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印度电影《起跑线》—— 教育不能盲目

mrpointp
·
·
IPFS

前阵子看了《起跑线》,一部讲述印度的小两口为了女儿能够接受所谓更优质的教育而经历的一系列滑稽又辛酸的故事。电影里的故事,仔细一想,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多重叠的部分,先来讲讲这部电影吧。

开局撒狗粮

电影开端,那时候男主和女主都还处于青少年时期。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二人相遇了,并在自信又阳光的男主热烈追求下,他们从陌生人变成了甜蜜的情侣。这个开端和我想象的还真不太一样,一个教育片竟然是以爱情片开头。

绞尽脑汁为教育

和中国教育界的名言一样:“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的想法。为了让孩子到理想的学校念书,夫妻两想尽了所有办法,对学校进行分析,参加笔试和面试,但依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录取。女儿有可能进入的学校只有一所,学校有25%的指标是为贫困人口准备的,所以他们心一横,想出了假扮穷人这一招。

电影与现实的重叠

关于剧情,我就不剧透过多了,希望朋友们亲自去看一看,肯定会带给大家很多感触。尽管这是一部反映印度教育现状的电影,但无独有偶,咱们中国的教育状况也不见得比前者良好。我国在七八十年代,由于综合国力的落后,那时候大多数的父母辈不理解文化的重要性,认为能挣到钱吃饱饭才是最要紧的事,这也怪不得任何人,大环境如此。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意识到教育的重要了,富人开始送孩子出国留学,穷人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要我说,这是国民观念的进步。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起,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变得盲目。那天偶然听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在暑假上更高年级的衔接班,我感到惊讶,但又没那么惊讶,毕竟林子这么大。我国许多城市不允许学校补课,这就滋生大量的培训机构,但这真的好吗?尤其是城里的家长,十个有六七个趁孩子放假送去补习,其实许多培训机构根本就是为了盈利,抱着这样的理念,怎么会有效果?一是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二是补课老师只会按部就班,草草的十几天,能学多少?

可家长不这么想,认为去学了总比在家待着好,好比急病乱投医。至于富人的想法,有时候就显得更盲目了。大学室友的表姐,家里算是有钱,高中以后送去美国念书,几年间花了两三百万,包括学费和衣食住行。我想着好歹人家是海归,回国后发展肯定不一般,可室友说他表姐回国后找关系当了个空姐,其实凭关系在国内随便读个大学一样能当空姐。举这个例子不是说出国留学没有用,但出国留学不是对所有孩子都有用。

教育不能阶级化

电影中,男主的女儿无法融入新的阶层和学校,因为同学们都讲英语,于是讲英语不只是一种文化素养,更是一种阶级分叉。咱们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那就是许多家长都追求名校或贵族学校,有的家长认为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也有的家长觉得这样自己倍儿有面子,孩子的感受却丝毫不在乎。其实,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素质教育更重要

我们常把素质教育挂在嘴边,但这好像仅仅是口号,有号召力却没有执行力。至于为什么嘛,说难听一点,因为素质教育不创收,文化教育有利益。如果某一天高考加一门考试叫“品德测试”,并且以实际问题作试题,那我想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说了那么多,好像有点偏离影评了,还是那句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部电影。

至于我个人的理解,大家可以选择性阅读。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rpointp健身,旅行,美食,电影 | 点点夫妇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拒绝内耗不等于摆烂

生育友好支持政策来啦

“邪恶栀子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