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150:休刊的社會悼詞

李怡
·
·
IPFS
·
社會對休刊的迴響,有點像追悼會人們的講話:都是溢美之詞,沒有批評亡者的聲音。實際上我主編這雜誌28年多,怎會沒有錯誤或不足之處呢?

《九十年代》1998年4月宣告將在5月號之後休刊,無論在香港、台灣和外國,都激起竟月熱烈的迴響。香港電子媒體追踪,報刊社論、專欄評論、名人發表感想之多,超乎我的想像。連時尚雜誌「Esquire」也出了關於《九十》休刊的專輯。《九十》也收到了歷年來許多作者的回憶文章,和雪片般的讀者來信。

香港電台的鏗鏘集以幾乎整個月追踪的方式,跟拍我和方蘇在那個月的活動,拍成題為「從那條路走過來了」的記錄片。壹週刊的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不僅在香港採訪,還追隨我去台灣,為了寫一篇關於《九十》休刊的報導。這位文字記者是屈穎妍。她是我香島中學的小師妹,那時她還沒有走上另一條路。

社會對休刊的迴響,有點像追悼會人們的講話:都是溢美之詞,沒有批評亡者的聲音。實際上我主編這雜誌28年多,怎會沒有錯誤或不足之處呢?

我們的作者、旅日的劉黎兒(筆名黎婉)在文章中說,日本報紙和許多長年讀這本雜誌的日本朋友問:「沒有《九十年代》,香港怎麼辦?」劉黎兒這位日本通說,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日本人常說的「貴重的存在」,「這種存在彷彿是空氣,一旦沒有了,人們才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她說:「關心香港的日本人長年把《九十年代》視為香港的象徵,新聞界經常引用《九十》的報導,最具權威的學術機構和媒體邀請李怡來日本參加研討會,或到香港採訪李怡。這在一、二十年前就開始了。」

我在日本被翻譯出版的書,記憶中至少有七本。也常為日本刊物寫稿。在日本邀請的多次訪談中,有一次NHK以頭等機位安排我去座談。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坐頭等艙。

另一位作者陸將姬,講到《九十年代》的國際影響。他說以哈佛大學為首的多間著名大學,與台灣教育部聯合創辦了「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學生不少後來都成為美國官員。1997年該所出版了一本《從精讀到泛讀》供學生閱讀,共收錄52篇兩岸三地書刊的範文,其中有15篇來自《九十年代》,是收錄最多範文的媒體。

台灣的報刊也有很多報導評論《九十年代》休刊。著名評論家司馬文武撰文說,這本雜誌是華人社會的言論重鎮,從左派轉變為一份善盡知識分子言責、評論中國時政的刊物;它「關心台灣黨外運動,當時仍在戒嚴高壓之下的台灣,必須從這本香港雜誌中才能了解台灣發生什麼事」。

休刊號刊登了4月10日我們在台灣舉行的「兩岸關係新框架」研討會。與會者包括主席沈君山、時任政大教授的馬英九、民進黨前副秘書長陳忠信、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和台大教授周陽山。當時這些重量級意見領袖,都談到他們和《九十年代》的淵源。陳忠信說他在美麗島事件受審時,其中一個重要罪狀就是看《七十年代》;周陽山說他高中開始就看《七十年代》,幾乎每一期他都翻閱過;馬英九說他在美國念書時是看《七十年代》長大的,儘管他們曾經辦過批判《七十年代》的學生刊物,但也因為它的刺激,使他思考很多問題,發揮很大的啟示作用;沈君山則在開場白和結束語中,說了一些感性的話,他說:「辦雜誌是艱苦行業,辦有原則的雜誌是更艱苦的行業,辦有原則而以探討中國或兩岸問題為主旨的雜誌,就更更艱苦了。李怡先生堅持了28年,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它的貢獻,歷史自有公論,路永遠沒有白走的。《九十》有它歷史性的角色,我想在座各位朋友,無論政治立場,都會同意這點。」

時任高雄市長的吳敦義來函,對《九十》停刊「不勝扼腕」,稱《九十年代》「善盡言責,評論時政均本知識分子之道德勇氣,向為香港言論獨立、崇尚自由的重要標杆」。

香港《明報》發表社評說:「《九十年代》是一份立足香港、放眼中國的政論雜誌。許多關心中國和香港政治發展的人,不管是否認同該刊的觀點,都曾經是它的讀者。」政界的司徒華、張文光也都在報章寫了文章。

