本队方面2-3挺,冈垣队2挺)。若弄清此进入雁宿崖的日军总人数(310名)后,既能得知杨成武报告的歼敌5-600名的战果不会是事实。     

没解决的问题是辻村大队行李队人数。普通师团的作战部队都有专门的大小行李队,编制在大队本部下[14],编制人数120名,輓馬59,驮马47匹[15]。对比下守备专门的独立步兵大队并没有行李队编制,这是独立步兵大队编制人数(810名)比师团大队编制(1091名)少的理由。守备专职部队没有进行运动战任务,所以也没有运输用的挽马、辎重车等装备。但实际上,像涞源南方讨伐作战一样,独立混成旅团一年中也有一两次出动兵力总数一半,主动进行或配合他部队进行讨伐战任务。遇到此类作战任务时大队如何搬运行李,弹药?参照辻村大队长以往的战斗详报可得知,若是平地作战,使用的是驻蒙军,或旅团本部临时配属的自动货车(卡车)运输,山地作战时则临时征用民间骡驴为行李队(驮载)。

独立步兵第四大队堤赳中佐的记录也可证实,独立步兵大队没有大小行李队,运输手段是旅团临时配给的6辆自动货车。大队出动作战时,为了搬运重火器,弹药,食粮等必须雇佣民间的苦力和驴马,此方法使军队的行动,企图很容易泄密[16]。此时,保密对策是不提前作准备,尽量到出发前才突然发征用令,被征用者也尽量选择可信赖的关系户。

为日军运输,虽能得到较高的报酬,但若发生战斗,运输队民工,也必须承担被八路军歼灭的风险。民夫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武装,是最容易被捕捉歼灭的对象。在雁宿崖战场,堤大队长曾目睹了“大量散乱的驴马和支那人苦力的尸体”(1400页)。同年9月分贺龙第120师在灵寿县陈庄作战(陈庄大捷)时,也曾击毙了47名被日军雇佣的车夫,超过日军全体死亡人数的43名[17]。当然,被击毙的民夫苦力不会白死,之后会得到部分赔偿金,八路军方面,也会将其充作 “日伪军”数字报功(参照笔者的陈庄战斗研究)。

辻村行李队的规模是多少?参看和涞源南讨伐同样出动规模(两个步兵中队,一个炮队,大队本部)的同年7月灵丘附近的讨伐记录(此时也是同样的山地作战),可得知马匹行李的数量大致如下:

大行李用驮马〈驴〉35匹。炮队用驮马〈驴〉37匹+乘马1 匹。第一中队用 驮马10匹 +乘马4匹。第三中队用驮马〈驴〉10匹+乘马3 匹。本部用驮马〈驴〉15匹+乘马10匹[18] 。

合计驮马〈驴〉107匹,乘马18匹 。这里出现的“乘马”,大多属于装备数中的军马。而“驮马”则是征用民间的骡驴。此次讨伐出动时,大队本部人数记录为45名,超过定员(22名),多余数推测是组织,监督运输大小行李的临时抽调人员。可知独立混成旅团山地战中的大,小行李队,主要是由日军,伪军监督下的征用民夫,驮驴马队构成。雁宿崖战斗中杨成武称八路军此战“缴获骡马300匹”[19]。应部分是事实,但实际不会那么多数。参考以上行李队规模,可得知最大(包括骡驴尸体)不会过150匹,其余为宣传水分。

民间的驮驴虽装载量不多,但吃苦耐劳适应山路驮载。征用驮驴骡时,部队还要雇佣和骡驴同数的民夫(苦力)。实际上此部分驴骡和运输人员,监视员能占讨伐队行进队列的约1/3。杨成武《雁宿崖黄土岭战斗详报》中有一个来自日军俘虏的口供情报,称雁宿崖之战日军(辻村大队)出动520名(将此全部歼灭,是杨成武自称歼敌5-600的根据)。笔者考虑此数并不虚假,有俘虏是事实,且日军俘虏也没有必要说谎。但数字应为辻村大队(包括冈垣迂回队80余名共390名),行李队民夫(约90名),和伪军(约30名)的总数。

从以上《つひ第229号》命令文中的敌情内容也可见到,日军有很周密的情报网和多种情报源,很多还是来自八路军内部侦探的情报,只是内容并不一定准确。尤其是有关八路军主力部队的位置所在。 

4.3. 雁宿崖作战地图分析   


图表4-3雁宿崖附近战斗经过要图

下面介绍分析一下有关雁宿崖之战过程的各种记录。辻村宪吉资料中的《上庄子付近战斗详报》详细地记录了黄土岭附近的战斗,可是关于雁宿崖之战,除了旅团、大队的作战命令,作战计划以外,并不见战斗过程记述。即雁宿崖的战斗详报本体,现在并不存在。有关记录只有《上庄子付近战斗详报》中的一句开头,称 : 

