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的酒店业工作,是一种什么体验?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在风和日丽的周六。堪培拉的天气越来越热,我也能愈发感受到夏天的气息。在汗水慢慢浸湿衣服的日子里,我终于结束了在堪培拉工作的第一周。
我又一次入职了酒店——是的,又一次,听起来有点不情不愿。但新的工作环境与墨尔本的酒店环境非常不同,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我想在这个酒店工作下去,以清洁工以及前台的身份,直到两年后结束学生签,才会离职。
心态的变化,让我开始对澳洲酒店行业的工作角色进行系统性的反思。事实上,从打工度假签开始,我便在南澳、墨尔本以及现在的堪培拉,或长或短的时间,给五家酒店工作过;大部分都是以清洁工的身份,只有两个酒店愿意让我尝试前台的角色。
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也带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从一个「酒店螺丝钉」的视角,给大家分享在担任清洁工以及前台时经历的酸甜苦乐。最重要的是,我想反驳「在澳洲做体力劳动可以赚大钱」的刻板印象观念——
因为,在酒店行业赚大钱的背后,是看不到的手部、背部以及腿部的淤青与挫伤,以及无法弥补在重要节假日陪不了家人的遗憾。
小岛清洁女工的初体验
我最早入职酒店行业当清洁工(Housekeeper),是在南澳的一个小岛上。当时,酒店才刚刚建成,旁边是大片大片的森林。由于小岛之后往度假村发展,这个两层的酒店,便成了老板招待客人的「小小试验田」。
第一次当清洁工,我有很多的不安。在上班的前一天,我在网上特意找了很多跟酒店行业相关的词汇,并抄下来进行背诵,避免在之后的培训过程中听不懂——我的英语口语,就是这样因工作要求,从而慢慢提高了起来。
前往小岛需要坐船。那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大早就坐着船前往酒店。看着旁边蓝得如此干净的海水,我很庆幸自己获得了这份工作。哪怕体力活很辛苦,但为了欣赏风景的这一刻,太值得了。那是我在酒店行业工作的第一天,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上岛后,我才注意到酒店只有两层,一楼是餐厅,二楼是仅有五个房间的住宿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员工宿舍。我的清洁领域,就是上述这些区域。但与传统的清洁工不同,这份工作还包括了导游的任务,给客人介绍小岛的历史,以及其未来的开发项目。
听完经理对小岛的整体介绍,我们终于进入房间。与传统酒店惯用的「三层床单铺床」不一样,这个酒店用的是「居家」的床单、被子和被罩。也就是说,只要把被子平整地塞进被罩里,铺床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此外,这个酒店对房间的所有摆设,都讲究颜色搭配,这非常特别。因为在传统酒店的摆设中,大部分床上用品都常用白色,让客人感觉干净。但这个酒店并没有延用这样的方式,而是在每个房间都设置了一个颜色主题。以绿色为例,一个房间的所有床上用品,包括在厕所放置的手巾和脸巾,都必须选择浅绿或者深绿的产品。我猜,这可能是一种销售策略,比如当客人订房间的时候,经理可以介绍说这是一个「绿野仙踪」式的房间。
了解完房间结构,我们正式开始作业。由于是第一次做酒店清洁工,我和其他同事被分配为两人一组。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我是新手清洁工,就连我的其他同事也是新手,这让我忍不住感慨:初创企业的新开始,真是从酒店到公司内部员工都是新的。
为此,我们这群新人,在工作过程中更多是探索的状态,彼此互相帮忙与分析,学习如何更快更好地铺床和折叠毛巾,以及把浴室打扫得更加干净整洁。如果有做不好的地方,其他在家务有经验的同事,便会手把手教我们,直到我们完全明白清洁工的作业。
整理房间的过程,是漫长又琐碎的。但好在我与人搭档,大家有说有笑聊聊八卦,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这种合作方式,至今在我看来都是「高效的」。因为体力劳动非常辛苦,如果没有人转移注意力,而只是集中在厕所的几根头发,又或者地板上的一点点污渍,人的体感是非常麻木甚至压抑的——螺丝钉在工作时,也是需要在大量苦头中,尝到一点点甜头。
后来,由于新年放假导致工时减少,再加上没车又找不到附近的同事载我,我最终向经理辞职了。
系统作业的四星级酒店,让人身心俱疲
有了宝贵的清洁工初体验,以及享受到了在小岛上看好风景的乐趣,我决定在林肯港的周边地区,再找一份酒店清洁工的工作。
这次,我入职的是非常重视「系统作业」的四星级酒店。在我看来,四星级酒店之所以被评为四星级,肯定是因为酒店提供的服务非常高质量。但这种高质量的工作要求,却让我感觉自己在「流水线」上作业,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酒店行业的残酷。
过去的我,是在小岛上探索如何做好酒店清洁的工作。而今,我在四星级酒店,只需遵循固定的铺床方式——两层床单在下面,中间放入被子,再继续放一层床单——这便是酒店行业传统的三层床单铺床方式。也许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困难,尤其是如何把床单以及被子的边边角角塞入床底,并呈现平整以及紧紧不松动的状态。
