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
《油麻菜籽》和《玫瑰母親》
兩部都不是傳統的「母親節」電影,在刻劃親子關係時會顯露出母女和母子間的糾結的張力,互相關愛和互相傷害互為表裡,最後揭露的除了人性,還有整個社會結構的作用力。兩部片也各自都以時間推移的方式來述說這些力量與情感對角色的影響,最終導向某種半開放式的結局。
記《在歷史的荒地造景:王童導演回顧展》
國影中心剛結束不久的《在歷史的荒地造景:王童導演回顧展》,共選映了10部作品。礙於時間只看了其中一部分,扣掉胡金銓導演的《天下第一》(1983, 王童導演擔任美術》,加上去年新電影回顧展看過的《稻草人》(1987),約略把王童的作品看了六部,有些是新看,有些是回顧,在此簡短整理一下個人的心得感想。
侯孝賢筆記
(整理自 giloo 線上平台:凝視侯孝賢|導演專題影展 的觀後筆記)《侯孝賢畫像》HHH,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1996) 看了才知道這是法國電視紀錄片系列 Cinéma, de notre temps的其中一集,直譯為中文就是「我們時代的...
《瀑布》:空洞的擬似物
《瀑布》The Falls (2021)導演:鍾孟宏 鍾孟宏的新作《瀑布》是描寫一對中產階級的單親母子,看她們如何放下彼此間的衝突,並克服母親思覺失調的疾病與失業造成的經濟困境,讓生活重新步上軌道。導演過去作品常有荒誕暴力與黑色幽默,人物總因不可知的力量被命運擺弄,死亡隨時會伸出手。
失語的內爆 - 記《拆彈專家2》
《拆彈專家2》Shock Wave 2 (2020) (2021/3/1) 很久沒看港產商業片,我對邱禮濤和近年的港片脈絡不熟,會看拆彈2是因去年中國上映後觀注的影評人圈看到好評,尤其香港的現況似乎可以有不少政治解讀的空間。有趣的是香港晚於台灣上映,最近也出現了來自香港對本片內容解讀的不同聲音。
[電影短記]《同學麥娜絲》
《同學麥娜絲》Classmates Minus (2020)導演:黃信堯 以下腦補聯想甚多,慎入。其實看片時我一直想到伊利亞蘇萊曼的《失蹤紀年》,蘇萊曼的電影不斷圍繞在他自己和家鄉親人的記憶,尤其他和老友坐在咖啡廳打發時間的場景持續出現在他的每部電影。
[電影短記]《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時間,消失的故事
《消失的情人》My Missing Valentine (2020)導演:陳玉勳[5/10] 2020/10/11 (有劇情透露) 陳玉勳在這部愛情喜劇中用了很多落後於時代的老哏,比如女主角一邊上臉書發動態另一邊打電話給廣播節目和主持人聊天,或是男主角還在拍底片相機並且送老相館沖洗照片,甚至是手寫信寄到鄉下的郵政信箱。
[電影短記]《金都》My prince Edward
《金都》My Prince Edward (2019)導演:黃綺琳[6/10] 2020/6/5 有人欣喜於本片於香港日常中折射出的政治性,也有人嫌棄無論是政治性還是關於婚姻與自由的批判都不夠清楚不夠深刻。片中來自中國的男配角夢想著移民美國,他對女主角說「妳沒去過美國,所以你不懂自由。
《狂飈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 (2019)
寫於2020/3/16《狂飈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 (2019)導演:廖建華 [5/10] 目前這部片相關的影評好像不太多,剛才讀了陳平浩去年在鳴人堂寫的「書評」,大概就如我所想的,這部片和這本書有其政治和歷史的脈絡,也算是一種「運動傷害」的書寫,大概多少和318之後的狀況有其歷史呼應。
小記《熱帶雨》Wet Season
《熱帶雨》Wet Season (2019)導演:陳哲藝 這部片在技術上做的非常工整到位,我首先注意到寛銀幕構圖下的blocking,比如各種門框窗框和人物的前後關係,又或是以車子內外空間搭配後照鏡來處理角色之間或是和環境的關係。當然還有劇作上的工整,如何有條不紊地交待每個人物關...
記《陽光普照》-- 從陽光之下遁逃
2019/12/14發表於個人部落格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19/12/a-sun.html《陽光普照》A Sun (2019) (本文有劇情透露) 鍾孟宏的新作《陽光普照》才剛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許多人稱這是鍾孟宏從過往的冷冽...
記《霸王別姬》25週年重映
《霸王別姬》(1993)《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3)導演:陳凱歌 號稱25週年修復版但畫質只能說差強人意,不知道20週年時金馬影展放過的版本又是如何?看片時直想到去年台北電影節才重映過的《末代皇帝》(可惜重映版畫質更糟),當小豆子和小癩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