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如何產生?也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可曾細想過自己的每個行動是如何產生?
「這還不簡單。我想做,就去做了。」
先有動機,然後有行動——因為人是理性的、有意識、自主的動物。這種理解似乎天經地義。但這看似毋庸置疑的背後,卻可能是一種迷思。Martin (2015:217) 將之稱為經典老派行動理論 (Good old-fashioned action theory, GOFAT)。
什麼是GOFAT?(不是「奔跑吧,脂肪」!)
GOFAT 有三大特徵:1. 行動常常被聯結到事先存在的動機,2. 此動機是來自價值和/或利益,3.透過理性或半理性的思慮過程,這些價值與利益形成動機。
基於GOFAT模式,傳統社會學也有這樣一套對於社會秩序的普遍理解:種種社會規範或規則,要麼內化為個人所信仰的價值,要麼經由個人對於利益的理性計算,從而引導、規訓我們的行動(ibid.: 224-225)。
下圖中,我畫出GOFAT模式中對於社會行動、社會秩序的形成過程的理解。而在接下來的幾節,我將藉由當代社會(學)理論,一步步拆解每個環節裡的預設,與迷思。
GOFAT可以被視為對於理性選擇理論 (Rational choice theory, RCT) 的一種修正擴展。
RCT相信行動是來自於,行動者在一系列可能選項中,基於自己對這些選項的預期後果的偏好,著意所做出的理性決策 (Whitford 2002: 327, Spillman & Strand 2013: 89)。在這一理論中,個體的利益導向行動,成為社會互動、乃至更宏觀社會過程的核心解釋原則(Spillman & Strand 2013: 89)。
對於RCT的批評,促使更多因素和考量被加入到這個行動理論模型中。譬如,將偏好、動機涵蓋的內容,從「利益」擴展到「價值」;理性決策過程,也擴展到半理性的思慮。
然而,這些修正並未從根本上挑戰GOFAT的基本結構,即是:先於「行動」存在的「動機」,或說是「手段」和「目的」的分離。
Whitford (2002: 325, 327) 則將這種模式形容為「資料夾」(“portfolio”)模型——行動者擁有一系列先在的、穩定的信念(價值)和慾望(利益),宛如內在懷著厚厚一沓資料夾,並根據不同情境從中挑選資料檔以供使用。
在這一模型的理解中,社會秩序的形成也是:行動者(的腦海)如容器般承載著各式規範與規則,當他們走進一個社會情境中,他們從腦海調取出相應的、適切的行為規範,付諸實踐。
Martin (2015:231) 在他的文章中以「紳士應該讓女士先進門」這一社會規範為例加以闡述。一位「紳士」置身於這樣的情境:身邊有一位女士,還有一扇門,且他們都將要通過這扇門。他會首先回想起這個規範,將它比照自己當下所處的情境,頓時明白:「噢!作為一位修養良好的紳士,我該讓這位女士先通過。」於是他遵從之,彬彬有禮地為女士推/拉開門,請她先行。(咦,這門是推還是拉?問得好,這裡正隱藏著tricky之處,但我們先按下不表。)
這個社會秩序模型也可以與社會學的結構主義理論相容。例如,Parsons 認為「非理性行動」主要是由「制度化的行為規範」所引導,而社會秩序的達成,正是透過行動者內化社會規範為其自身的動機、並據此行動(Heritage 1984:75)。這種社會秩序理論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視角,其中「道德」規則既自外部、也自內部對社會行動產生約束(Heritage 1984: 76)。
GOFAT 模型已經從多方面遭到批評,也絕不是社會學者會為之辯護的理論。然而,它歷經批評而存活下來,並未變更其核心框架,甚至還作為一個無意識、下意識的預設,無聲浸潤於許多社會學作品之中(Martin 2015:217)。這樣的韌性和廣傳,意味著它在理論與經驗研究中也許存在某些長處。
然而,它的缺陷也是巨大且致命的,那就是對於人類行動、互動、及社會秩序之真實過程的誤解。這一缺陷,甚至因為它的廣泛流行和使用者的無意識而更加值得留意。(諷刺的是,「社會學者並非出於故意而使用GOFAT」,這一狀況本身就挑戰了GOFAT模型。)
這篇文章中,我會援引諸如理性選擇理論、符號互動論、美國實用理論、後結構主義、現象學等理論,討論GOFAT的長處與短處。在第一部分,我會簡短討論GOFAT的優勢。在第二部分,我將批評其關於人類行動與動機的預設,更深層的關於自我/認同、利益/偏好、意義的預設,以及關於規範的運作、社會秩序的形成的預設。在這些批評中,我亦將闡明另一種概念化人類行為與社會秩序的方式:一種更互動、更動態、更依賴於過程與情境的理論視角。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本文翻譯自本人於當代社會學理論課期中報告,有修改。(不修改那硬邦邦的文風都不是人能讀的!)
參考文獻:
Heritage, J. 1984. The Morality of Cognition. 75-102 in Garfinkel and Ethnopedology,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Martin, J.L. 2015. The Gentleman is to let the lady through the door first. 217-244 in Thinking Through Theory. WW Norton, Incorporated.
Spillman, L. and Strand, M. 2013. Interest-oriented ac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9: 85-104.
Whitford, J. 2002. Pragmatism and the untenable dualism of means and ends: why rational choice theory does not deserve paradigmatic privilege. Theory and Society 31: 325-363.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