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6|回不了的家

木南
·
·
IPFS
·
何必回去呢?

看到這個主題時,阿蠡正好在問我,想不想回國?

目前的狀態下,回國等於回家,但那個「國」究竟還是不是有我的「家」,我一直有些困惑。所以,在離開那裡之後,我的「家」也就再次散掉了。

關於具體的家就不寫了,上一篇基本是我的意思。我不那麼戀家,對於少年時長大的那個家,更是漸漸疏遠。對我而言,現在的家就是我自己,把自己挪到哪裡,哪裡就算家。

說說抽象的「家」吧。

去年去香港玩的時候,過海關很開心,一切都是新奇的。這是我第一次出「關」,去一個制度不同的地方。原來地鐵是可以不用安檢的,《悲情城市》是不用搶票的,禁書也是隨處可見的。(即便目前的香港局勢再緊張,依然勝過內地一大截。)

站在這個城市裡,整個人都舒了一口氣,矯情一點說:是有點點自由的味道。

玩了幾天後,回內地過海關,來時的輕鬆突然都消失了。一道一道關口,排了很長隊的人流,不知道是不是心情的緣故,連海關工作人員的臉色都冷了半截。

我箱子裡有不少書,為了避免被查,我分裝了幾處。其實,買書時我就知道有審查麻煩,已經避免買太出格的書了,即便如此,還是擔心會不會被開箱。

好在人太多,估計海關也懶得細查,就放過了。

進內地的第一個念頭是:我為什麼回來了?如果不回來多好。那種渾身的緊張感,又騰了起來。我需要關掉Google地圖, 開始用內地使用的軟件。

一些小小的切換,就讓人變得心煩。加上又要面對地鐵的安檢,我拖著很重的箱子,上上下下,汗流浹背。

這是我自己的「家」麼?儘管這裡有我熟悉的一切,但我實在對這裡沒有太深的感情。沒有誰的家能讓人如此彆扭?

四處張貼著紅色宣傳海報,那個強大的意識形態機器又開始無孔不入。平時待久了,可能不覺其礙眼,只要稍微換個環境回來,就知道這些東西像蟑螂一樣,無處不在,多麼令人厭惡了。

余英時講述自己在海關猶豫的那個瞬間,當他決定返回香港時,一過海關,整個人就輕鬆了下來。那還是五十年代,時局沒那麼險惡,如今早已百倍過之。

但這個「家」實在又有我太多眷戀的東西,阿蠡問我想不想回,當然想,但每次被那種噁心感包裹時,就覺得這樣一個地方,不回也罷。遠遠想想,還能念它一點好。

小小補充一下:把「國」和「家」混在一起談,顯然是不合適的,這本身就是兩個需要被仔細甄別的概念,也是中國歷史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我只是從一個非常粗淺的角度使用這兩個詞。

2024年6月8日,匆匆寫就。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木南行走|閱讀|寫作 「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公號:Nanwalking 郵箱:mileswithh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新七日書
7 篇作品

七日書D7|最後一日

七日書D5|離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