翌三日七时十分,在雁宿崖南侧,我部与十倍于我之敌遭遇,至四日混战二十四小时,最终使敌溃逃于南方及东方。此战中敌在战场遗弃约一千具尸体。后将第四师第二团一部残留于战场附近,主力运送约五百名负伤者向银坊方向败走。   

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辻村详细地记录过雁宿崖附近战斗,即肯定会有战斗详报本文存在。但此贵重的战斗记录,因某种原因(总结教训,或作为参考战例等各种理由),之后被从《辻村资料》中单独抽出,现在下落不明。有关雁宿崖的战斗,辻村资料中仅剩下一张『雁宿崖付近戦闘経过要図』[20] 。此图绘制,记录的都比较详细,还有几处文字说明。可以说是现存日军唯一的有关雁宿崖战斗过程细节的档案记录。以下仔细分析一下此地图的内容。先将地图中的几处文字说明译出于下:〈括号内是笔者附加解说〉

1. 11时前后,舟桥中尉战死。〈MG一小队的指挥者,推测武器为两挺3年式重机枪,枪口指向东方,目的是掩护北方高地的后藤小队〉

2. 敌增援部队为独立第百二十师教导队1,500名〈要图标志教导队从司格庄向后藤小队坚守的东北方高地前进〉

3.死守高地的后藤小队,对在手榴弹攻势掩护下的敌冲锋进行了再三再四的反击,阵地前敌遗尸约百五十具。16时后藤中尉战死,小队几乎全员死伤。〈图中标志后藤小队兵力数量为第一中队的1/3〉

4.前往救援永田队的新井队,激战中小队长战死,分队长以下全员死伤 〈标志为15时以后,地点在雁宿崖南方高地最东端,圈外,攻击之敌来自大张家坟方向〉。

5.反复再三突击之敌从四周逼近,从马脊高地不断投掷大量手榴弹。永田队将携带的100枚弹投尽,并将敌方不发榴弹掷回。努力奋战结果,永田队,新井队大半死伤,阵地前敌遗尸超过400具。〈描写的是雁宿崖南方阵地。最先被来自东南方,南方八路军部队坚守,日军11时从雁宿崖前进到此地完成占领,并坚守。此阵地日军配有重机枪一挺〉。

6.此地附近,敌日没之时突击中死亡30名,夜间数次突击中又死亡约80名。〈标志为大队本部所在高地,兵力为第二中队两小队,石黑小队在最西方,新井小队与大队本部在中央,重机枪一挺对向南,步兵炮一门对向东。东方坡下河滩是炮兵队阵地。设有步兵炮1门,山炮两门〉。

此图描绘的是午前11时,和日没前各部队所在位置。11时后大队主力(永田中队)一部攻击南方高地,完成占领,重机枪一挺也前进到此阵地。与来自东南,西南方向的八路军主力激战。新井小队最后阵地,在南方高地的最东端。此地为日军的最前线。

从以上地图标记和文字记录中,可判读出雁宿崖战斗的过程大致如下:

战斗于午前7时开始,至11时,辻村大队主力(步兵三小队,重机枪两挺,步兵炮一门)已占领了雁宿崖西方的复数高地,石黑小队在最西端。大队本部也移动到此地,指挥各部抵御南方(银坊,大张家坟方向)之敌进攻。 同时,北方后卫的后藤小队,配属重机枪两挺,占领了雁宿崖东北与东方高地,抵御东方(司各庄方面)之敌来犯。山炮两门和步兵炮一门配置于雁宿崖村南河滩地,向南方,和东方两处进行掩护射击。大队主力占领了雁宿崖西方高地后,将永田中队主力两小队携重机枪一挺推进到雁宿崖南方高地前,对高地展开攻击。以上为正午前约4小时之间的战况。可见辻村大队受伏击后,主动展开攻击,在炮兵火力掩护下基本控制,占领了四周高地,一时稳住了战局,形成小康状态。

午后,杨成武各部主力从西南(二团),东南(三团),东方(图中标为一二〇师教导队,实际为陈正湘第一团)开始大量增援到达,将辻村大队各部包围并展开总攻。在八路军各部3000余名(约辻村大队战员的十倍)的猛烈攻击下,日军阵地相继陷落。15时,北方高地后藤小队,东方高地机枪中队一部与从司格庄方向来援之敌发生激战,后藤小队长战死,小队成员大部分死伤。

