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評論

精選評論

Alfredo

精選評論

精選評論

37 篇文章
更新

《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

在這個「說故事」成為顯學的年代,故事本身更像是是一種行銷的素材,你能召喚出更多的慾望,就能賣出更多你想賣的東西。《墜惡真相》並非沒有販賣慾望的嫌疑,但人終究需要故事,作者在概念上勉力將「說故事做為一種活下去的方式」放在一個關於性別與歷史爭論的當代情境中,不斷地反思電影做為敘事工具…

《聖奧梅爾殺嬰案》Saint Omer

本片是法國紀錄片工作者Alice Diop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源起於2016年她旁聽的一場法庭審判,女子Fabienne Kabou被控於2013年謀殺她15個月大的女兒,片名「聖奧梅爾」為事件發生所在地,Kabou帶著女兒搭車到這海邊的小鎮,將她遺留在海邊,希望「潮水能將她帶走」。

記《異色之慾:增村保造專題》

這些故事都矛盾地陷入兩種傾向的拉扯,一邊是電影呈現角色沉淪於自我慾望的封閉世界,另一邊卻隱含和現實環境的格格不入和逃遁於世的渴望,不同角色都陷入相似的戲劇結構與權力關係之中,像是同一個命題不同面向與風格的敘事風格操演。這些如今看來尺度都有些過激或政治不正確的情節,往往都充滿著豐沛…

重訪保羅湯馬斯安德森

與其說 PTA 真想訴說關於美國的什麼,倒不如他更在乎如何把玩這種雙生的戲劇結構,讓角色被互相的能量驅動撞擊不斷推進。這模式可以套進不同人物和主題身上,形成一種以電影來訴說涵蓋這世界的概念。

《TÁR塔爾》Tár

這角色不只反映了 Todd Field 做為創作者的慾望,也反映了觀眾的觀看渴望:一個完美的、等待崩解的梟雄式人物,一個無關性別性傾向,只關乎權力腐化的人物,一位等待「被取消」的角色。但同時 Tár 的性別身分又對故事至關重要,因為必需是這種最進步的女性形像,和最退步的掠奪式父權…

《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

在朴贊郁的新作《分手的決心》裏,朴海日和湯唯分別飾演韓國警探海俊和來自中國的移民女子瑞萊,一位是睡眠失調的中年已婚男子,一位是韓國丈夫意外墜崖過世的未亡人與殺夫嫌犯。兩人一般用簡單的韓語交談,但有時候女子會說起中文,警探則會用智慧手錶或手機翻譯,兩人的交談中間常隔著手機、網路構成…

《駭客任務:復活》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最新第四集《復活》或許還算令人振奮之處:它試圖重新界定玩家和遊戲的後設關係,以及有意無意地坦誠於經典遊戲(電影)被資本所收納後所展露的虛弱本質,一種「拍得越爛越代表我的不爽」的反叛與矛盾。

《正發生》Happening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 Annie Ernaux,改編自她的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一切》的電影《正發生》也是去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得主。故事描寫女主角 Anne 六零年代就讀大學期間的墮胎經驗,當時法國法律仍視墮胎為非法行為,意外懷孕的婦女要不是認命地把孩子生下來,要不就是冒著生…

《永恆的乳房》

故事啟發自女詩人中城文子的傳記,描述遭受丈夫出軌與失婚的女主角文子,在短歌創作的才華被報紙所發掘之際,卻因乳癌病發進行了切除手術,開始漫長的治療與對抗死神的過程。除了田中導演的女性視角外,本片編劇也是與成瀨合作多次的女性劇作家田中澄江,此等女性-藝術-死亡等多重主題拉址的題材,就…

道格拉斯薛克作品筆記(4) 《春風秋雨》

《春風秋雨》Imitation of Life (1959) 薛克的封鏡之作,在拍完本片後薛克就退休離開了好萊塢。我的愛團 R.E.M.有一首歌也叫 Imitation of Life,以前一直不確定是什麼意思,在本片也是同名的片頭曲中,歌詞很直白地解釋了出來:「沒有愛的生活,只是仿製的生活」。

觀後記:RRR《革命雙雄》

《革命雙雄》RRR (2022)導演:S.S. Rajamouli 本年度的印度神片,印度熱賣之餘還襲捲歐美影迷圈,本片無緣在台灣戲院上映,但在Netflix上架讓我仍可以恭逢其盛。片名三個’R’意為Rise, Roar, Revolt的縮寫,但其實真正指涉的是本片導演 Rajamoulli 和雙主演巨星 N.T.

