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人、香港首代華人攝影記者陳橋逝世 享壽 96 歲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1956年,陳橋加入《英文虎報》,擔任「黑房仔(黑房沖曬員)」,亦獲派拍攝體育活動任務,之後轉任《南華早報》攝影記者,成為香港第一代華人攝影記者,攝記生涯長達 30 年,期間見證香港多個重要時刻,如中國難民湧港、六七暴動、越南船民、中英談判。……1985 年獲頒英女王榮譽獎章,表揚他對新聞業的貢獻,他亦是香港首位從事新聞攝影行業的得獎者。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虛詞編輯部

英女王榮譽獎章授勳人、香港首代華人攝影記者陳橋(行稱「橋叔」)逝世,享年 96 歲。記者協會前主席岑倚蘭引述家人指,橋叔於温哥華時間 4 月 6 日中午,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

陳橋於香港出生,父親從事體力勞動,母親賣魚。日佔時期,青年的他隨家人返回東莞石龍家鄉,在鐵路做過粗重工作。後來回港,父親早逝,陳橋隨母親在港島賣魚為生,輾轉間他的姑丈介紹他到虎豹別墅替遊客影「即影即有」照片謀生,他曾憶述當時用木箱攝影機拍照。

1956年,陳橋加入《英文虎報》,擔任「黑房仔(黑房沖曬員)」,亦獲派拍攝體育活動任務,之後轉任《南華早報》攝影記者,成為香港第一代華人攝影記者,攝記生涯長達 30 年,期間見證香港多個重要時刻,如中國難民湧港、六七暴動、越南船民、中英談判。陳橋曾於80年代出版《陳橋新聞從影廿年》,2006年後在溫哥華出版《鏡頭下的歷史——陳橋三十載新聞圖片錄》,他的攝影作品曾奪得六項世界新聞圖片榮譽獎(Honour Certificate, World Press Photo),1985 年獲頒英女王榮譽獎章,表揚他對新聞業的貢獻,他亦是香港首位從事新聞攝影行業的得獎者。

其中一張獲世界新聞圖片榮譽獎的照片,為1966年颱風襲港時,婦人被洪水沖倒的畫面。

陳橋於九十年代初移居加拿大,並在溫哥華定居,其中四個孩子在歐美接受高等教育,而他只間中會回港探望親友。2019年3月陳橋曾回港,並在新建的新聞博覽館為昔日新聞照片導賞,當時他被問及,如一切重頭來過,會否再做攝影記者?陳橋馬上回應:「唔會!」他解釋說:「搵唔到食,要個名嚟做乜鬼!」

陳橋曾於2017年接受《香港01》專訪,提到當年拍攝六七暴動,曾在新蒲崗被左派人士包圍「打了一身」,但他沒有想過轉行,更說:「怕得幾多?就算害怕都只是一陣子的事情」,他更表示只有少數人知道他的左眼天生弱視。他在訪問中亦提醒攝影記者要多思考,與文字記者好好合作,「我們是專門捕捉人生百態,文字記者問得好,我們就影得好。不過有時青年記者不懂得問,我都會多口幫忙問兩句。」最後他說起攝影記者的應有思維,「拍攝是個人的,教不到的。好的攝影記者要思考,知道自己要拍甚麼。你有一張相,可以贏到沙龍比賽,但帶不到背後的新聞事件,是沒有用的(作為新聞相片)。怎樣可以在相片中帶到新聞出來呢?靠思考的角度,靠觀察人生百態,然後才可以捕捉到動作。」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