与此同时,占领南方高地的永田中队两小队也遭到来自东南(三团),西南(二团)杨成武各部的猛攻。新井小队奉命救援,进入南方高地东侧阵地。激战结果永田中队的一部出现多数死伤。新井小队阵地失陷,人员全灭。16时前后,南方高地失守。“反复再三突击之敌从四周逼近,从马脊背高地不断投掷大量手榴弹。永田队也将中队携带的100枚弹投尽,并将敌不发榴弹掷回。永田队,新井队大半死伤”的记录,按图标,为此阵地激战。“前往救援永田队的新井队,小队长战死,分队长以下全员死伤”的地点,也在此阵地东侧(图标所指)。

八路军总攻结果,至16时顷,辻村大队阵地被压缩到雁宿崖西方高地一处。北方高地后藤小队残部,南方高地永田中队,新井小队残部皆撤退,集结于此处(大队旗标志处)。石黑小队阵地也在此高地西方附近,阵地在日没之前后、夜间也发生过小规模激战(此地没有陷落)。

地图记录了敌遗弃尸体总数为660具,由于第一次清扫战场者为八路军,之后雁宿崖战斗的失败又遭到上级问责,笔者认为辻村为了摆脱指责,有意夸大了部分战果。所以敌遗尸660具的数字不可信。有关辻村大队的死伤数字,和位置于河滩地的行李队,炮队全灭的内容,虽之后有明确报告,但本地图中并没有记载。

图表4-4 11月3日午前,日军(蓝)和八路军(红)的配置图

4.4.中队长永田正男的记录

下面,再看几个个人记录。永田正男中尉是雁宿崖作战辻村大队主力第二中队队长,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组建当时,为大阪第四师团派出的组建骨干将校(当时任第一小队长)。1939年6月继山本中队长后就任第二中队长。接任后在庄司第五大队长指挥下参加了6-7月灵丘附近的讨伐战。之后,中队全体一时配属给进驻涞源的第四大队(堤赳中佐)在涞源警备。9月后奉命转进张北地区化德警备。10月下旬由宣化出动,作为辻村大队主力经历了雁宿崖战斗。

战斗中永田腿部负伤(贯通枪伤),11月5日带领伤兵队护送遗骨(80柱)返回涞源,没有参加黄土岭战斗。伤势恢复之后参加过反共产军百团大战等战斗,1941年2月10日返回第四师团原队,3月复员[21] 。之后永田一男未再出征,有幸一直活到战后,是1988年第二中队誌《長城朔風》的编辑委员长,根据自己保存的“战斗详报”和自己剪贴的有关雁宿崖战斗的报刊记事,为中队誌《長城朔風》写下《雁宿崖の激戦》一文。从内容分析,使用的原始数据并不是真的战斗详报,应是永田根据自己当时的手记和战斗详报等编写的个人追忆,体裁属于回忆录,并无太多史料价值。只因为是实战经历者和主要指挥官之一,又参考了当时还存在的战斗详报,所以其记录有部分参考价值,可辅助前述作战地图从侧面了解雁宿崖战斗细节。下面是永田《雁宿崖の激戦》中部分内容的摘译。

本中队作为辻村部队尖兵,11月3日零时,与大队本部一同从白石口出发,…午前2时到达鼻子岭山顶,在岩壁上小休后,下山进入河谷地。…沿河床下坡数分,突然山顶闪起敌信号弹。敌兵近在咫尺。…立即派出以铃木伍长为首的一分队侦查敌情,我也前进到尖兵小队前端。约20分后,接到侦查兵报告,说前方上下台村不见敌影。…命令部队迅速控制上下台。8公里前方是雁宿崖村,从白石口流过来的溪水与唐河在此地合流后注入南方河北省境内。天色渐明,山峡间空地逐渐泛白,刚越过溪水合流地点不久,遭到来自前方300米台地上敌火力奇袭。我队〈尖兵〉虽兵力不多,立即展开攻击,击退此敌后,命中队主力将攻击目标转向雁宿崖南方A高地,第三小队配置于西方B高地,交战正式开始。A高地标高800米,两侧为60度急坡,形状类似马脊。主力分三个方向出击,约三十分后占领山顶制高点,使本队行动得以自如。环视四周,见敌在周围高地棱线层层布阵,以天险为后盾,在枪炮掩护下从四方对我进行反复突击。一次接一次,并从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迫击炮,机枪声愈急。

我在敌方第二次攻击中右腿被枪弹贯穿,但步行并无太大障碍。观察高处敌阵地,断定为敌指挥所,立即和炮兵队联系,对此目标实施炮击。同时命野村小队,吉田小队,炮兵指挥班前进到山坡前。…做好对山顶之敌的突击准备。…正面之敌在我猛攻下逐渐后退,可是在突击成功瞬间,又遭到来自其他高地棱线之敌的猛烈射击。此时却不见我炮火支援。不久,即接到炮兵中队长自爆身亡的报告。新井率领的下士官候补队奉命前来交接阵地。我返回本部后不久,又接到新井小队全员战死的噩耗(『长城朔风』26页)。   

