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旁聽師
不只香港,世界各地其實都有旁聽師社群,明明與案中人士非親非故,但都會到法庭聽審。古時公堂審案都企滿平民,睇人「彈出彈入打我呀笨」,但抱持看熱鬧心態,只會是花生友,而非旁聽師。差別在於動機和旁聽者如何參與其中,Courtwatching不只是旁聽,更有主動監察法庭運作的意思。
最早一批「有組織、有計劃」的旁聽監察又是在萬惡的美帝境內,在1960, 70年代,美國各地都有組織動員去旁聽,旨在改變庭內「氛圍」和減緩被告承受的verbal brutality,Louisiana州有一場是出席旁聽的女士都戴白手套,而Chester, Pennsylvania有次吹雞就有200人到場。除了這類現身支持,在1971年Massachusetts Law Reform Institute開始有較有系統的監察法庭計劃,招募義工去法院旁聽和做紀錄。事前會有訓練和派發一本150版的法律程序簡介,每日至少有兩人到法庭(有得crosscheck筆記),不要受人注目、衣著要低調 (可見與之前的旁聽不同),主要是紀錄法官態度言行,收完的data寫成觀察報告(雖然紀錄格式和質素參差,很多data未必可用) ,寄予首席法官投訴和向公眾發佈報告,雖然最後只發佈了四份,但開風氣之先,之後好多組織效法,而家美國幾乎每個州都有人籌劃旁聽計劃。固然不只美國,英國、波蘭、法國、荷蘭、保加利亞等地都有旁聽師組織,大大小小不同目的。
根據Community Justice Exchange的leaflet,法庭旁聽可歸類為:
1) 研究導向:
搜集資料作法律研究,通常是法律學生搞
2) 提升公民參與:
類近公民教育和賦權,讓一般人親身了解法庭內的不平義,從而動員他們採取政治行動
3) 表達個人支持:
通常有社群連繫或是同一身分認同,如F2L是支援New York內受審訊的有色人種酷兒社群
4) 跟進改革的實行:
監察新法律或司法改革如何具體執行,例如CourtWatch MA發起First 100 Days Court Watch Project,檢視新任檢察官上場後,所承諾的刑事司法改革有否落實
5) 引起公眾關注特定議題:
作為打campaign的其中一個環節,旁聽所聞成為倡議的彈藥,例如ACLU of Nebraska關注窮人無力支付罰款或保釋金而被關進了監獄,透過旁聽紀錄司法現況和發佈報告,倡議改革保釋制度
6) 監察司法體系:
較「純粹」地監察法庭內各方的表現,例如Court Watch NOLA盡量每日都派義工到法庭旁聽紀錄,除了日常監察,也希望找出司法的系統性問題
旁聽者除了現身外,有時亦要動手紀錄,形式和內容詳略因應目的而不同。如果關注特定議題,自然會集中留意特定案件和特定細節,例如上述無力支付罰款或保釋金問題,當然是專注保釋細節。有些則是大包圍式監察法庭,以波蘭的Court Watch Poland Foudation為例,特別關注法官和法庭書記表現和被告權益,義工填寫的其中一個表格是檢查審訊有否跟足法庭程序,以及評價法官的言行態度,其中有幾項如果抽出來放在香港會幾好笑,例如審訊有否準時開始? 有冇道歉? (香港法庭例遲,試過遲個幾鐘乜解釋都冇) ,另外一條是法官會否表現出rude或aggressive的態度?(笑而不語)。很多組織都會為義工提供訓練和指引手冊,教授基本法律知識和法庭程序,亦會採用同一格式的紀錄表格,有些已轉用Google Form,方便用作進一步整理分析。
香港旁聽社群的組織形態與上述有所不同,雖有被捕人士關注組、法庭文字直播台,紀錄亦有telegram bot引導,但整體上仍是去中心化,受時局所限,沒有組織者策劃流程,提供教學和指引,好依靠旁聽師自學自通,自動自覺埋位就郁。
旁聽不只留低一起作見證、監察紀錄法庭,回到一開始旁聽的功能: 親身改變現場的氛圍和show support。
Reference:
Gill, N. & Hynes, J.(2021) Courtwatching: Visibility, publicness, witnessing, and embodiment in legal activism. Area. 53: 569– 576.
Community Justice Exchange. (2019). So you want to courtwatch?.
Pilitowski, B., & Burdziej, S. (Eds.) (2013). Court monitoring methodology. Torun, Poland: Court Watch Poland Foundation
Winsor, E., & Dunn, E. A. (1973). Keeping an eye on the courts in Massachusetts. Judicature, 3, 111–116.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