除了铺床,我还需记住每个不同房间的摆设。四星级酒店有不同的房型,有大有小,也有专门为身心障碍者设计的无障碍房间。那么,在卧室内部,我们需要记得关于零食和饮料的品种和摆放位置,并且及时补给,以及检查和清理冰箱内的残留食物;到了浴室,由于房间大小不一,就连脸巾、手巾等洗浴用品的折叠和摆放位置也不一样,要记得的东西就更多了。
当我正在努力接收这些信息的时候,经理还不忘告诉我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固定的工作时间,以及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在酒店行业中,由于考虑到旧客人退房以及新客人入住的时间,大部分清洁工都是在早上8点到下午3点的时间段工作。那如果房间太多,打扫不完怎么办呢?这就需要「限时」了,三十分钟内,两个人必须完成一个房间的打扫。
写到这里,我仍然记得当时工作的压力,以及错愕。在小岛上工作时,我们可以变换工作的场景,从酒店房间到员工宿舍,时不时还能在岛上走走看风景。但到了四星级酒店,我的视野变窄,奔波在不同的房间内,重复叠不同的毛巾,纠结怎么把床单塞出平整的角度。
事实上,直到现在,哪怕给这么多酒店工作过,我还是没法像训练有素的老员工一样,可以轻轻松松一只手把床单塞进去,并且塞出一个完美的角度。我只会用自己的蛮力,把床稍微抬起来,最后把被子和床单塞进去。也因为蛮力,我第一天结束工作的时候,累得根本站不起来,在酒店的大堂坐了一个小时,才有力气踩自行车回家。
工作完两天后,经理问我未来的安排,我坦诚自己之后会离开林肯港的计划。考虑到我做不久,经理不再给我更多的工时。但不知为何,我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在短暂的工作后,身体的疲惫感非常强烈,让我躺在床上时感觉被封印了一般,无法动弹。
通过这两个不同风格的酒店,我对清洁工的职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是一份非常重视细节和记忆力,并且强调工作时间的体力劳动。如果没有工作伙伴的支持,这份工作就会变成一份「苦差事」,哪怕在节假日领取高薪,但代价就是身体的无尽疼痛。
而且,这种身体疼痛是累积的、长久的,甚至是辞职后都会隐隐作痛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酒店行业中,清洁工可能是更新迭代速度最快的工种。因为这份工作实在太辛苦了,加上考虑到节假日陪伴家人的需要,所以很多人最后离开了这个岗位。
从清洁工变成前台,但失败了
离开南澳之后,我因为体力活而导致身体受损,便决定不再申请清洁工的工作,而是开始申请墨尔本公司的前台。
但美好的愿景,与现实的困境是矛盾的。我尝试过申请墨尔本公司的前台,但通通都因为我不是PR/Citizen而被拒绝。无奈之下,我只好又重新申请酒店清洁工的工作,并与此同时提交申请酒店前台的工作,希望自己不用忍受太多体力劳动的痛苦。
可尽管只是申请酒店清洁工,在墨尔本这个大环境中,工作机会的竞争性却很大。我申请了很多酒店,一些酒店的清洁部门经理觉得我英语很好,应该选择更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去公司坐办公室,所以拒绝了我的清洁工申请。但在申请酒店前台岗位的过程中,我再次因为不PR/Citizen而被拒绝。
找工作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入职了在南十字星的一个酒店。与南澳的四星级酒店相比,墨尔本的四星级酒店在作业的程序上更加严格。这次,我没有了同伴帮忙,而是需要一个人自己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一个房间的打扫。做了一天后,我还是忍受不了疼痛,便向经理提出转岗前台,但被拒绝了。最后,我辞职了。
回顾那段工作经历,我无数次想过,如果工作可以有搭档,让整个清洁过程不那么无聊,我可能可以坚持下来。但经理却表示,团队作业的效率并不是那么高,尤其是两个人的性格不那么合适,可能在清洁工程中吵架,又或者一方的效率太慢而引起同伴的抱怨。所以,现在不少大酒店的清洁工,都是一个人作业,减少对同伴的依赖。尽管,我能理解上述的工作窘况,但我仍然觉得两个人合作反而更轻松。
辞职之后,我幸运地找到了一份酒店前台的工作,在离墨尔本市区不远的一个公寓式酒店中上班。这次,我只做了一天的清洁工,了解公寓的房间类型,之后便开始了前台的培训。终于,我不需要再做重复性、可替代性的体力活了,回到办公室才是我的舒适圈。
与体力劳动相比,前台则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了。我们必须要记住房间的类型,以及房间的位置。比如有些客人需要安静,那就不要提供靠近街道的房间;又比如有残障的客人,那就需要提供无障碍房间。但无论提供哪种房间,我们都要明确提醒客人,在房间内避免误触火警报警器。毕竟不小心出发火警后,我们就要赔大钱。
此外,我们也要记住酒店周围的好去处。因为不少来出差或者旅游的游客,他们可能最先接触的当地人,就是酒店的前台了。当他们询问附近的餐厅或者如何办理事务时,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周边地区的功课,尽可能给客人答案,并为他们更好地提供如订车和接送的服务。
可惜的是,这份酒店前台的工作,只持续了一天的培训,便突然结束了。老板告诉我,酒店的生意需要进行改革,所以只能延迟我的培训。但到了后来,我再也没有收到老板的任何通知,可能他们觉得我不适合这个岗位吧!