此记录并不严谨,地点,时间序列记录也不明确。特别是后半部记录内容十分潦草。虽价值不高,和前述雁宿崖作战要图对比,也可以了解以下部分作战过程:

1.作战开始地点,在雁宿崖村前两条河流交汇点南方约300米处(台地)。时间为天明后(日出时间0650),作战开始后永田队尖兵迅速占领了此地(对手应是八路军诱敌深入的佯动部队)。

2.永田队长之后将中队主力分为两部,分别向南方A,西方B高地进攻。占领高地后形势一旦呈小康状态。

3.一面,远处高地之敌的反复攻击一直没有停止。防御战以步炮协同方式进行。

4.午后,敌方(八路军)主力到达,并从各方展开总攻。激战中,炮兵队全灭。在与新井小队交接阵地后,该阵地发生激战,新井小队在此高地全灭。

永田记录引用了一段1939年11月29日《朝日新闻》对雁宿崖战斗的报导,名為「負傷部隊まで奮進 血まみれ石合戦」[22]。此文应是战斗后新闻记者对永田中队长本人的采访记录。因为是当时的笔录,时间,地点等基本情报比以上永田的回忆文章要全面,准确。要点如下:

辻村大队2日午后10时位置于白石口。永田尖兵队越过鼻子岭3日午前7时顷到达雁宿崖。此时周围各高地均有敌阵地,总数3千至5千。

永田队7时30分对前面南方高地之敌阵地发起攻击。舟桥矿一中尉激战中于午前11时战死。与新井少尉的下士官候补队换防后,新井队于午后3时顷全灭。

黄昏时分,坚守在主阵地的内田少尉,在危机时挥刀突入敌阵,腹部被弹,负伤后在辻村大队长臂中死去。之后辻村大队长亲自率领伤残兵一队突入敌阵。

深夜友军来援,4日清晨敌部队向南方溃逃。午前11时战斗结束,战斗整整持续了28小时。   

报刊记事注重基本情报,所以从当事人听取的时间,地点等都比较准确。但人名,地名等一部分内容受到报导管制。由于是宣传性文章,报导只触及到部分战死将校姓名,省略(掩盖)了各部队作战中的损失和全体损失惨重的事实。

永田一男留下的战斗记录还不止以上两个,此外还有一个是为部下撰写的《小岛茂君战死详报》,落款日11月22日。属于贵重的初期记录。从其中可判明

战斗开始时间为“7时10分,遭到来自雁宿崖南方高地敌重火器的突然袭击”。永田中队立即组织了反击,在友军的重机枪,炮火支援和中队的“必死反击”下,战斗开始时(午前)十分顺利。永田队正面之敌记录为“千五百名”。午后,“吉田小队转入突击时,茂君也挥舞枪刺随队前进,在刺杀数名敌后,夺取敌据点”,14时20分,战斗中小岛茂头部受贯通枪伤战死[23]。

小岛的死亡时间为14时20分,应来自战友的口供和军医的死亡证明。即午后,八路军集结主力后开始总攻,防守中出现危机。永田派出吉田小队反突击,此时上等兵小岛茂战死(小岛茂是掷弹筒兵,无步枪,所以描写携枪刺(枪用刺刀,护身用,所有人必备武器)突击)。与前述永田队长在『长城朔风』中

“我在敌方第二次攻击中右腿被枪弹贯穿,但步行并无太大障碍。观察高处敌阵地,断定为敌指挥所,立即和炮兵队联系,对此目标实施炮击。同时命野村小队,吉田小队,炮兵指挥班前进到山坡前。…做好对山顶之敌的突击准备”

的记录对照,可得知小岛于午后,参加了此次野村小队,吉田小队对高地敌指挥所的攻击,攻击开始时还有炮火掩护。开始时间应在14时顷,夺取高地时间推测在小岛战死的14时20分前后。此后形势才急转直下,在八路军各部的大规模反击下,不久河滩地炮兵队全灭,前来接替战斗的新井小队也全灭。永田队残余人员被迫退回大队本部所在地死守。

午后二时的阵地守卫中,永田中队出现较大损失,此为辻村大队长派出预备队新井小队增援的理由。辻村大队长也在不远的后方阵地目睹了这次激战,云:

由于雁宿崖南方高地的第一线弹药补充断绝,部队进入投石,白刃格斗的混战状态,从本部所在地已不可辨认敌我阵地界限。…此混战中小岛上等兵一直与铃木分队长并肩战斗…最后在铃木分队陷入危机之刻,为保护分队长安全挺身而出献出宝贵生命。小岛阵亡后,铃木分队长高呼为战友复仇,越过敌尸突入敌群也战死于此地。吉田小队和永田中队长的负伤时间,也发生在此前后[24]。

