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訊息.語文的力量
看過了由大友克洋所執導的日本動畫電影「蒸氣少年/Steamboy」,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渡過這部片子漫長的九年製作時間?實在是非常教人感到「Orz」!
晚間上日文課,難得和班上幾個同學閒聊,談到了很多不同的事情,在短短的下課幾分鐘裡, 從過往在美國的生活經驗,話題像匹脫韁的野馬,跳躍地穿過了「恐怖主義」、「政治」、「兩岸」、「九二一」、「轉念」、「預感」、「樂觀」,雖說是閒聊而已,當我才說起「轉念」兩字的時候,竟然悄悄地有種覺知從我的內在升起,我感覺到自己的靈魂也彷彿受到自己言談間所散發出來的「訊息」鼓舞,也深深地讓我體會到這份「語文的力量」。
從小,我不善表達,每每上台說話,總是「腦袋一片空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一直到了出國以後,學會用嚴謹的英文文法架構,深化了我更懂得用中文去造出我想要表達的字句,不論中英。
試想,倘單單只有語文表達的能力,那什麼是那所要表達的「訊息」?或僅僅空有滿肚子、腦子的「訊息」,少了語文表達的能力,我將依然不懂如何去表達我的內心⋯⋯
回到稍早所談到的「語文的力量」,當我在下課回家路上,那一份靈魂的鼓舞依舊在我身體內流竄,也正是此一鼓舞的「力量」,啟動了我記錄「自我感動與陶醉」的工作程序,引導著我一個字又一個字地,透過我的雙手,將此份「訊息」,從宇宙間不知名的某處,傳送到我的「大腦」,再又傳送到我的雙手。當這份「訊息」透過網路與電腦,傳送給正在閱讀的您時,不知道您是否也感受到一絲絲正在「沸騰」的、剛剛出爐的「訊息」?
尼采最經典的那一句話「我思故我在」,恰恰好可以當做我接續下文的過場文字道具;如果我懂得怎麼去「說」(或「寫」),若非是因為我曾經「經歷」過,那麼便是我曾經在哪裡「讀過」、「看過」、或「聽過」。王陽明先生更說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來回思究半晌,還有什麼能夠讓我懂得去「說」,然後知道怎麼去「做」?巧妙的卻是,上一段落裡那一句「宇宙間不知明的某處,傳送到我的大腦」,正是我剛剛幾分鐘前才又「經歷」到的體驗⋯⋯
如果我是「無知」的,我或許不曾聽過什麼是「轉念」;如果我是「知道」的,但我也可能依然不懂得如何去「轉念」;回到本文最初,當我在下課與同學閒談之時,自己脫口而說出:「這紛紛擾擾的人世間,正是我們練習『轉念』的最佳道場」,我讓自己也給嚇了一跳!就在我親口說出「轉念」的瞬間,我不僅轉了自己的念,也轉了周遭人們的念!而原本儲存在我腦海裡的這個「轉念」的意念,則透過聲音的表達,推開了阻礙「轉念」的障礙,教我瀰漫在一層又一層的「轉念」氛圍,我領教了「語文」如此的力量,是何等地精微,卻也是何等宏偉!
一句祝福讚美人的話,助人千千萬萬年;
一句詛咒罵人的話,也同樣地可能會報應千千萬萬年。
How much appreciation have we been made?
讓世間恆久留傳著真誠美好的訊息,
也願此訊息,
不斷地傳遞、點燃更多的智慧和創新!¶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