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上Threads熱潮了嗎?在跟風之前更重要的事

張郁婕(Chang, Yu-Chieh)
·
·
IPFS
·
最近台灣因為「月月鳥 aka 德德爸」鄭運鵬選後開設 Threads,帶動 Threads 熱潮,甚至一度讓 Threads 飆到台灣熱門下載的社群平台第一名。但在跟風創辦帳號之前,認識社群平台應該是網路使用者事前應該要做的功課。因為 Threads 採用了通訊協定 ActivityPub,撼動了聯邦宇宙(Fediverse)的理念和構想。

雖然遲了好幾天,但還是想講講我對這件事情的想法:

  1. 台灣這波 Threads 熱潮完全是月月鳥(aka 鄭運鵬的兒子的爸爸)選後帶起來的,沒有第二句話。雖然在打這篇的當下,Threads 的熱潮似乎有減弱

  2. Threads 的背後就是 Meta,這是糖衣也是毒藥(後述)

  3. Meta 在去年 7 月推出 Threads 完全是看準現稱 X 的推特被馬斯克(Elon Musk)收購後營運方針不按牌理出牌的改變,嚴重影響到推特使用者對平台的信任。Threads 想要趁機撈到推特出走潮的用戶,但就結果論來說,Threads 並沒有真的獲取平台的忠實使用者。至於台灣這波 Threads 熱潮,是否真能留下華文用戶,仍有待觀察。

Photo by Julio Lopez on Unsplash

先說糖衣

Threads 和 Instagram 的帳號綁定,Threads 的優勢就是 Meta 擁有龐大的用戶人數。

  1. Instagram 的用戶可以無痛成立 Threads 帳號(偏偏我就是不想用我 Instagram 的帳號開 Threads)

  2. Threads 推出後,Meta 也運用了他身為科技巨頭的優勢,在旗下平台(Instagram、Facebook 等,但我猜 Facebook 的部分還在測試階段)協助推播 Threads 上的貼文,讓 Threads 用戶能享受到流量紅利,覺得 Threads 的觸及遠遠高於 Facebook。(大家可別忘記 Facebook 早年也是給予粉絲專頁非常好的曝光,但這些流量紅利科技巨頭可以說收就收,它只要動動手指頭調整一下演算法就好)

Threads 現在就是仰賴 Meta 生態系廣大用戶的優勢,想要接住網路社群使用者再來一次。但 Meta 本質還是 Meta,如果因為對 Meta/Facebook 感到不信任,又為何能相信 Threads 今後的發展會不一樣?

再者,Meta 創立 Threads 之初,就曾說過他們希望讓 Threads 上的話題是輕鬆的,而不是嚴肅的議題討論。如果只是在 Threads 上發表一些無關痛癢的廢文,那沒差。但如果是新聞平台等,想要推廣議題或促進公眾討論的創作者,我認為就需要思考 Threads 這個平台是否合適。(毋忘 Threads 背後就是 Meta!)

再說毒藥

其實上面一段已經提到毒藥的部分,但 Threads 的議題除了「背後是很喜歡先略施小惠累積用戶忠誠度再說收就收的 Meta」之外,還有「聯邦宇宙」(Fediverse)的部分。

Meta 推出 Threads 時,採用了「 ActivityPub 」這種通訊協定。

理論上採用 ActivityPub 的平台應該要能和其他同樣採用 ActivityPub 的平台互通有無,應該要可以互相瀏覽對方平台內容 or 跨平台追蹤其他人的帳號。這是為什麼 Threads 的個人帳號後面有一串 @threads.net ,這是「未來」可以跨平台追蹤用的。但我們目前還沒有看到 Threads 可以和其他同樣採用 ActivityPub 的平台互通有無的那一天。

如果用比較酷炫的說法,採用 ActivityPub 這種通訊協定,各個平台之間可以互通有無,就可以建構出一個「聯邦宇宙」(Fediverse)。一個平台是一個宇宙/邦,幾個具有相同理念、願以共享的平台,就可以形成一個聯邦。

Threads 採用了 ActivityPub 這種通訊協定,對於認同「利用 ActivityPub 這種通訊協定共享資源」的平台之間引發波瀾。

「聯邦宇宙」的理念就是各平台間要資源共享、互通有無,比較反對像 Google、Meta 這些把所有資源一把抓的科技巨頭,結果 Meta 現在要加入 ActivityPub 的世界了?

  • 現狀
    Threads 現在還不是完全開放的系統。「其他宇宙」不能追蹤Threads上的帳號,Threads上的帳號也不能追蹤其他同樣使用 ActivityPub 這種通訊協定的平台內容,這樣就失去 ActivityPub/聯邦宇宙的意義,Threads 目前還是一個由科技巨頭掌控的平台。

如果未來 Meta 和 ActivityPub 社群間達成共識,Threads 的用戶可以和其他 ActivityPub 的平台資源共享、互通有無。

  • 樂觀/支持派
    有 Meta 的加入,可以利用科技巨頭的光環讓更多人知道 ActivityPub,帶動 ActivityPub 蓬勃發展是件好事,但看起來 Threads 的用戶還是很少人知道聯邦宇宙。

  • 悲觀/反對派
    Meta 的加入就會破壞/稀釋掉「聯邦宇宙」主打社群資源開源共享的理念,畢竟「科技巨頭」的存在本身就和資源共享的理念有所矛盾。

結語

我目前不會開設個人的 Threads 帳號,我要等到 Threads 和其他 ActivityPub 通訊協定網路上的平台可以互通有無之後再做判斷。雖然我認為到那個時候,我應該會繼續使用我的 Mastodon 帳號,Threads 的用戶想找我請追蹤我的 Mastodon。

Mastodon 也是一個以短文為主的社群平台,但 Mastodon 並不是單一的社群平台,而比較像是一個服務系統。會架伺服器的人,可以自己架設自己的 Mastodon 平台,讓網友加入。大家要申辦 Mastodon 帳號時,也要自己找尋,自己可以信賴的伺服器(網管)來申辦帳號。就算 Mastodon 上的網友彼此帳號是架設在不同的伺服器上(aka 不同網管架設的平台),Mastodon 的用戶也可以跨平台追蹤。要搬運帳號時,也可以一鍵無痛轉移。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因為這代表我可以自己選擇我信賴的網管(或是乾脆自己架)。今天如果我不信任這個網管了,我可以隨時把我的帳號還有資料,搬到其他我信任的伺服器上。各個伺服器的網管也會因此很積極和使用者互動,告訴用戶目前做了哪些改變,或是由用戶集資購買雲端伺服器空間等。

雖然我覺得光是「創建帳號前需要先研究各個平台/網管的風氣和習慣」對於多數社群平台使用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門檻,但如果是因為不滿科技巨頭「說收就收、說改就改」的網路使用者,我覺得這是大家必須要做的功課。因為你不做這些功課,未來就是等著任平台宰割。

我的中文帳號:@changyuchieh@liker.social
我的日文帳號:@changyuchieh@mstdn.jp

本文首發於個人 Facebook 與 石川カオリ的部落格

由此收藏本站所有 Writing NFT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