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弟子服其勞」
三年前婆婆過世請了個外傭照顧公公,最近在為「外傭不續聘」及聯絡「長照到府評估」的問題忙得焦頭爛額。
儘管公婆兩人總是吵吵鬧鬧,但也能互相作伴,當時公公一下子失去老伴,反而不知所措總有負面念頭,才幫他申請外傭陪伴照顧,剛開始第一年總說他不需要外傭,我們要他帶外傭買菜,出門運動或到老友家話家常,子女的想法就是有個人陪伴總是好的,這幾年來公公已經習慣外傭的陪伴。
一年、二年下來,公公現在幾乎很少自己動手做什麼,連自己洗澡都有些困難,成天無所事事就躺床上休息,外出活動也力不從心,我們去看他難免叨唸幾句,希望他能多運動少睡覺,他只會說「每天沒事做,像在等死,又拖累你們乾脆死一死算了!」。自理的能力減退,連外傭買菜找回的金額是否正確都不得而知,控制花錢的多少也不是自己能掌控,回想當初公公至少還是一個能被動幫婆婆做家務的人,叫他買菜、跑腿、打掃都還能動,「自立、自理、尊嚴」在他身上已經不得而見。
反觀娘家爸媽,獨力料理生活大小事多年,現在都已經七十好幾,「自立、自理、尊嚴」對老爸來說很重要,他不願意麻煩兒女,之前身體硬朗,買菜、煮飯、洗衣、上銀行,都讓他們自己來,就算是看病,也由他們自己掛號互相陪伴前往,平常就通話視訊,偶而假日陪爸媽上館子吃飯。現在爸爸身體狀況較差,跟老媽討論過後,她也覺得現在不需請外傭二十四小時看顧,後續有必要再找長照服務。
台灣子女被傳統孝道捆綁已久,眼見父母衰老,就找外傭來照料,陪著走路、餵食、打理,讓老人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其實,老人也是可以訓練的。」這個觀念在一直邁入老年社會的現今應該推行,台灣老人平均臥病時間是七.三年,但北歐老人卻只有二個星期,我們常要求國家對老人制度給予服務與支持,但子女在家庭中的責任現在應該學習「提供父母保存生活技能與體力不退化的照顧」。
我們被太多的世俗眼光束縛,怕背負著不孝罪名,許多無關緊要的人都想給你好心的建議,或是根本不懂你的人無情地數落,想想,如果在結束生命前,僅僅七天需要人服侍,那就是福氣,那就是樂活。我們的上一代無法開明到跟我們談生死,談如何老去,我們卻應該要能為自己及下一代著想,開始練習打破「弟子服其勞」,為自己能「自理」做準備。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