图表4-5 1941年11月3日,辻村宪吉为小岛茂纪念文集题

以上几种记录都属于有部分史料根据的事后回忆。虽不甚完全,但综合起来可以看到守卫雁宿崖南方高地永田队的最大危机,发生在午后2时至3时之间,前线高地守军(铃木分队)覆灭,永田中队干部多数死伤,来援的新井小队全灭,后方河滩地的炮兵队被包围后全灭,行李,弹药被八路军缴获等,均发生此危机后。之后永田队弹尽援绝,不得已将残兵撤回到本部阵地进行最后的坚守,直至入夜。

4.5.染谷金一记录   

染谷金一,1939年1月10日(昭和13年度兵)入伍(『长城朔风』15页)。雁宿崖战斗时属于新井小队(下士官候补队第一分队。染谷7月加入此队),为中队誌写下了《进攻作战与雁宿崖激战》一文。属于回忆录体裁的编辑,解说文章。全体不严谨,但内容最多,最详细。染谷是战斗中全灭的新井队第一分队成员。此分队一直被留在辻村大队长身边,所以染谷得免一死(新井队31名中有7名生存)。染谷本人在雁宿崖战斗中没有负伤,所以之后又被编入整顿后的辻村大队,6日参加了黄土岭作战,并“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阿部规秀旅团长(『长城朔风』53页)。黄土岭战斗后,染谷在新编的下士官候补队结业,1941年7月1日晋升军曹,1943年12月1日晋升曹长。一直服役到日本败战。战后也是第二中队志的编辑委员之一。由于是雁宿崖战斗部分的责任编委,所以染谷的执笔文章,参考了各种记录中有关内容汇集而成,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的杂烩,缺乏文字档案佐证,实际价值并不高。其中甚至穿插了许多道听途说的故事情节,如炮兵队殉国时的细节,辻村大队长的轻生举动等。类似杨成武回忆录的故事笔法。以下摘要其重点,仅作为参考。〈括号内是笔者短评〉

新井中尉是下士官候补队的教官,兼小队长。全员35名,3个分队。染谷为第一分队属。雁宿崖,黄土岭两次战斗中,旅团四个大队约500名死伤〈此处内容不实〉(『长城朔风』47页)。

右纵队为第一中队(冈垣大尉以下百二十名),尖兵中队为永田大尉以下百三十名。〈数字不实,永田,冈垣都是中尉,尖兵是永田队的一小队,最多40余名〉

向雁宿崖的行军队列拉开4公里〈此处夸张〉。雁宿崖位置在两条水流的交叉点,是无人村,部队小休后向银坊前进。行进500米处,遭到来自前方300米处台地的敌集中火力射击。为少数敌部队(『长城朔风』50页)。

永田队一小时后占领台地。此时从后方更高的高地及左前方700米的山顶传来敌号声。永田队遭到来自三方向高地之敌火力猛射。右方为约60度陡坡的马脊形山,标高约500米。我所在新井小队从两面攻击,约一小时后占领此地。永田中队攻击中央高地的敌主阵地。由于地形不利和敌方投掷的大量手榴弹,我部出现多数死伤。辻村部队长命令新井队22名出动,支援永田队的战斗。

正午前,战斗展开比较顺利。午后敌不断增援,人数达到3,000名。 午后二时顷,由于弹药缺乏我方火力渐稀,而敌方射击越来越猛。…我军在敌优势的火力下反复突击,死伤者不断增多,战斗力逐渐低下。…新井队两个分队在永田中队长指挥下顽强抵抗,弹药射尽后用岩块迎战。

在本队左后方布阵的炮队,此时弹药射尽。远远可见炮兵中队长关〈正确为森〉大尉以下能活动的全员将白布缠裹于头顶,集中到两门火炮周围。倒装上最后一发炮弹。在关大尉等骑上炮身同时,火炮天崩地裂似的爆炸,如同炮兵操典内容一样,全员壮烈殉国〈此处都为故事性虚构,两门山炮实际上都被八路军虏获〉。此时我的表针指在三时五十分。…午后4时半顷,炮队传令兵前来报告了炮队全灭的消息(『长城朔风』51页)。

不久重伤的稻川上等兵(茨城県版県下妻町)〈正为稻叶辰五郎〉前来报告了新井队全灭的消息后倒地死亡。夜半,敌迫击炮和捷克枪声渐稀,但攻击并未停息,本部阵地完全陷入敌军包围之下,无线电报机也在敌炮火下损坏。4日凌晨3时,残存的本部,永田队的一部,下士官候补小队共50余名健全者编成敢死突击队,对标高800米的敌主阵地展开决死突击。白刃战中下士官候补分队又出现三名死者。数回反复之后终于突入敌阵地,将高地占领〈此处无佐证。辻村大队残部夜间有过一次突击是事实,考虑是阵前反突击。突入敌阵,占领高地不是事实〉。

