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讀|韓江的《希臘語課》

MaryVentura
·
·
IPFS
·
可是,我依舊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封面⋯⋯算是封面控的課稅啦😂

今天,2024年的國際布克獎(International Booker Prize)終於揭曉,獲獎者是書寫東德故事的德國作家Jenny Erpenbeck和她的翻譯Michael Hofmann,5萬英鎊獎金將平分給他們兩人。同樣是今天,我卻要把另一位布克獎獲得者韓江的新作批評一番。她的新作《希臘語課》簡直令我失望再失望。

封面控的惡果

封面

沒錯,我早就承認自己是封面控,自然也就經常食惡果😂我早就知道韓江的新作《希臘語課》評分很低,但就是架不住被這個封面設計的回文式的循環深深吸引,在掙扎許久後還是狠心入手。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我得知韓江已經辭去工作(應該是教職)專注於寫作事業的時候,就特別想要看看這樣的全職寫作生涯會鑄造出怎樣的作品。

迎接我的是一個個失望的答案⋯⋯

「失語」&「移民」的主題

一直很喜歡韓江的作品,她的《少年來了》、《The White Book》以及獲獎的《素食者》都在書架上。《希臘語課》雖然剛剛出版就迎來了低評分,我還是不信邪,非要買來看看,畢竟,「失語」、「移民」是我一直關注的話題,更何況這本書是寫韓裔德國移民的。我以為⋯⋯

移民主題

事實證明,買書的時候有太多的「我以為」。在此告誡,如果您想要更深入地閱讀或者想在書中找到關於移民德國的很多細節、掙扎、情緒,我個人覺得是會無果的。不知為什麼,從前的選題在散文的文風助力下飄逸、清晰,而這次幾乎混沌到什麼都看不見了。

說是踏足了移民德國的主題,其實,在韓國、德國穿行的主人公並沒有怎樣描寫任何關於移民的心緒,很多其實是點到為止的。

失語主題

韓國文學中的失語主題太!多!了!前有《82年生的金智英》,後有其他作者的短篇小說,甚至韓劇也少不了突然失語的橋段,在這裡不用展開來分析「失語」或者「沈默」為什麼在韓國作品中的份量如此之大,多看幾個故事和電視劇就能感受到來自韓國社會的隱隱壓力。當然,重複的越多也就會讓寫故事的人對這個題目越熟練。然而,韓江的《希臘語課》卻給我感覺進入了一個失語的不倫不類境界。

失語的是一個最近剛剛失去對自己8歲兒子撫養權的女人,她就不說話了。不過,她去聽希臘語課,而且還在做筆記的時候寫詩歌。其實,這本來可以展開很有發揮餘地的故事情節,到了韓江這裡就變成了蜻蜓點水⋯⋯我感覺不到失語母親對兒子的想念,或者她的詩歌表達如何。

變盲主題

書中另外一個失去感官的就是逐漸變盲的希臘語老師。在後來這個老師跟女人產生的情感之間,兩個人在逐漸失去一種感受後又探索變得更敏銳的新感受。然而,依舊是蜻蜓點水,隔靴搔癢⋯⋯

如果這本書你不是一口氣讀完的,而是像我一樣在坐車、排隊的間隙讀完的,那麼,很有可能你根本想不起來之前的情節是什麼😂一切情節、語言、失語、觸摸都鬆散地堆在那裡,好像是誰莫名其妙將書頁綁在一起了。

可是,我依舊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封面⋯⋯算是封面控的課稅啦😂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讀者送我情♥️♥️♥️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