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os日常隨筆|關掉通知
去年12月,因為申請的獎學金有通過,大學四年裡面總算有筆閒錢可以買「不是那麼必要的物品」從本來的綁約加上2000元以內的廉價手機,多一個零變成了iPhone 11
(隨意查了一下,忽然覺得自己以前真的好省,不過現在也不是過得很奢侈,關於想傳達的價值觀轉變,有空再寫一篇短文好了)
過往都用便宜手機的我,碰到蘋果以後才知道「原來手機不卡」是這種感覺。以前的手機打開App要先花超過3秒,運作的當下又是使用1秒、當機2秒。
久而久之,用起手機居然有種莫名的煩躁感,思索著這份感受從何而來,卻發現當機不是造成這種感覺的主因。是對自己容易對那種「可以被他人需要」的心態感到上癮,而我從不願被任何事物綑綁,卻依然需要回應那些無聊的訊息,進而感受到煩躁不已。
社交軟體的訊息乘載著他人對自己的期待,更期待著自己能因為回應而得到更多的被需要,渴望自己能夠在所有人眼裡都是最為獨特的那個存在。
曾以為對普通手機卡頓的反感能覆蓋人們仍需與社交群體連結的需求,自認為不必像他人一樣,頻繁地形塑某種矯揉造作或光鮮亮麗的表面形象。回過頭來,發現那份渴望確實從來沒有被消化掉,感受被潛意識藏著並不代表遺忘,其實它正在等待被釋放。
社交雖是必然需要,並非最為至關重要,卻容易成為了麻藥。
換了手機以後,把自己投身於網路世界當中的時間比過去多了好多,iPhone計算螢幕的使用時間讓我得知再也不能「獨善其身」後,心想:難道,我就整天花時間在這個上面嗎?比誰都相信「時間花在哪,專業就在哪」因此專業就是「滑手機」嗎?
4月時放逐自己去了花東,想要徹底放鬆,關掉了所有社交軟體的手機通知,回到台北以後就再也回不去了,完全不想再重新打開。不只一次被熟悉的人提醒:為什麼不看手機!我剛剛密你呢!
越能夠自在地秒讀秒回且不會感受到尷尬,似乎成為人們是否熟悉的判斷指標。
急切找尋著想傳送訊息的對象,按下「送出」的文字卻又是功能化關係的請求,所謂「友情」轉變為精心包裝的唯圖利,進一步而言,社群軟體是否又再次暴力地量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評比著哪些字詞最能夠引來他人的關注,因著被別人需要而確認自己存在的意義。深陷在推播通知帶來的安定感之中無法自拔。
無法拒絕任何來自社群的關注,所有人的眼睛看著外在環境,沒有人定睛於自身的內心世界。
開了也好,關了也罷,讓通知僅僅只是某種作為粗淺的提醒而已。至於滲透在每個專注於跳出手機通知瞬間的雙眼,根深柢迷失而自我又無所逃遁的「比較」心態,我想這又會是另外一篇短文的有趣題材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