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滬」——疫情下的臺灣交換學生

流連民族學
·
(修改过)
·
IPFS
·
今年三月初,上海市打破二月持續已久的本土零確診,開始出現零星病例,Omicron病毒的擴散,使上海的封控從原本的幾天延長為一個多月,四月中疫情最為嚴重時,上海市甚至曾達一天兩萬七千多個確診病例,不過為期一個多月的封控已讓上海市的單日確診數在昨日下降至一千四百八十九例,上海人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正軌。但有一群臺灣的學子,正身在因疫情而動盪不安的上海……

作者:民族學系學士班二年級 黃冠詠

今年三月初,上海市打破二月持續已久的本土零確診,開始出現零星病例,Omicron病毒的擴散,使上海的封控從原本的幾天延長為一個多月,四月中疫情最為嚴重時,上海市甚至曾達一天兩萬七千多個確診病例(含本土確診人數、本土無症狀感染人數、境外移入確診人數及境外移入無症狀感染人數),不過為期一個多月的封控已讓上海市的單日確診數在昨日(五月十日)下降至一千四百八十九例,上海人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正軌。但有一群臺灣學子,正身在因疫情而動盪不安的上海,他們與上海人民經歷著相似生活、有著相同的心路歷程,因此,本期《流連民族學》與正在上海交換的W同學進行了線上訪談,帶大家一同瞭解疫情下的臺灣交換學生:


與W同學走近復旦大學


Q1.妳為什麼會想前往上海復旦大學廣告學系交換?

我到復旦大學的廣告學系交換是因為自己對那個領域的興趣啦!雖然我在臺灣不是就讀相關的科系,但還是覺得有機會去交換就選擇一個自己想嘗試的去讀!而且我選擇上海也有實習方便的考量,上海聚集了非常多的國際企業,龐大的人口跟廣闊的市場對臺灣的實習生來說是極富有挑戰性的。


Q2.妳這學期的修課規劃大概是怎麼樣的?

這學期我修了五門課,總共十學分,原本是六門但退掉了一門。我選的課裡包含了整合營銷、營銷策畫與創意、媒介產品設計與推廣……等等廣告系的課程,以及與我社團活動相關的中國傳統戲曲賞析;這學期我選的課程大多跟營銷相關,而且偏重實作,課程中有不少與企業接觸、合作的機會,也會和同學一同參與大型競賽,比如「全國大學生藝術廣告比賽」,而且我的組員們真的都非常厲害,講話也很直接(哈哈笑)。


Q3.除了修課之外,有沒有其他的計畫能夠分享一下?

我原本有規劃在上海實習嘛!但真的來到上海後我才發現,身為「臺灣的大二學生」在上海找工作真的太難了,企業願意聘用的實習生大多是大四生和研究生,而且競爭者眾多、「內卷」狀況嚴重,不少競爭者都擁有國際廣告公司、市場調查或美妝產品營銷的實習背景,如果沒有實習經歷很難與他們競爭,我自己原本想應徵的實習職位是營銷、廣告或策劃類的,但礙於前面講的那些原因和疫情,我很難找到有實質意義的實習,所以最後放棄了這項計畫。

除此之外,W同學也提到,在復旦大學參加社團、走訪景點及品嘗美食(小點)是必不可少的規劃喔!


Q4.復旦大學封校的時間比較早,妳還記得當時封校的情況嗎?

三月六號上海出現十一例陽性本土病例的時候,復旦大學在隔天就進行了全校核酸檢測,港澳台辦也召開交流生防疫大會,叫所有交換生當週不要離開學校,情節嚴重者可能會影響到交換資格;三月十日復旦大學附近出現一個確診病例之後,隔天全校又再進行了一次核酸檢測,等上海交大開始出現病例後,復旦才在大概十三、十四日開始封校。

復旦大學學生排隊做核酸。(由W同學提供)

封校之後雖然不能點外賣,但部分快遞還是能運送,校內一切正常,只是待在學校裡的人沒辦法離開學校,而且進出不同校區需要刷學生證,不過三月十幾日後學校就禁止了跨校區移動,但體育館及圖書館等公共設施還是開放;後來疫情昇溫,圖書館和體育館陸陸續續關閉,食堂只提供外帶,但超市還是正常營業。再來復旦大學裡出現了陽性病例,所以就開始進行封樓,學生不能離開宿舍樓但可以到地下室活動,使用洗衣機、韻律教室……等等的公共設施;但四月八日後復旦大學開始嚴格實施封樓、封校,管控最嚴格的時候,我們學生不能離開自己的房間,交換生住的房型是一個大間中有四個小房間、兩套衛浴設備和公共空間的宿舍,所以當時我們是連宿舍房間裡的公共空間都不太能去。

即將停止讓外賣進入校園。(由W同學提供)

但是在封樓期間我也是有碰到一些蠻有趣的事,比如聽到附近房間的同學吹中國笛啦、彈陽春白雪啦!反正就是挺奇妙的,不過現在學校已經有在逐步開放,當初第一個確診的北區現在也已經沒有確診病例了,而且據說北區第一個確診的人還是自己翻牆出學校,接觸到確診者才確診的。


Q5.學校有沒有提供的防疫物資?防疫物資充足嗎?

