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外,「香港症候群」也是新興疾病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指的是一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發生的人質事件,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認同加害者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這個奇怪的特性因為在這個事件中顯露,所以以此地冠名。
同樣,我們值得留意,過往兩年香港有不少人,在這個城市中出現了另一種精神狀態,嚴重損害我們的精神健康,這個狀態(甚至是疾病)姑且稱之為「香港症候群」(Hongkong syndrome)。
普遍症狀
「香港症候群」擁有龐大且多樣化的病徵,每位患者表達出來的症狀不同,以下是較為普遍狀態:
- 間歇性抑鬱
- 持續鼻敏感
- 排便不正常
- 缺乏奮鬥意欲
- 持續性長期焦慮
- 普遍性負面情緒
- 缺乏消費購物意欲
- 間歇性皮膚敏感濕疹
- 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體溫
- 喪失留意社會議題的意欲
- 周一至周五倦怠工作,但不得不繼續返工
- 周六周日對假期無事可做無處可去感到煩躁憤怒
- 對境內某些地區有莫名的恐懼,導致個人避免經過
- 在人多地方感覺煩亂,面對面前竄動人流感到暈眩
- 對境內一切地點都感覺沉悶煩燥,覺得「篤眼篤鼻」
- 在半夜會突然驚醒,然後無法重新入眠,直至起身返工
- 聽到某些人說話、某些歌曲、某些標誌、某些成語會突然憤怒,或者會突然拍枱爆粗咒罵
以上症狀或有增刪,但是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會因著逗留在香港的時間越長而越嚴重。或者換一句說「香港」二字,就已經會令人患病。
病理機制
因為長期逗留在香港,從而無日無之吸收大量有害空氣、有害氣溫、有害濕氣、有害資訊、有害邏輯、有害思想,從而使人罹患此病。長期通勤、上班時間過長,導致症狀加劇。而因境內無處可去,坐困愁城,無法逃離上述的有害物質,令病者無法得到舒緩。而高昂的物價樓價,更加使這個病症成為香港的風土病,目前有取代「香港腳」,成為香港最普遍疾病的趨勢。
這個病症已經出現了二十多年,但是因為過往兩年的事件及疫症,使患者無法透過舒緩療法遏止病症散佈,導致病症正在大爆發。不少患者會對香港境內部分地區有嚴重且莫名的恐懼,此等恐懼會因為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而強化。譬如本來恐懼荃灣市中心人流的患者,會逐漸強化此等恐懼,導致患者會同時恐懼沙田、旺角、中環、金鐘、銅鑼灣、觀塘等人流多的地區。
個別患者會在夏季對所有香港的公園感到極其不安,生怕此症狀的其中一個傳播者「蚊」,或者big boss「蠓」在30秒內把病原體植入病者體內,導致嚴重長期痕癢。病者會避免經過公園,或者在公園內不由自主地抖動,以免接觸傳播者。
治療方法
此病患有一個頗佳的舒緩療法,就是香港人「吊頸透下氣」,去外地旅遊散心。患者得以呼吸正常空氣,享受正常飲食。幾乎所有患者都表示在旅遊期間,睡眠質素大大提升,排便正常舒暢,情緒穩定樂觀,消費意欲大大提升。
過去在疫情剛剛開始的時間,不少有此症狀的人,都去香港的郊外,以「郊野療法」稍稍紓緩症狀。個別患者甚至說「我連見到深圳,我都覺得有些新意」。奈何因為超過半年的炎夏,導致「郊野療法」無法起到作用,甚至產生反效果。亦有不少患者表示,服用過多「郊野療法」,其舒緩效果會逐漸消失,而且在某些郊野地區,亦會勾起一些令人不安的記憶,甚至使患者進入更加消沉的境地。
個別患者會尋求輔導員乃至是精神科醫生的協助,部分人需要服食精神科藥物紓緩症狀。奈何這些藥物協助只是做到一時的效果,無法處理病灶,部分患者會產生依賴作用,並不能根治此病。
近來,有一種舊藥物的成本明顯下降,而且療效明顯,縱然有很多「專家」都認為這個藥物產生大量副作用,天天說「尊重市民服用這種藥物的自由,只不過這個藥物bla bla bla bla bla」。
目前見到,絕大部分服用此藥物的病患者,縱然有不同的副作用,但是其效果明顯證明,而且能夠從根本上根治「香港症候群」。
那種藥物叫做:移民(adventus gentium)。
這種藥物是根治上述一切症狀的終極藥物。
這好像是一個遊戲文。只不過,我身邊的確有不少人,對香港產生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恐懼不安。以前曾經都可以透過去旅行恢復身體精神的狀態,不過兩年的無法離境,很多人的精神狀態已經去到臨界點。
我深信這個症候群是確實存在的狀況。
留意身邊的人,關心他們。最重要,也要留意自己,關心自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