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人需要坐下來感受傷害」——David Foster Wallace|Pamela Wong| 第24期|Let's Write More Notes

SAMPLE
·
·
IPFS
·
碎片化、自我映照、諷刺、反叛、消費文化與個體主義等元素,是組成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對於DFW來說,書籍本身是「一把奇怪的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很難讀,它可以充滿救贖、給予我們道德上的指引以及所有我們在學校學過的美好事情;另一方面,它應該是充滿趣味的,很多的趣味。」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成長於七、八十年代的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下稱DFW)作為後現代主義及新聞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曾在其於一九九三年撰寫的評論 “E Unibus Pluram: Television and US Fiction” 中提到,碎片化、自我映照、諷刺(irony)、反叛、消費文化與個體主義等元素,是組成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對於DFW來說,書籍本身是「一把奇怪的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很難讀,它可以充滿救贖、給予我們道德上的指引以及所有我們在學校學過的美好事情;另一方面,它應該是充滿趣味的,很多的趣味。」DFW的作品正正體現了他的看法:他的作品就像是龐大的信息庫,各式各樣的註解和幽默尖銳的文風是他的標誌。

DFW對於他的實驗文本《#無盡的玩笑》(Infinite Jest,下稱IJ)的世界觀構思得詳盡至極,以致於他必須用「百科全書式敘事」(encyclopedic narratives)和數量繁多的註腳,才能完整呈現整個小說世界。印在全書最後的,長達96頁、共388條的尾註,佔據了整本書相當一部份的重量,也體現了碎片化信息在當代人類生活中的比重。雖然註腳、跳脫的敘事和濫用縮寫均考驗讀者的耐性,但閱讀《IJ》的最大挑戰,其實是要令讀者接受自己的行為:在文本中,主角Hal Incandenza說道,「我常感覺別人在偷看我的書信」。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是暗示他們的通訊一直被間諜觀察、截取;二是指向此刻正在閱讀所有書信和對話的現實世界讀者。這些指向讀者的片段,將讀者從敘事循環中拉出來,令讀者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注視者(ogler)」,由此令讀者檢視自身。

DFW認為,電視過分強調觀看這一行為,令美國人過度關注觀看者(觀眾)和被觀看者(演員)的關係。當這種觀看進入現實生活中時,每個人都成為了表演者。因為人開始時刻反觀自己的行為,關注自己是否被觀看,諷刺成為了一種最常見的自我防衛。至於人們該如何退出虛偽的、觀看和被觀看的詛咒?Pamela Wong認為,DFW給的答案是人必須直面內心的困境:「[…] 有時人需要坐下來感受傷害;當你明白其他人很少想起你的時候,你會不再那麼在意別人的眼光;世界上存在一種原始、不加掩飾、沒有目的的善意;在焦慮發作時有可能睡著;專注於任何事情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SAMPLE❛ 如果可以這樣做雜誌 ❜ http://linktr.ee/samplemaghk
  • Author
  • More

#HOME|家在何處?

為何遊戲需要筆記?

不會腐爛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