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假文青
理科假文青

人不用很努力,但要很認真生活; 透過閱讀沉澱心靈,藉由分享讓彼此成長。

閱讀 |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

(编辑过)

📖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德國教授超強秘技,促進寫作、學習與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

《卡片盒筆記》本書的靈魂人物尼克拉斯 · 魯曼(Niklas Luhmann),是有名的德國社會學家,在成為社會學教授之前,魯曼連社會學的學位都沒有,但他卻利用獨特的筆記方式,在短短一年之內,取得了當地大學的任教資格,並開始長達30年的「社會理論」研究計畫。

魯曼的一生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探究的主題橫跨了多個跨學科領域:社會學、生物學、數學、電腦科學。最厲害的地方是,這些跨領域的著作不是寫寫發表而已,而是在當代學術界佔有深的影響力。而之所以能夠對知識有如此廣泛的興趣與高產出的能力,全源自於他發明的「卡片盒筆記法」。

▍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原文書《How to Take Smart Notes》是在2017年出版,我讀的是去年才推出的繁體中文版,當時聽到多位前輩與Podcast介紹時,就對「卡片盒筆記法」感到非常好奇,一個原本只是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卻可以透過這種自創的方法,跨領域出這麼多本書和論文,這套風靡歐美的卡片盒筆記法到底是如何操作? 而這套方法與傳統上我們習以為常的筆記方式差別在哪?

在介紹卡片盒筆記法之前,先問自己是否有類似經驗:「為什麼我們制訂一個寫作計畫,最後往往更加寫不出來?

這裡直接先破題,關於寫作沒有人是從零開始,當你要一口氣做完閱讀、反思、發想、建立連結,最後在分辨差異、重新組織、編輯到校正這一連串的步驟,如果你是從零開始,光想就讓人無從下手了。

回到主題,我們都聽過像康乃爾筆記麥肯錫筆記這類幫助學習的方法,而魯曼發明的卡片盒筆記法又比上述兩個更進階,著重在告訴我們筆記與筆記之間的「連結」,簡單來說它是透過一個又一個知識點(卡片),串連出強大的知識網絡。

而這本書除了講述卡片盒筆記法的應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做筆記的「觀念」。書中很多對於寫作的關鍵法則,相當適合推薦給學生、研究生或從事寫作工作的人閱讀,當然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常常寫些想法的企劃、做一份文情並茂的報告,也相當推薦與適用。

💡 在寫作這件事情上,建立計畫會讓我們限制住自己,反而缺乏彈性,變得更有壓力,需要更大的專注力與意志力去執行。

卡片盒筆記法是什麼?

魯曼(Luhmann)發明的卡片盒筆記法,德文的原文是「Zettelkasten」,其中 Zettel 是卡片/筆記的意思,而 Kasten 則是盒子/箱子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卡片盒筆記法」(英文是 Slip-box)。先說明這段主要是方便有興趣的人可以用對的key-word去search到相關的知識。

傳統寫作方式是採「由上而下」,透過主題來分類,長久發展下來就會遇到主題相關的筆記越來越多,結果愈來愈難找,最後就會再拆由更多的主題或是子主題,這類經驗我自己是有很深刻的體驗,最終我們會花很多的心力在「維護」這套系統上。

「卡片盒筆記」則恰恰相反,強調的是「由下而上」的思考模式,「卡片盒筆記」重視的是有效率的串接所有收集到各式各樣不同的有趣知識點,而非著眼上述傳統筆記由特定主題起頭。強調一張筆記卡片上,只會寫下一個想法,目的是讓我們的學習、思考能「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筆記」上,盡可能簡單所有流程,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複雜程序。筆記整理的越簡單越好;沒有過多的選擇,反而更能增加我們的效能。

💡 卡片盒系統是用來將你已經忘記的想法呈現在你眼前,讓頭腦專注在思考上面,而不是記憶。

接著,回到卡片筆記盒最成功的地方,如何建立筆記與筆記之間的「連結」?

