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02 | 小貨車

黃慶繁
·
(修改过)
·
IPFS
·
它見證一個平凡家庭的日日夜夜,陪伴他們知命而快樂的出遊假期,也在孩子離家和回家的路途中無聲地扮演角色。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2 :書寫家與故鄉

第二天( 6 月 4 日)

寫一件最能讓你想起「家」的物件。
人們會以不同的形容詞來訴說「家」,比如是溫暖、幸福、束縛、想要逃離等。有什麼物件盛載著你對家的各種情感,又能讓你想起家的?可以跟我們描述一下那件物件嗎?

哲學系的課堂上,老師討論過一個思想實驗。內容大致是說,如果你有一台腳踏車,你為它更換了一個零件,你大概還是會覺得它是同一台腳踏車。

若你持續下去,每天都換掉一個零件……請問究竟到哪一天開始,那台腳踏車就不再是從前同一台?若有天,整台腳踏車零件都被換過了一遍,在物質層面看來,它早已不再是從前那一台,那是什麼讓你認為它終究還是你的那台腳踏車呢?­

這個思想實驗究竟是要討論什麼,我終究是忘記了。跟高中時上物理課一樣,我總是在那些邏輯的、科學的語言描述裡感覺到某種詩意。

我估計是上課晃神地就把這些提問,私自地問到了其他的地方去了:我從哪一天開始不再是從前那一個我?家從哪一天開始不再是從前那一個家?

.

事實上,從小長大的那個家,裡面的零件是不太需要完全淘汰更換的。父親喜歡動手修繕,或是不修繕,就放任那一點點的折舊與不方便,繼續與之生活共處。

一台立扇能吹超20年。不是因為它不會壞,而是即使它後腦勺那顆更換擺頭模式的小鈕壞掉了,就手動搬移決定它的吹送方向,也還能繼續吹。一台烤箱則烤了30年,烘焙時間的計時旋鈕早就壞了,但靠人工計時適時斷電,也還能繼續地烤。

老爸有個好朋友原本是開電器行的,後來他的電器行倒閉了。

「哎,就是有你們這種人,我賣的電器才品質越好,我越要倒閉啊!」這位叔叔曾調侃父親,也調侃這世界的運作邏輯。世上若有良善的資本家,終究要對父親投降。

.

家裡的很多物件,我們甚至是不用花錢買的。誰的家汰換掉舊的電視機或櫥櫃,它們的生命都可能在這裡重新找到「物生價值」。

如小時候最常遇到的那種「____的自述」作文題,一個物件被主人拋棄了它們會傷心,但它終究還是可能遇到新主人。各種物件經常可以在我們這裡重獲價值。

小時候有段時間我很喜歡畫畫,每逢農曆新年、中秋節、國慶日,各種各樣的繪畫比賽都想去湊一腳。這些兒童繪畫比賽經常辦在週末,在購物商場的中間一大塊廣場舉行。在孩子埋頭畫畫填色的幾個小時裡,父母就可以擺脫小屁孩自在地逛街購物。現在回想起來,這真是聰明的商場行銷設計!

數百位小朋友通常依據年齡分組比賽,大家趴在購物商場的瓷磚地板上塗塗畫畫。大瓷磚拼接的地板搭配上商場的冷氣,趴的時間久了,我跟媽媽說其實地板真的好冷。

於是,後來媽媽不知道去誰家搞來了一套二手兒童書桌椅。

橘粉色的噴漆裹著鐵製桌腳,木質桌面上印有給小朋友學習ABC的圖樣與數學乘法表,看起來挺牢固而高級。在一大片趴在地上畫畫的小朋友之中,我坐在自備桌椅「高高在上」地畫畫,顯得有點小小的風光。小時候的風光時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倒也不是別的孩子家裡沒錢買桌椅。只是大部分家庭的汽車都不太可能載著這樣一套不可折疊收納的桌椅到處去畫畫。

我這樸實又虛榮弱的事情之所以可能,還是要歸功家裡開的是一台藍綠色TOYOTA小貨車。­

.

我家是送貨的嗎?不是。只是我家孩子生得有點太多了,唯有買台小貨車,才能載全家一起去出遊。

比起買一台中大型的豪華休旅車,爸爸大概是認為一台小貨車不只價格划算,還可以任意拆解座椅,重新組裝成車內不同的朝向容積空間,放入不同形狀的大型物件。

因此,它不只可以載全家人出遊,還可以拿來搬貨搬家,甚至還可以高山露營。

一般人到金馬崙高原遊玩,都會住在舒服的旅館裡。我們家的高原之旅,經常是開著小貨車到山頂一座瞭望塔的旁邊,用露營的小煤氣爐燒水煮食,夜裡以小貨車當遮蔽,一行人裹起睡袋在車里過夜。隔天早起,登上高塔眺望日出,煮杯熱咖啡熱美祿再下山。

大姐到新加坡深造時,我記得是爸爸親自開車送姐姐出國的——只是跨一座海峽長堤到對岸的「出國」。幾個大行李、洗衣籃、水桶,還有毛茸茸的大白熊,小貨車全都能輕鬆裝載。甚至還可以多載幾個孩子一起去參觀大學校園,一起幫忙整理宿舍。

後來,幾個孩子都出國唸書,這台小貨車也經常是送機與接機的好夥伴。開著它去學校、去車站、去機場接我的時候,它奇怪稀有的藍綠的配色、它高高的體格,總能夠在茫茫車海中一下子被辨認出來。

回到父親的家鄉,它除了可以拿來載榴蓮,還可以載著一大串由汽車內胎改造的游泳圈(真是物盡其用的家庭!),帶著我們與親戚家的全部小孩一起去瀑布玩水。

一群孩子擠在貨車上去瀑布,在蜿蜒顛簸的山路間嬉笑,新奇興奮氛圍遠超各種豪華休旅車。每次能選擇要坐誰的車時,我們家的小貨車絕對是各家孩子的首選。

回到母親的回鄉,小貨車可以拿來載鄰居親戚分送的魚蝦。有的親戚車子買得太豪華,恐怕還有點不樂意拿來沾染榴蓮或魚蝦的味道,寧可拒絕了這些鄰里的好意。

.

我其實是家裡唯一從小就天天能坐車的孩子。

據說是因為爸爸媽媽估計左手右手各牽一個,也再也牽不動最晚出生的第五個我,在我出生的隔年家裡買了第一台車。在那之前,外出可是都要在炎熱天氣中枯等巴士的。

如果這台小貨車能自己寫一篇那種過度氾濫的兒童作文題目「我的自述」,我想它的人生應該非常精彩。它見證一個平凡家庭的日日夜夜,陪伴他們知命而快樂的出遊假期,也在孩子離家和回家的路途中無聲地扮演角色。

在那個零件都不太需要換,還能動就繼續用的家庭裡,它如今年事已高,但還能動,因此沒有被拋棄,估計是要在我們家持續終老的。

父親大概依舊是個渴望四處遊歷的浪子。在無法遠遊的時光裡,他依然發揮想象力,在家門前在小貨車旁邊享受偶爾不錯的天氣,在自家門前露營吹風。

以孫子玩耍的防水墊做野餐墊,父親突發奇想地在屋外路邊露營起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慶繁既內向又渴望與世界連結的人,於是喜歡紀錄片、喜歡採訪寫作、喜歡閱讀與編輯。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 05 | 聲音少了,反而更靠近自己

七日書 07 | 大夢初醒,獲得一座新廢墟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2 | 書寫家與故鄉
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