最特別的是中聯辦前身新華社的前台灣事務部部長黃文放,不用說他既是中共黨員更是負責台灣事務的幹部,他寫了一篇「李怡和共產黨的三十年恩怨」。文章說:「不管人們是接受它、認同它還是反對它,都只能實事求是地承認,李怡和他主持的《九十年代》,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海外一整代知識分子的政治思維。關心政治、關注中國發展的海外知識分子,從大學校長到一般留學生,很少人是全然沒有看過這本雜誌的。」

他提到七十年代保釣期間,多批台灣留美學生去北京,黃文放曾陪同其中一批與周恩來談話,周「多次提到《七十年代》和李怡,都是肯定的話」。後來的分裂,他認為是我和海外知識分子不了解共產黨,而黨對海外知識分子的思想變化也不了解,缺乏寬鬆、寬容政策,所造成的結果。他深以這種決裂為憾。

另外,當時負責新聞界和統戰文化界的中共黨員羅孚,也寫了一篇文章,說中共香港工委曾經派他做「說客」,勸我不要轉向。他說「奉命去了,但無結果覆命」。他說:「初時尚覺惋惜,最終則承認《七十年代》的自立而獨立是一條『出於幽谷,還於喬木』的正道,而不是邪路。若繼續在矮簷下,會成為引入注目的《九十年代》嗎?」

這裡錄下這些悼詞般的評價,只想說明: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一份只是正常社會下盡責的刊物,也會獲得如此廣泛的掌聲。是我們的幸運,還是社會的不幸?

圖,時尚雜誌「Esquire」中文版也刊登《九十年代》休刊的專輯。

(原文發佈於2022年5月25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82. 極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極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開始
  86. 太歲頭上動土
  87. 愛荷華的「中國週末」
  88. 1979年與中共關係觸礁
  89. 那幾年,文藝的沉思
  90.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91. 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
  92. 九七覺醒
  93. 美麗島大審對我的啟示
  94. 從事媒體一生的座右銘
  95. 念茲在茲要記下的輝煌
  96. 香港前途問題帶來的恐慌
  97. 從來沒有「民主回歸」
  98. 和許家屯的一次交鋒
  99. 牢記至今的一段話
  100. 從創辦到離開天地圖書
  101. 《七十年代》和天地分道揚鑣
  102. 「庚申改革」的流產
  103. 中共幫我們洗脫左派色彩
  104. 與徐復觀先生的兩年交往
  105. 徐先生的臨終呼喚
  106. 「愛國是無賴的最後防線」
  107. 守護我們的心智
  108. 江南案的考驗
  109. 專權政治逆轉的里程碑
  110. 「李匪怡」和《香港1997》
  111. 一國兩制的根本問題
  112. 港人治港只是誘餌
  113. 「京人治港」是否較好?
  114. 「基本煩」和霎眼族
  115. 與勞思光的交往
  116. 不受術數擺佈的勞思光
  117. 在德國的訪問的感觸與認知
  118. 在新加坡初識黃春明
  119. 首次踏上台灣土地
  120. 第一道晨光
  121. 無意中成了「動亂的醞釀」
  122. 獄中老人成就一名奇才
  123. 六四的記憶與感受
  124. 中國,一口活的「官財」
  125. 我曾愛過這四十歲的女人
  126. 中共高層第二代揭露的內幕
  127. 內幕之外
  128. 《九十年代》台灣版創刊
  129. 江澤民施計過關保位
  130. 我的愧疚
  131.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
  132.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中)
  133.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之三)
  134. 我所認識的黎智英(終章)
  135. 與黃永玉的交往
  136. 真有「九二共識」嗎?
  137. 俄羅斯歷險記
  138. 一個預言,一首輓歌
  139. 香港不會再有張敏儀
  140. 共產黨不會再有羅孚
  141. 以感激心情,告別殖民主義
  142. 永遠的港督彭定康
  143. 別了,無法再「複製」的英治香港
  144. 董建華開頭不是這樣的
  145. 回歸前的保釣鬧劇與悲劇
  146. 一生事業與心路所繫
  147. 余英時與《九十年代》
  148. 台灣人像白痴,大陸人妙計百出
  149. 告別《九十年代》
  150. 休刊的社會悼詞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