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民、马夫、尘肺病》:一种粗砺的真实
我不是一个特别资深的纪录片爱好者。
之前也通过“瓢虫印象”观摩了许多独立电影人的纪录片,多数记录片的主题都趋于沉重,也许“真实”往往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我们多数人一直在逃避“本真”,因为“本真”我们承担不起。
而《矿民、马夫、尘肺病》就是一部非常真实的纪录片,记录的是湘西南部许多开矿的工人染上尘肺病的生存状态,前后跟踪拍摄时间长达8年,直到主人公之一赵品凤去世。
在我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它把我拉回到了我曾经生活的世界。我的家乡也在湘西地区,离纪录片拍摄地算是比较近,我多多少少能听懂一点点片里的方言,而当地的环境、植被、房子和生活状态跟我们家乡也都如出一辙,而越是代入自己,越能体会到纪录片中人们的情绪,我一个大男人,在观影中间居然偶有眼泪在眼眶打转。
无论是因为要赚钱而上山挖矿、还是染病之后的赵品凤的生活状态、村民们对死亡的态度、与家人邻里的关系,这些内容于我而言都太真实了,我虽离开这种生活太久(小学二年级之后就去往城市生活),泡在了城市和网络中,但长于农村、长期接触公益的经历让我或多或少还能体会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为什么说另一个世界?因为纪录片里这些人的世界是我们接触不到的世界。
可是我们接触不到,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存在。2018年互联网在中国的使用人数达到了8亿,但与之对应的,还有6亿人不会上网,一个农民如果不出现在网络中,那么似乎他就成为了我们世界之外的人物,而实际上,他们占据了近乎一半的人数,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但对于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我们95后以及之后的人们,我们的日常讨论、经济生活、政治观念无不建立在以网络为基础的世界观之上,我们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应该是我们看到的如此这般,而我们能看到的世界,大多数却都是从互联网看到的,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很难想象,还会有什么人是我们不能通过网络了解到的呢?可是这样的人太多了,人均收入以下许多不懂网络的农民、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消失在我们视界的劳工、每100个人就占据7个人的残障群体……
我们自己得意识到,算上他们,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这是《矿民、马夫、尘肺病》给我的警醒,我强烈建议,大家以后谈论问题能够回到生活中,能够从身边的弱势群体出发,既要看到居庙堂之高的权力上游,更要体会到处江湖之远的底层人们的感受。
也许有人会说,穷病没法医治,因为穷而去挖矿染上尘肺病没有办法,这是自己的选择。可是对他们来说真的存在选择吗?我的姐姐曾经是我羞于启齿的存在,她在我有记忆起就是重度残障,全身几近瘫痪,生活无法自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情,我们曾经生活得很艰辛,我也害怕他人的同情。
因为我姐姐的缘故,我在大学上“社会保障”这门课的时候格外认真,可上完课我十分失落地了解到,对于我姐姐这样的残障人士,政府方面能够提供的帮助极其有限,所幸我们现在有能力赡养我的姐姐,可是对于更多更无力的人,他们又该何去何从?难道那些天生的残障人士就该等待残酷的命运降临吗?难道那些天生出生于困顿家庭的人们就该因为需要养活自己而患上职业病吗?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
片子里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赵品凤在拍摄的大多数时候都能看出他呼吸的痛苦和困难,但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嘴角上扬的,即使是痛苦地说话仍带着笑意,这种反差看得我极其五味陈杂,又有一些心酸,这是已经完全接受命运的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能活一天,就好一天吧。
看完影片我加了蒋导的微信,蒋导喜欢拍一些让人“看见真实”的东西,而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也能保证,这样的影片,绝不是断章取义,这就是我们看不见的世界的真实面向。希望大家多多看到不同人的世界,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观影才知道。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