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鐵道能夠與外國建立姊妹鐵道關係嗎
姊妹城鎮(或“友好城市”)是歐洲在二戰後發展出來的,希望能借此加強歐洲人民的互相瞭解,並鼓勵跨國界的各種計畫或活動。雖然這個作法目前在歐洲仍然比其他地方流行,這個概念已經擴散到世界各地,因此組成了許多有趣的配對。不過,聽過了姊妹城市,妳聽說過姊妹鐵道嗎?
其實,類似於「友好城市」將地域上或政治上無關的城市配對起來以增加居民或文化交流,姊妹鐵道亦起到了增加所在地居民、文化的交流。但是基於現實原因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局限,中國大陸還尚未出現“姊妹鐵道”的概念。
但是早在1986年1月25日,臺灣的阿里山登山鐵道即已經與位於日本靜岡的大井川鐵道簽署姊妹鐵道協定,在當年,可謂是一大盛事。
然而,臺鐵因不敵後起的公路運輸的強攻掠奪,一些地方鐵道遭到了廢線拆除,臺鐵的虧損與服務品質低落也曾讓民眾逐漸失去信心,直到1997年嶄新的軌道系統臺北捷運通車之後,才改變了臺灣民眾對於鐵道運輸的觀感。
近年來雙方的旅遊人數不斷增加,在臺、日鐵道迷蓬勃交流的催生下,串起了臺日兩地鐵道事業單位的合作契機,再加上外在衝擊,臺鐵亦樂於跟日本的鐵道公司簽署姊妹鐵道與合作計畫。這樣的思考方式可以說是良善的,對於臺、日彼此之間的觀光也有一定的助益,只是深入探究之後,可以發現每次在簽署儀式上,日方都會推出許多令人驚豔的活動與周邊產品,但臺鐵卻只能拿出所謂的紀念車票與鐵道便當,好像臺鐵只剩下車票與便當可以賣,拿不出甚麼有特色的招牌。
即使如此,比起沒有任何特色招牌的中國大陸的鐵路,臺鐵各線路仍然擁有著使其可以與外國鐵路線締結友好鐵路線的優勢。
首先,中國大陸的鐵路便當(當地稱為「盒飯」)分為車站出售的盒飯以及列車出售的盒飯兩種。從前,部分車站在出售盒飯的同時還會推銷一些當地的特色食品,比如天津站的狗不理包子、嘉興站的嘉興粽子等等。鐵路的發展使得部分地方食品陸續於全國流行:比如四大鐵路雞(德州扒雞、道口燒雞、符離集燒雞、溝幫子熏雞)等。同時也催生出了一些只有在火車站才售賣的特色熱食,比如上饒站出售的雞腿、韶關站(現韶關東站)的煲仔飯。隨著鐵路的發展,列車停站時間減少,加上食品安全問題,在月臺上出售盒飯或熱食的車站越來越少。但與之相對的,中國大陸鐵路局客運段直接經營、鐵路內部職工承包經營或餐飲服務公司經營的火車盒飯品質並沒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且價格不菲,經常引起中國大陸乘客的詬病。因此,在鐵道便當質量以及鐵道自身的服務水平上,中國大陸仍然有相當長的一段路需要走。如果連餐飲質量都不得保障,又何談「觀光交流」呢?
其次,由於中國大陸一些人輕視長期利益,未必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舊有工業區內支線、窄軌鐵路對於地方創生(當地稱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可能會拆除窄軌鐵路,以期許新公路對於鄉村發展的裨益。此亦使得中國大陸在國際鐵道觀光交流上缺乏觀光資源,從根本上抑制了中國大陸鐵道與國外鐵道在文化觀光上的交流。
除日本之外,臺灣各铁道亦走出亞太,積極發展與其他國家擁有歷史文化底蘊鐵道的觀光交流關係。比如斯洛伐克的切尼赫榮鐵路,其規劃始於1898年,網絡全長131.98公里,是斯洛伐克境內最廣泛且最長的林業鐵路網絡,在每年 5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間於 17 公里平地區間作為季節性觀光交通運行。切尼赫榮鐵路位屬中歐的喀爾巴阡山脈,森林資源豐富,是故,其因應人力運輸木材的效率不足,提高工業需求而生,而阿里山林鐵則是日治時期為了運輸阿里山木材而鋪設,都是典型的林業鐵路;切尼赫榮鐵路軌距760mm,和軌距762mm的林鐵同屬窄軌鐵路,且以善於維護蒸汽火車而著名,兩者都曾面臨廢線危機,但最終也都以文化資產的身分被保留,持續營運。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