這邊簡單的說明,它採用的是「索引編號」來替每一張卡片命名,然後寫下這張卡片跟其他卡片的連結。想像第一張卡片編號為1,如果遇到與編號1沒相關,那就會再給他一個獨立的編號2,期間如果有與1或2有相關,則會看是與那張卡片有關聯,給予對應的新編號如1a,以此類推,透過這種方式將卡片間的相關聯性建立起來。(詳細說明可參考支持者成立的網站:https://zettelkasten.de/introduction/


在知道將卡片分類的規則後,接下來還需要知道如何將這些筆記(卡片),延伸到寫出一篇文章。要發揮卡片筆記盒真正的效益,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善用下面幾種不同類型的筆記:

  1. 靈感筆記(Fleeting Notes)當你腦海中一閃而過某個想法,迅速記下來的筆記,這些筆記只是一種提醒,用什麼方式寫都可以,而且過一兩天就會扔掉。最重要的是記下筆記後的一兩天之內,需要馬上做檢視,並歸類分類。

  2. 文獻筆記/讀書筆記(Literature Notes)對所閱讀到的內容,加入自己想要加註的筆記,標注的內容可能是未來可以用在思考或寫作上的內容。這裡的重點是要能知道這段話在說什麼,以及自己可以如何運用,而非只是一字不漏照抄。

  3. 永久筆記(Permanent Notes)把「靈感筆記」與「文獻筆記」所寫下的卡片拿出來對照,想想看這些筆記可以如何與你研究、思考或有興趣的主題產生連結。在將理解後產生的新想法,轉換成自己能「闡釋」的筆記內容,這是一個知識內化的過程,也是未來寫作的靈感來源。

  4. 專案筆記(Project Notes)這些筆記只跟某個特定的專案計劃有關。它們是保存在特定專案項目的檔案裡,在專案結束後會被捨棄或存檔。

上述的筆記分類方式,我個人消化後的總結是,將想法轉換成卡片後,再藉由不同種類的筆記,有系統性的將這些知識進行內化,最後才歸檔納入永久筆記,但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每張卡片上的想法都還是透過「索引編號」的方式彼此產生連結。

💡 一則筆記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自身的脈絡和內容。

要能創造出一個這樣的成功外部系統(卡片盒),關鍵在於:在日常做筆記的當下,需要透過自身不斷思考、整合,確切實地的去理解各個知識點,且要能試著用自己的話語去理解、闡述每一個放入卡片盒中的筆記,並認真思考對自己的啟發是什麼?現在的卡片盒中,是不是已經存在既有的筆記,可以讓我們連結?以及未來我們又可以如何應用這些想法、概念?

回到寫作的本質,卡片筆記盒想要帶給我們的除了是套工具方法論外,更重要的是心態上的轉變,如果我們不是把學習當成「純粹累積知識」,而是嘗試去建立一個訊息可以應用的、學理跟思考模型的網絡,我們便會進入一個「透過學習,產生更多學習」的正向循環。

💡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筆記與筆記之間的「連結」。

卡片盒筆記心法

魯曼一生當中積累了 9 萬則永久筆記,平均下來他每天寫了 6 則永久筆記,長期下來竟累積成驚人的數量。這與《原子習慣》這本書中提到的「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類似,一套好的方法與習慣,長期累積下來的複利效應是很驚人的。

下面分享我消化完卡片筆記盒這本書後,重點整理幾個我認為很有參考價值的關鍵心法:

心法 1:寫作不是從零開始

傳統的寫作教學,會建議你事先做好寫作的「計劃」。你要先想好主題,寫好大綱,然後依照一定的順序和步驟來寫作。而卡片筆記盒強調的是,寫作是一種「循環」的過程,並非線性發展,也無法遵循一定的程序。

這也是在開頭提的寫作如果是從一張白紙開始,不清楚主題、興趣或是研究,你就會對寫作產生很困難的刻板印象。如果我們持續的將日常中閃過的一個想法、靈感,加以整理儲存到靈感筆記,那你在撰寫和整理筆記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寫作了**。**這裡要告訴讀者的是「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

💡 寫作,是從一則筆記開始

這邊提到多數人在寫作時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遇到寫作瓶頸,魯曼並不會勉強自己堅持在手邊工作,而是會毅然決然的轉身去做其他的事情。