东方泛白,可见敌军向南方高地退去。此时友军飞机低空经过本部阵地上空,投下通信筒。…通知旅团长阿部中将即率部到达。

11月4日午前10时,阿部中将一行到达,“辻村大佐立即报告了战况,阿部中将并未责难,紧握辻村双手安慰…50岁的辻村泣不成声。 …不久永田大尉觉察到辻村动静异常,似有自绝之意,急忙按刀阻止,阿部也叱咤道 “旅团的名誉夺还战还未开始,何为在此轻生” 〈此处考虑为故事性发挥〉,后命辻村作前卫,向司格庄方面前进捕捉敌部。

11月5日晨,中熊第二大队,不久森田第五大队前后到达,被编战斗序列,…11月6日午后5时,部队占领了黄土岭村(『长城朔风』53页)。〈内容不实,按辻村的战斗详报,中熊大队6日8时到达,森田大队在黄土岭作战结束后9日21时才赶到,并没有参加战斗〉

考虑染谷本人并没有留下任何自己的文字记录,此段文字应是按照其整理的永田等各种记录的内容汇编成。文章中明显的错误和虚拟情节较多,虽是战斗经历者之一,但此战斗叙述内容并无多大价值。

4.6.  第一中队(冈垣队)救援记录     

相比下,有价值的是冈垣重中尉的战斗记录。冈垣是第一中队第三代队长,1939年4月5日上任。和辻村大队长一样,经历了安北附近战斗(春季反击战)和7月的灵丘县山地讨伐。7月17日,其部曾在石灰沟遭到八路军贺龙部伏击,没有伤亡。冈垣记录的原本是中队战斗详报,包括行军序列和完整的命令文。还有携带武器弹药数量等,价值非常高。关于雁宿崖辻村部队出动人数,冈垣记载辻村大队全体为三百余名,冈垣队人数九十名[25]。下面是冈垣记录内容  :

后藤小队在此战斗中被大队直辖,我中队编制为指挥班与长谷川,荻野谷,南云三个小队。 11月2日10时,从涞源城内出发,出南门。大队排为纵队行进,队列延伸约500余米。16时30分到达白石口大休,休息中接到大队长命令,我部作为“挺进队”,附属牛田机枪小队,迂回攻击吉河村。〈为了翻山越岭的难路迂回〉中队全部軽装,将行李驮载、并将本中队行李驮马委托于本队大行李队。仅携带三食份口粮。(『蒙古の黄土』,79页)

22時集合,沿布满卵石的河道向鼻子嶺前进,从鼻子岭进入迂回路。行军序列为荻野谷小队(尖兵),南云小队,牛田机枪小队,长谷川小队。七个小时踏破20公里山险,于凌晨五时到达目的,集结于吉河村背后山间台地。

与本队协议夹击银坊的时间预定为午前十时。中队在台地待机同时,派长谷川中尉赴银坊镇方面侦查敌情,地形。此时听到北方响起密集枪炮声,推测本队与敌进入交战状态。

不久侦查队长谷川中尉返回报告:一、银坊镇内无敌部队。二、银坊至三岔口道方向,见大量敌兵北上中。三、银坊北方二十公里处似乎发生激战。

冈垣中队长决定立即北上救援。全队向枪炮声方向前进。在眺望度好的高地,可望见数千敌正规军漫山遍野移动中,更有沿河道向北方运动者。由於我部兵力薄弱,冈垣队长避开与敌正面接触,决定夜间突破敌包围与本队汇合(『蒙古の黄土』,81页)。

11月4日凌晨,中队辗转来到辻村大队长一行坚守的高地绝壁下,见生存者几乎全部负伤。此时敌主力已先行撤退,只剩周围山顶留下的部分监视兵。不时射击,以冷枪妨害我打扫战场。冈垣将机枪小队和南云小队留给辻村大队长指挥,自己带领长谷川小队,萩野谷小队占领周围高地,掩护部队收容战死者尸体。午前十时、各高地均被我控制,敌方狙击到此终息。

昨日(3日)15时顷、本队电台战斗中发生故障后,辻村大队长为报告战况派出碇川曹长等三名,踏破20公里山路夜2时到达涞源,向旅团长报告了战况〈此处地点有误〉。阿部旅团长搜集身边兵力,亲自带队出发,4日正午前到达雁宿崖,与辻村大队长会面。