总体而言,我觉得墨尔本的酒店业比南澳有更强的「流水线」感觉,并且在求职过程种附加了签证的要求。这种排斥外国人的态度,在我看来是有明确的社会属性——尽管持有着打工度假签,我的工作权却是不被认可的;除非是有法律意义上的永居身份,才能谋生。
那么长期以往,我们这些持有短期工签的外国人,由于困在签证的牢笼中,对在澳洲工作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低。我不认为这是澳洲政府发放工签的目的,但这种用工态度却会把有能力并且想留在澳洲的人,推得越来越远。
入职一个有归属感的酒店,做清洁工和前台
今年十月底,由于一直找不到工作,我从墨尔本离开,来到了即将上学的堪培拉。
由于堪培拉地广人稀,不是墨尔本那种人多又竞争大的就业市场,我投了简历之后很快就有了回应。落地第一天,我就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在离市区较远的一个安静酒店,担任清洁工和前台的角色。这次,我是明确签了合同,并且即将在11月底开始做前台的培训。
与我此前工作的所有环境都不一样,这家酒店的经理和同事都很友好。我不需要担心会不会被同事种族歧视,也不用害怕没有永居而得不到工时。与之相反,经理不仅愿意帮助以及支持我,并在我获得学签之后继续聘用我,让我可以继续安心地学习与工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理跟我说,不要害怕犯错。事实上,在酒店业,大部分经理都会觉得犯错会影响客户的入住体验,以及影响酒店声誉。但这家酒店的经理,反而会鼓励我多犯错,因为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其实可以帮助我进步得很快,从而不再犯同样的错。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在酒店服务业工作,有互相帮助并且友好的同事,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好的工作氛围。比如在清洁过程中,我不再需要做让我吃力的铺床工作, 而是可以选择厨房或者厕所,然后让更擅长铺床的同事做这个任务,这样我们彼此都可以保持极高的工作效率,并且身体没有很疲惫。因此,在工作的第一周,这种难得的职场归属感非常强烈。
在我看来,这样的协作方式,更像是一种社会支持的理念。当一个人在职场中有不擅长的事情时,其他员工可以提供帮助,从而让团队发展得更好。但我知道,这种理念在酒店行业不一定被广泛接受,我只是很幸运地在这个酒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总体而言,我觉得酒店服务业,确实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因为从找这份工作开始,很多人不一定会因为有做家务的经验,就会被聘用。而且,入职之后,清洁工可能还会担任其他角色,比如导游(南澳),又或者前台(堪培拉),那么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就是叠加的。
此外,有些大酒店对工作人员有提出明确的着装要求。比如我在堪培拉一家酒店面试时,经理便要求我自费买工装,但我并不喜欢这种安排。因为我觉得,工作场所应该为员工提供工装,而不是在员工还没有赚钱之前,就让员工先花大钱——这非常无理。
至于清洁本身,就非常需要个体的体力与耐力。尤其是公寓式酒店,这些酒店通常都会配备大的厨房,清洁任务就会更多。那么,如何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做好所有的任务,对个体而言是则需要长时间的适应,直到身体已经接受了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当然,很多人都会觉得酒店业的辛苦劳动可以赚大钱,尤其是在周末、节假日的时间,甚至有些清洁工会专门挑这些日子上班。但事实上,酒店业的清洁工却是最常请假的人,由于身体的伤痛或者家人的陪伴需要,对赚大钱的欲望其实并没有那么强。我有时候在想,可能只有那些对清洁有高度强迫症的人,做这份工作会产生「如鱼得水」的感觉。
不过,如果是做前台的角色,做的又是晚班,我觉得确实是一份肥差。因为晚上没有多客人离开和入住,尤其是堪培拉这种安静得不得了的城市,晚班是很悠闲的。这就是我之后工作的盼头之一,上晚班的时候还可以写作业,一边赚大钱一边学习两不误。
未来,如果没有太大的变化,我想继续在在现在这个酒店工作。但酒店服务行业,确实不是我想继续深耕的行业。我可以成为工厂和酒店的螺丝钉,等拿到第一手素材后,再写下来这些工作的内容是什么,让大家可以更加了解不同的劳动行业,以及劳动者的生活状态。但对我而言,写作才是我的最爱,就像水溶于水一样自然。
我会继续书写由蓝领生活带来的新思考,也会在之后开始记录我的留学新变化。敬请期待。
约稿合作:
在澳洲一年多之后,我发现迫切需要写作。比起繁重的体力活,写作是我最擅长的事情,在记录和反思的过程中也可以疗愈自己。如果有需要产出性别、残障、影评、商业软文等文章,非常欢迎来联系我进行合作;我也可以做线上编辑,进行修改和创作文章。
另外,如果有任何媒体机构或者出版机构,对我的故事感兴趣,请一定要联系我。我很想出书,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只有回归中文写作时,我才是我自己。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