這也是卡片和筆記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允許自己同時間進行不同的寫作計劃」。日常中收集到的有趣素材,都可以發展成為我們未來寫作的藍圖。若因為閱讀到的資訊,跟現在手上寫作的主題沒有直接關係,就選擇放棄他們,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心法 2:簡單才是最重要的

魯曼筆記的巧妙之處在於,他並不是按主題整理筆記,卡片盒系統則是用來將你已經忘記的想法呈現在你眼前,讓頭腦專注在思考上面,而不是記憶。

💡 專注在必要的事上,避免不必要的複雜。

要做到專注這點,首先你必須要先創造容易執行的環境,一個重點就是:簡單。這裡指的不只是筆記的方法(系統要越單純越好),還包括筆記內容(一則筆記只記錄一個想法),唯有做到這點,你才能夠完全的投入在「思考」上,而非系統或環境。

或許你會認為「寫筆記」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時間、耐心跟意志力,而且你很可能在這壓力之下會被壓垮。事實並非如此:寫筆記其實是最簡單的部分,而且還不算是最主要的工作。思考才是。還有閱讀、理解消化,然後產生想法。獨立思考的真正敵人,不是外部的掌權者,而是我們自己的惰性。能否產生創新的想法,跟破除舊有的思考模式比較有關,而不是儘量產生愈多想法愈好。我並不是建議大家跳脫「卡片盒」來思考,而是要把卡片盒當成一種工具,幫助我們打破自己原本的思考習慣。

再者,就是創造容易執行的環境,在《原子習慣》這本書中也強調相同的概念,成功並不是單靠意志力,而是要有聰明的環境。就如同書中魯曼認為在學術界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 跟頭腦智商無關,而是跟每天怎麼進行工作的方式有關。

針對成就非凡人士所做的研究已一再證實,成功並不是靠著強大意志力跟克服抗拒才達成的結果,而是因為有設計卓越的工作環境,可以在一開頭就避免產生抗拒。與其跟各種不同的力量對抗,高效多產的人會避開阻力,這點很像柔道冠軍。這不只與正確的心態有關,還與正確的工作流程有關。

心法 3:熟悉並不等於理解

這裡要傳達的心法是「不要用硬記來學習」,要能真正「內化」閱讀過的內容,就必須透過自己的「理解」記下來;要能很簡明扼要的記下重要筆記的這件事情,是需要經過刻意練習的。

在學習的過程,當我們對某件事並不是真的瞭解時,寫作可以幫助我們勇於面對自己。畢竟熟悉並不等於理解,我們很難知道自己是「真的理解」,還是「自以為自己理解」。書中推薦透過「闡述」的學習方式,來測試我們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當我們嘗試用自己的話語重新論述某一個論點時,如果有任何理解上的漏洞,在闡述的過程中,這些漏洞就會逐一浮現。

藉由「闡述」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所讀到的東西,這能幫助我們發現過去自己從來不知道的觀點、進一步找出自己可能感興趣的東西,並能讓我們樂於享受整個學習思考的過程。

💡 經驗豐富的學術閱讀者,通常在閱讀時心裡是帶著疑問,並且會試著把讀到的內容跟其他可能的解讀方式連接起來

對於學習的建議,讀起來幾乎就像是我們對於卡片盒的操作說明:

  1. 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記住的內容上頭。

  2. 正確解讀你想要保留下來的訊息(這包含思考什麼是適合的提示)。

  3. 練習回想。

有創意的人善於辨識出相關性、找出關聯與連結,並且以新穎的角度看事情,也就是說,他們會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書中有段話是這麼說的:

針對有創意的工程師所做的研究顯示,遭逢困難時找出有創意、有效、實用的解決方案的能力,就等同於抽象化的能力。工程師愈擅長將特定的問題加以抽象化,解決方法也會愈切合實際需要,即使工程師進行抽象化的對象是問題本身也一樣(Gassmann and Zeschky, 2008, 103)。抽象化也是分析與比較概念、進行類比,還有將想法結合起來的關鍵,尤其是要做跨學科研究時更是如此(Goldstone and Wilensky 2008)。