山地地形复杂,尸体收容作业十分缓慢。敌军抢先打扫了战场,兵器、弾薬、衣服、食粮等均被掠夺一空。最悲惨的是将校遗体,不仅手枪、军刀、望远镜,连长靴、军服都全部被剥光,只剩赤裸裸的尸体。被搬运到河滩的尸体,先由军医和卫生兵进行死亡确认,再由各中队生存者照合氏名。80具遗体摆放在河滩,一人一坑现地火葬。中队在周围山脊彻夜警备。由於装载大衣的大行李被敌掠夺,部隊整整一天无衣无食(『蒙古の黄土』,85页)。

第一中队誌《蒙古の黄土》中还付有一节被称为《雁宿崖战斗详报》的文章,介绍的是大队本队的战斗内容。但从记录体裁看并不是真的战斗详报。第一中队并没有参加雁宿崖作战,所以此所谓“战斗详报”,应是事后整理出来的作战概况介绍,没有史料价值,在此省略。下面是战斗后情况:               

11月5日, 冈垣中队与昨日同样,警备在雁宿崖周围高地掩护辻村大队残余人员处理遗骨。在河滩被火化的遗骨,分别被装入空炮弹壳内。处理作业在正午时分全部完了。冷风中,遗骨由本部和负伤者编成的遗骨护送队护卫,返回涞源。我队断粮已二日。每天只能饮水充饥。晚间、堤部队(赴插箭岭,走马驿的第四大队)救援队到达后交换警备,我中队始得以回到山麓的廃屋吃到小米饭。  

冈垣的记录,详细记载了其中队的全部救援过程。也记录了4日晨到达雁宿崖战场后所见的辻村大队清扫战场,焚尸的情景。因为原史料是战斗详报,所以出现的部队编成,行军序列,人名,小队名,数据等记录准确。冈垣队也记录了焚尸80具的数字。此死亡数字,可以与驻蒙军报告,冈部直三郎日记等其他史料照合。只有2-3名的小出入[26],理由之前的考证中已有说明。文中的部分错误,多出现在自己未曾经历的有关雁宿崖战斗内容的介绍中(引用时的错误)。

图表4-6  阿部规秀旅团长的救援路线,出发地并不是从涞源,而是插箭岭

冈垣队没有经历雁宿崖战斗,所以内容肯定在引用他说。有关碇川曹长等三名,踏破20公里山路,夜间二时到达“涞源”,向阿部旅团长报告战况的记录错误就是一例。此说引用了冈垣队自己记录以外的情报。“涞源”之地名本身就不正确。从雁宿崖返回涞源的路程约45公里(包括山路),辻村大队出动时,自2日午前至3日晨,行军时间为19个小时。所以若3日15时从雁宿崖出发,深夜绝不可能到达涞源,且作战斗准备后从涞源出发的阿部救援部队,也不可能在4日正午前赶到雁宿崖。阿部规秀《とこに作命甲第304号》明确写道旅团长跟随堤大队出动,“余预定11月3日到达插箭岭”。

驻蒙军作成的有关阿部之死的公式报告书也记录,讨伐开始后,“部队长及部下徒步跋涉向走马驿方向前进。途中接到派遣到雁宿崖方面辻村部队与优势敌军遭遇,处于苦战中的情报”。所以报急的三名传令兵,踏破20公里山路夜二时到达的地点是旅团本部所在的插箭岭。阿部规秀的救援队(约一小队步兵),也是凌晨从插箭岭出发,踏破20公里险路于午前12时到达雁宿崖的。讨伐队的右翼队,沿插箭岭向走马驿方向前进的独立步兵第四大队长堤赳中佐,记录了旅团的救援部署。内容如下:

右翼堤大队11月3日凌晨3时乘自动货车从涞源出发,6时到达插箭岭,汇合现地第二中队后,徒步向走马驿方向前进,16时到达走马驿。15时,从插箭岭方向赶来的单骑传令的小队长,传达了旅团长的急令,内容要旨为 “ 1.辻村部队在雁宿崖遭到优势之敌的袭击,正在苦战中,2.堤大队立即向银坊方向急进,明拂晓前到达银坊附近切断雁宿崖之敌退路,并展开攻击”。此命令中的行进路线险峻无比,若没有敌部队妨碍,正常行进也需要12小时,不可能明日拂晓到达。将此路况情报汇报给旅团长后,旅团长立即来电命令“部队全体返回插箭岭,利用自动货车迂回白石口,后向雁宿崖前进。旅团将把涞源的自动货车全部于凌晨(4日)5时前派往插箭岭待命”。接到命令后,堤大队立即向插箭岭返回,凌晨3时到达,休息,准备后6时乘车出发,将征用的驴马队解雇,仅留下苦力随车同行。7时到达下北头村后,改为步行。在同村和西龙虎两地再次征用驴马,于9时出发,15时到达三岔口北侧时,终于与辻村大队联络成功。辻村回电道“目下第一大队正在雁宿崖清理战场,附近无敌情”。堤大队4日17时到达雁宿崖,在村入口处道路附近见到大量散乱的驴马,支那人苦力的尸体。进入部落时,第一大队正在火葬死者,火光,焦烟冲天”。

