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婦女節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若我們一年只紀念一次婦女節,似乎說明我們距離兩性平等還有一段距離。
曾經在中國的媒體工作過,我知道「國際婦女節」這個節日對中國人而言很重要,不論是淘寶、天貓等電商趁此做行銷活動或是各大媒體對勞動婦女的歌頌⋯⋯明顯此節日對於中國人而言是有意義的。
我也不是什麼事都要講求political correctness的人,只是到了國際婦女節這類屬於社會主義創建出來的節日,台灣人又是要以什麼態度去「慶祝」?(用了「慶祝」這個動詞,但只是我找不到適當的詞。)
剛好前幾天和荷蘭人聊到,說他週末和朋友有活動。我開玩笑地回:「因為婦女節嗎?」他回:「我根本沒注意到這個。」
我又無聊的提了一下說:「對啊,你知道這是社會主義的節日吧?但台灣人卻還都會有活動。這大概就是我們沒有對歷史沒什麼概念吧?」(我跟朋友們經常會開這類型的玩笑)
荷蘭人回答:「一直都是啊!」
其實我要說的只是,如果我們對於女權的關注就是一年一度的某個日子——根本大家也不記得為什麼是這個日子,突然間的要大眾關注女性在社會中的權益,似乎顯得太落後了。不禁想到10年前我大學畢業第一次去上海,正逢舉辦世博會的期間,一路上都是「如何當文明人」的相關標語,當下就覺得這個地方也太不文明了、原來上海人還稱不上文明。
正確來說,婦女節本來的確是屬於共產主義的,而在1975年被聯合國認定為「國際婦女節」開始慶祝該日子,但反正我們也不是聯合國的一員,這又與我們何干😂
Emma Watson在擔任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時演講說:「如果你相信平等,你就是女性主義者。」以在台灣生活長大的經驗中,我從來沒有感受到任何女性受到壓抑的情況,國中男女生都要上家政及工藝課、高中大學也是男女生都有軍訓、出了社會後我的薪水還一直都是部門裡相對高的,沒有出現男女同工不同籌的事。唯一有點歧視的部分大概只在部分學校最低分錄取分,女生比男生稍微低,這是為了要平衡男女生的比例,在許多先進國家也還是如此,但我一直覺得這是性別歧視。
前幾天看台灣網友分享《82年生的金智英》讀後感,據她說那類對媽媽的社會評價在台灣的社會也還是存在的,只能說我可能還沒走到那個階段,或是我個人運氣好。
以我的生活經驗,在台灣當個男人比女人受到更多的不平等,男人會被要求要堅強,但女人可以不柔弱。我們要求男人要很男人,女人卻可以不女人(指傳統上的男性、女性)⋯⋯嚴格說起來,台灣社會也還沒達到兩性平等但女人卻不一定是屬於弱勢的一方。
去年看了Reese Witherspoon採訪優秀女性的節目才讓我知道即使在美國,女性擔任某類型的職位也都還只是少數。我很驚訝的知道其中的某些數據,例如台灣早就有人創立女性的媒體也有特別成立大多數為女性的企業,不過這些在我的概念中也是稍微偏激。
2020的此時,我們卻還在媒體中閱讀到大量的女性主義文章,是否說明直到今日我們還不明白如何達到平等?或是這根本是無法達成的任務?
這是我認為的女性主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