心法 4:培養去中心化思維

卡片盒筆記法的方式並不是以學習者為中心,而是剛好相反:它使得學習者將自己的思考去中心化,分散到以其他想法組成的網絡之中。學習、思考與寫作應該不是為了要累積知識,而是為了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式。要做到這點,必須憑藉新的經驗和事實,不斷質疑自己的思考習慣。

💡 不要用分類和主題來整理筆記,而是用脈絡和連結來整理筆記。

卡片盒筆記法的觀念則是「由下到上」,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什麼脈絡之下我會再次遇到這個筆記?」寫筆記的關鍵在於,你要確保自己要用的時候,找得到那則筆記。由於卡片盒筆記是一個幫助你「思考」的工具,我們就不能把它當成是一個單純的儲物櫃,而是要在筆記之間建立連結和參照。之後,你就可以透過筆記去尋找筆記,透過回想特定的脈絡,提取出那個脈絡的筆記。這比起每次都從索引分類去尋找單一筆記來得好。

不要去想著如何把一則筆記放到「最正確」的資訊位置,而是去思考這一則筆記在未來,會如何被你「重新利用」。在你寫一篇文章的過程當中,任何一個被你放棄不用的筆記,都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成為另外一篇文章的核心論述。

心法 5:養成習慣,建立正向循環

書中有段話是這麼說的:「要改變行為,訣竅不是去打破舊有的習慣,也不是用意志力強迫自己,而是要有策略地建立新習慣去取代舊習慣」。在寫作上,我們的目標便是養成新習慣:每當我們在閱讀時,隨時準備好紙跟筆,記下最重要跟最有趣的點。如果這個動作變成了習慣,它就更可能成為一種動力,把我們閱讀時的發現轉變為永久的筆記,並且與卡片盒裡的其他筆記連接起來。養成「在外部的筆記記憶體當中思考」的習慣並不難,因為這個習慣的優點很明顯。只要我們培養出新的習慣,便能去做任何直覺上覺得是對的事情,而不必費什麼力。

💡 改變行為,最好的方法是養成新的習慣去取代舊的習慣。

偉大的運動健身教練蜜雪兒・西格(Michelle Segar)就是運用了這種動力學,將頑固的懶惰蟲轉變成運動愛好者(Segar, 2015)。很多人不喜歡運動,但又知道自己該運動,而西格只做了一件事,就讓他們動起來:創造出令人感到滿足、會一直想重複的運動經驗。不管她的學員是跑步、走路、團隊運動、上健身房,或者騎腳踏車上班都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這些事上發現到某種東西,能夠讓自己擁有美好的經驗,使得他們會想要一再重複。學員們一旦有了這種體驗,便會覺得受到鼓勵,也會想繼續做更多嘗試。他們因此進入了正向的循環,再也不需要什麼意志力,因為他們變得很喜歡運動。

當你的經驗愈多,就愈能仰賴自己的直覺告訴你下一步要做什麼。直覺在這裡並不是指什麼神秘的力量,而是將過往的經驗整合在一起。這是一種「透過多次成功或失敗的反饋循環,所達到的深度學習的積累」。

▍後記

這是一本我閱讀完後,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做文獻探索跟反覆閱讀。整本書傳遞的學習精隨:先理解、然後建立連結。這與以前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在於理解後要如何有效的建立連結?這也是我讀這本書時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整體而言,這本書算是列在今年度最值得推薦的書單之一,除了寫作心法與觀念很值得細讀外,打造個人的第二大腦更是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目前我個人主要撰寫文章與知識庫管理工具是Notion,它的彈性讓我當時從Trello轉換過來時,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學習並建立自己的系統(驚!),而讀完這本書後,對於閱讀與筆記這塊有很顛覆的思維,思考要如何實行「卡片盒筆記」,也還在試玩跟評估是否要用Obsidian、Heptabase等軟體達到有效的「知識連結」這件事,進而讓寫作變成一種純粹的樂趣。

#閱讀筆記 #B05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