旅团长于昨日(3日)得知辻村大队苦战的报告后,立即命令在涞源留守的三轮中尉搜罗所有可出动人员,拼凑了一小队援兵前往战场,旅团长自己率司令部人员先行(从插箭岭)出发,向雁宿崖急进(4日12时到达)。

堤大队到达后,派出第三中队占领雁宿崖两侧高地(与冈垣队换防)协助,掩护第一大队火葬,…22时奉命前进到大张家坟露营。11月5日晨,旅团本部也移动到此村。旅团长在此地重新集结部队,并组织了下一步的战斗(黄土岭之战)[27]



[1]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編集室『北支の治安戦(1)』、朝雲新聞社、1968年、167-169頁。

[2] 『岡部直三郎大将の日記』、芙蓉書房,1982年,245,248頁。

[3]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冬季反“扫荡”要图,1939年10月25日-12月8日》地图出版社,1980年。

[4] 前出『北支の治安戦〈1〉』、173頁。

[5]『蒙古の黄土/第一中隊戦史』、同編集委員会、非売品、1985年,75頁。

[6] 《八路军军政杂志》第十一号,1939年第11期,120页。

[7] 《八路军表册》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402页。

[8] 『蒙古の黄土/第一中隊戦史』、同編集委員会、非売品、1985年,78頁。

[9] 「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莊子戦闘詳報」支那-支那事変北支-651 ,537-539頁。防衛省防衛研究所。(JACAR:C11111448600)

[10] 前出「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542頁。(JACAR:C11111448600)

[11] 关于炮兵的炮数和种类,作战地图标志中有步兵炮2门,山炮2门。驻蒙军对上级陆军省报告是“损失”4门。但从八路军的缴获照片看,可确认山炮3门,步兵炮1门。步兵炮小队长须网少尉无伤,所以可考虑山炮小队为3门,全部被缴获。步兵炮小队两门中一门被缴获,另一门与须网队长一起在本部附近,躲过了八路军的袭击。

[12] 按「陸軍補充令」( 昭和 2年11月30日勅令第331号)第64条规定,“兵科現役下士官从在队两年以上,修了軍教育隊課程和下士官候補者隊課程的兵科下士官候補者中选拔”(JACAR:A03021670300)

[13] 前出「独立混成第2旅団 独立歩兵第1大隊 上庄子戦闘詳報」547頁。(JACAR : C11111448600)

[14] 可参考「歩兵第6連隊第2大隊編成表他」支那-支那事変上海-南京-59、JACAR :C11111769600/646頁。

[15] 「歩兵甲聯隊編成表、昭和12年度陸軍動員計画令同細則の件」JACAR: C01007658600/96頁。

[16]堤赳『蒙疆回顧録』、防衛省戦史資料室、文庫委託360,昭和41年、1383頁。

[17] 參照《有關陳莊戰鬥的日軍史料分析》『岡山大學文學部紀要』69卷,2018年12月。

[18] 「独立歩兵第1大隊 霊邱7月討伐行動詳報 昭和14年6月30日~14年7月24日」支那-支那事変北支-649、防衛省防衛研究所。(JACAR:C11111447400/ 384頁)

[19] 杨成武《“名将之花”命丧太行山——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纪实》福建党史月刊, 1995年第2期。

[20] 「雁宿崖付近戦闘経過要図 昭和14年11月3日」支那-支那事変北支-650,防衛省防衛研究所。(JACAR:C11111447800)

[21] 大廟上会編『長城朔風/独立混成第二旅団独立歩兵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史』、1988年、16頁。

[22] 前出『長城朔風』、26-27頁。此文章在朝日新聞的東京,大阪版都沒有刊載,推測來自某县地方版。

[23] 小島淸編『雁宿崖: 小島茂追憶集』、私家版、1942年、60-61頁、55頁。

[24] 前出『雁宿崖 : 小島茂追憶集』、私家版、1942年、はしがき(辻村)、3-4頁。

[25] 『蒙古の黄土/第一中隊戦史』、同編集委員会、非売品、1985年、49頁,65頁,114頁。

[26] 冈部司令官曾触及过將兩名俘虏处置为“战死者”的操作『岡部直三郎大將の日記』、芙蓉書房,1982年,274頁。

[27]堤赳『蒙疆回顧録』、防衛省戦史資料室、文庫委託360,昭和41年、1394-1406頁。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姜克實日本近代史专攻。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1991),日本冈山大学名誉教授。近来從事日中两方战争档案史料的学术考证。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姜克實战史研究第三集,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
18 篇作品

附表/后记(全书完)

第七章,附录 晋察冀军分区大龙华战斗的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