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合之众》学到的——反洗脑经典
第一,也就是本书的要义,论述个人在群体与在独处时心理状态截然不同的变化。在群体中的个人更加情绪化更加非理性。群体意识甚至会改变个人意识,个人在群体中往往被群体意识传递出的情感所裹挟,这种情感既可以让人变得更高尚(比如为自己相信的某种正义的事业而献身),也可以让人变得更残忍(比如无情的屠杀异教徒)。但是这种狂热在个体独处的时候往往不会发生。个人在独处的时候更理性,而在群体中更感性。
第二,基于以上论述,如果我们试图影响一个群体的思维,使用尽量简明扼要,并且具有煽动性(仇恨、感恩等带有强烈情绪化)的语言,比摆事实、讲道理的逻辑性语言更加有效。作者提出了影响群体思维的三要素:断言、重复、传播,也就是后来被德国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采用的所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这一群体洗脑手段大到纳粹德国,民粹主义者,小到今日的传销组织,仍然无处不在。
第三,基于第二点,无论是基督教思想,民主思想还是社会主义思想,支持这些思想的群体大多数并不是从理论上深入的了解这些思想。所以要对这些观念进行改造,让观点进入群体的无意识领域,让它变成一种大众的感情时,这种理论才会对大众产生影响。
第四,身为群体的的领袖,需要能够激起群体的想象,如果他们能够在想象中找到自己的愤怒或者幸福,就能够让他们随时准备为领袖设立的目标赴汤蹈火(宗教与民粹领袖)。至于如何建立想象,参见第二条。
第五,群体的理性思维能力很弱而感性思维能力较强,面对群体的演讲,成功的演讲者不要试图用缜密的逻辑去引导听众,而是要搞清楚能让听众兴奋的感情,表现出自己也有这种感情,通过追忆往昔憧憬未来等具有共情画面的场景,调动听众的情绪,通过暗示性的语言引导他们的看法。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