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牛津通識:意識

子非魚
·
·
IPFS
·
意識

📘閱讀書名

牛津通識:意識


📖閱讀筆記

第八章 意識的演變

意識的未來

我們從這個最簡單可行的觀察開始,即每當我問自己「我現在有意識嗎?」,答案永遠是「是的」。

但其他時候是怎樣的呢?有趣的是,我們無法知道。每次問這個問題,我們都得到肯定的答案,但我們無法確定不問這個問題時會是甚麼情形。……這就像試圖很快打開冰箱看裏面的燈是否一直都亮着一樣:你永遠趕不上燈滅的時候。

意識的大幻覺理論由此而來。我們人類很聰明,能說話,會思維,能夠問自己「我現在有意識嗎?」這樣的問題。接下來,因為得到的回答總是肯定的,我們就立刻得到一個錯誤的結論,即認為我們總是有意識的。其餘的觀點也由此產生。我們認為在生活中每一個清醒的時刻我們都必須意識到這樣或那樣的東西,因為無論何時我們問自己那個問題,都發現這確實是事實。所以我們發明了與這一結論相符的比喻,如劇院、探照燈和意識流。但我們錯了,徹底錯了。

……意識是一個大幻覺。這個幻覺是通過問「我現在有意識嗎?」或「我現在意識到甚麼?」這樣的問題而產生的。在提問的那一刻,答案被編造出來:現在、意識流以及觀察它發生的自我,一併產生出來,而在下一刻,這一切又都消失殆盡。下次你再問的時候,憑着記憶,一個新的自我和新的世界被編造出來。如果你到現在還相信你一直都是有意識的,並繼續創造流和劇院之類的比喻,那麼你只會在困惑中越陷越深。

用這種嶄新的方式來思考意識,大部分老問題都會不復存在。我們不需要解釋意識如何從大腦的客觀活動中產生或出現,因為它沒有。我們不必解釋有意識的大腦活動和無意識的大腦活動之間的神奇差異,因為它們並沒有任何差別。我們不必為主觀體驗如何進化而來或者它是否有功能之類的問題感到好奇,因為原本就沒有體驗流,只有造成錯覺的稍縱即逝的事件。


📝閱讀心得

當本書介紹完一系列不同意識理論,最後來個大反轉,推翻預設框架,而且難以證偽,意識的大幻覺理論有點像惡魔的證明,邏輯論證過程中,要證明「沒有」比證明「有」困難許多,因為找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牛津通識系列真是相見恨晚,《意識》、《人生的意義》都在小小的手冊中做了各理路彙整,以體用來作劃分的話:

  • 體:事物的本質。

  • 用:事物的功能。

「意識」為體,「專注力」為用;人生的「意義」為體,「行為」為用;演員的「內在修為」為體,「外在呈現」為用。

有時覺得,與其關注於事物的本質,不如關注於事物的功能,搞不懂汽車構造也不影響開車技術,但有時也會想是本質產生功能,還是功能形塑本質,還是別在這打轉了。


📚延伸閱讀

  • 我是个怪圈

  • 擁有自我的心智(《意識究竟從何而來?》全新翻譯審定版)──當代神經科學大師闡釋腦如何建構意識

  •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對意志的大哉問

  • 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 思考不過是一場即興演出,用行為心理學揭開深層心智的迷思

  • 奇蹟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 意識光譜

  • 意識航行之道:內在旅程的百科全書(四冊)

  • 哲蚌寺對話錄:達賴喇嘛與科學家談心智、正念覺察力和實在的本質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子非魚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