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牠 ➜ 藝術檔案學:科技與美感的倩影|第25期|#檔案室手記

SAMPLE
·
·
IPFS
·
藝術檔案的其中一大目的,在於存取和展示藝術品的藝術和美感價值。其用處包括讓人查閲和欣賞,同時可以作爲歷史紀錄;然而以照片作爲紀錄的藝術檔案有其限制,這限制在一些藝術品的存檔上會顯得重要,甚至構成致命的缺點。如藝術家 #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在一九一七年展出了一個寫有「R. Mutt」簽名的小便斗,把它命名為《#噴泉》(#Fountain),藉此挑戰藝術的定義。

原文刊載於Sample雜誌IG


因肺炎疫情影響,法國 #羅浮宮 在本年三月宣布於網上免費展出近五十萬件藏品,供大眾欣賞。假若世界各類檔案都可供大眾在網上查閲,固然是人類歷史上的進步;然而,想必沒有人會認爲現實與虛擬並沒有絲毫分別。那麼人們又憑藉什麼,認為把藝術品以數碼的方式存案,就能為後人提供有效的藝術歷史檔案?藝術品的檔案學價值在於哪裡?

藝術檔案的其中一大目的,在於存取和展示藝術品的藝術和美感價值。其用處包括讓人查閲和欣賞,同時可以作爲歷史紀錄;然而以照片作爲紀錄的藝術檔案有其限制,這限制在一些藝術品的存檔上會顯得重要,甚至構成致命的缺點。如藝術家 #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在一九一七年展出了一個寫有「R. Mutt」簽名的小便斗,把它命名為《#噴泉》(#Fountain),藉此挑戰藝術的定義。《噴泉》的藝術價值不在於其物理形態,而是在於其大膽挑釁的性質,因此博物館想要以照片建立藝術檔案,在嚴格的意義下其實是緣木求魚之舉。又如雕塑與繪畫本身的藝術性質與美學價值不能從照片中展示,可見無論照片有多清晰,它們還是受了媒介本身的限制。

可幸,現今關於藝術的科技日新月異,超出一般人的想像。這不但意味出現了克服上述問題的方案,甚至重新塑造了藝術檔案收集、運用的本質:因有了立體掃描的技術,未來的藝術檔案便不應只停留在平面圖像拍攝;因有了人工智能演算法,檔案的使用價值亦變得超越其藝術欣賞的價值。或許,這些新藝術檔案形式會帶來劃時代的改變。

____________________

#Sample樣本 #香港文學 #設計 #閱讀 #文學 #評論 #藝術

#literature #graphicdesign #hongkongart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