防疫物資從學校開始「封」之後就一直有在提供,三、四月期間隔日核酸一次跟每天早上、下午的快篩都是免費的,封樓時候的三餐由學校配送餐盒,一樣是免費的。學校物資基本上會由上海本地企業或老師提供,就是來自外界捐贈跟校內人員「搶」來的,一開始物資可能比較不充足,我們大概兩週左右才能吃到一次水果,不過後續物資供應穩定後就沒有再發生這樣的狀況,現在還有「復旦雲超」讓我們能每天多搶一、兩樣物資。

黃老五〈致復旦學子慰問寄語〉。(由W同學提供)

沐浴用品、垃圾袋和消毒用品的部分也是全部都由學校準備,盥洗的話,交換生就是在自己宿舍房間的浴室,比較不方便的還是封樓嚴格的時候不能到地下室洗衣服,只能在浴室徒手洗。雖然我們封校、封樓,但學校的網課還有跟同學的小組討論還是都正常進行,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會向同學說明校外的疫情狀況,學校也開設了相關的雲端講座,還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呼籲老師取消筆試,減少學生的心理壓力。


Q6.學生在學校裡是否能得知校外的疫情狀況呢?

校內的學生們其實看新聞就能知道疫情的最新狀況,而且上海的實際情況並沒有臺灣新聞中描述的那麼浮誇啦!一開始搶物資的亂象沒有耗太久就恢復正常了,那些臺灣媒體說的跳樓啊、吃草啊其實也不完全是真的,至少我們從認識的本地生、微博和朋友圈裡看到的情況不是這樣,還有解放軍鎮壓上海的那個新聞,我自己覺得,解放軍來到上海的原因跟國軍協助颱風、土石流救災很像,就是協助防疫工作,畢竟單靠醫院跟志願者也沒辦法應付所有的防疫工作嘛!

在問到關於校外一般住宅區的物資配送狀況時,W同學表示她不太瞭解,只知道是由志願者負責配送;最讓她驚訝的是,網課期間老師的中藥剛好配送到了門口,她才知道原來中藥材也能在疫情期間進行配送。


Q7.現在你們的生活回歸正常了嗎?

嗯……現在我們的生活還不算回歸正常,不過已經有部分規定開始放寬了,之前沒辦法到地下室洗衣服,但是現在可以隔日去洗,而且開始有放風時間、學校也有發飛盤什麼的給大家玩,現在的三餐也是固定時段宿舍派代表去買,垃圾就是讓宿舍代表負責一起拿下去這樣。

使用學生證與臨時出入證便可外出放風。(由W同學提供)


Q8.有沒有其他事情想要分享呢?比如學校的措施、同學的狀況或自己的心情抒發。

其實在這次疫情復旦也沒有特別做不好,他們有去申請中國聯通還是中國移動的學生網路流量優惠,來因應學生上網課的需求,比較讓人覺得有點不OK的是之前我們的港澳臺生群組裡,在一開始封樓的時候港澳臺辦的老師太樂觀,讓大家不要急著囤貨,而且港澳臺辦通常是資訊傳達最慢的,一般本科生幾乎都會比我們早知道一些學校要做的防疫措施,這就造成了有些人在剛開始「封」的時候缺物資,畢竟我們不像本地的管院、新聞學院學生有家長可以捐贈物資。剛開始「封」的時候,有些人瘋狂的想回家,但時間一久也就慢慢接受了,因為這期間幾乎買不到火車票,機票也很容易被取消,而且政策沒有宣布也會導致交換生不知到下一步要怎麼走,不過我個人覺得還好,因為我的課業比較忙碌,沒有太多時間去考慮這些,而且復旦宿舍封樓的環境比臺灣的防疫旅館跟宿舍好不少,我們宿舍房間至少還有陽台可以透透氣呢!

疫情期間所囤物資。(由W同學提供)

跟同學交流的部分,我覺得要看選課,我自己是不會因為封起來就跟同學沒有交流,因為上課跟小組討論都還是正常進行,我們跟本地生也有相同的心路歷程,而且他們自己會有「沒辦法改變大環境,就更應該做好自己的事」的想法,一開始封校的時候,他們很多人擔心的甚至是圖書館跟自習室有沒有開,還有食堂樓上給小組討論的地方有沒有開,以我接觸跟我同組的同學來說,他們的心態都是還不錯的。

總而言之,在整體大政策有bug的情況下,學校能做出這種調度的措施已經夠好了,而且論交換的話,我們現在體驗的其實才是最真實的東西,普通的交換生活可能就是經常參加港澳臺辦舉辦的活動、出去玩玩就沒了,但現在政策下來了,我們就必須配合當地的防疫措施,親身體會他們處在這個狀況下要如何生活、如何安排自己,這些是單純看新聞無法有深刻感受的,所以我認為這個體驗很難得,而這才是真正的交換生活。


結語

2019年末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人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改變,2022年上海市的疫情,讓我們看見了疫情與局勢的不可預測性,透過交換學生的眼睛,我們窺見了較為真實的上海,也對於臺灣交換學生在上海的生活及心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因此,我們更要相信,待我們跨過這病與災,希望終將撲面而來。


補充資料
  • 上海市2月28日至5月9日新冠肺炎單日確診數圖表
由作者參考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資訊製作。
  • 內卷:網路流行語,原指一類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最終的形態以後,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變為新的形態,而只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複雜的現象;現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


參考資料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2〈疫情通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官網」,https://wsjkw.sh.gov.cn/yqtb/index.html,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5月10日上線。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流連民族學榴槤榴槤,像是在做田野,從最初味道臭臭,不敢食用,到最終的留戀回味。 這是一群學習人類學、民族學學生的青澀書寫練習,我們書寫日常觀察、田野紀錄。既是一場青澀的嘗試,也是對我們來說最珍貴、青春的民族誌書寫。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45°的仲夏一一在臺中市中區待了不只十天的成長之旅

語音的濃縮:「注音符號」及「國音」發展簡述

田野調查的魔力_聊聊我第一次走入土城沛陂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