觀後記:《捍衛戰士:獨行俠》

《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 (2022)導演:Joseph Kosinski 首集《捍衛戰士》(Top Gun, 1986)於我一直是深刻的童年印像,非關電影經驗(畢竟當時只能看畫質很差的盜版錄影帶),而是更接近一種媒體行銷下的時代記憶:Tom Cru...

《風帶著我來》- 重新審視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

《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 (1999) 從這部片當年在台灣上映以來,我在大銀幕看過了三次,但一直沒法真的進入其中,直到這第四次,我才感覺找到了新的眼光來理解這部片。或許這也代表了這部片就親近觀眾和影評而言,並不真的那麼成功。

觀後記:《櫻桃的滋味》

《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 相隔二十多年重看,記下自己的感受以及和影友討論後的心得。本片是伊朗導演阿巴斯奇亞洛斯塔米在備受讚譽的「科克三部曲」後的作品,於1997年的坎城影展,和今村昌平的《鰻魚》共同獲得金棕櫚大獎的肯定。

《柏格曼的島》

《柏格曼的島》Bergman Island (2021) Mia Hansen-Løve 去年參賽坎城的新作,一對電影編導伴侶來到因電影大師柏格曼而享負盛名的瑞典法羅島工作度假,親身造訪著名的電影場景,參加各式紀念活動,並暫住在柏格曼的故居尋找靈感以完成各自的劇本創作,然而兩人之間卻有著不安的情緒隱隱流動著。

隨筆《世界上最爛的人》

《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 (2021)導演:Joachim Trier (2022/3/8) 本片分為12個章節以及序和跋,講述一位從20到30歲女性的人生歷程,她游移在不同的人生志業,以及不同的男人之間。

隨筆《在車上》Drive My Car

《在車上》ドライブ・マイ・カー / Drive My Car (2021)導演:濱口竜介 濱口竜介新作《在車上》去年在坎城之後,又乘著北美各大影評人協會獎驚奇地進入奧斯卡最佳影片入圍的行列,隨著導演的名字和作品越來越知名,我對本片的困惑也逐漸加深。

《引言》洪常秀的夢境與回望

《引言》Introduction / 인트로덕션 (2021)導演:洪常秀 去年洪常秀一如往常同一年推出了兩作品《引言》和《在你面前》,還沒機會看後者,只先看了《引言》。自從洪常秀和金珉禧開始合作以來,影迷享受洪金宇宙的樂趣之餘,也不斷期待洪常秀的創作題材能否走出和金珉禧之間的關係的影響。

《瀑布》:空洞的擬似物

《瀑布》The Falls (2021)導演:鍾孟宏 鍾孟宏的新作《瀑布》是描寫一對中產階級的單親母子,看她們如何放下彼此間的衝突,並克服母親思覺失調的疾病與失業造成的經濟困境,讓生活重新步上軌道。導演過去作品常有荒誕暴力與黑色幽默,人物總因不可知的力量被命運擺弄,死亡隨時會伸出手。

濱口竜介作品筆記《偶然與想像》

關於《偶然與想像》。濱口竜介許多作品的都是關於陷入精神困境的角色如何誠實地挖掘自我的情感,在生活中做出選擇,《暗湧情事》如是,《親密》《歡樂時光》《睡著也好醒來也罷》都是如此。《偶然與想像》啟發自侯麥1995年的短片輯《人約巴黎》,濱口取其偶然巧合的元素寫出三個故事,有人會說像侯...

濱口竜介作品筆記《睡著也好醒來也罷》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寝ても覚めても / Asako I II (2018) 當初上映時有寫過心得和評論,但那時還不太熟悉濱口竜介的題旨和風格,電影也有還沒看明白之處,最近重看後多了點想法,就當做對這次回顧系列的一個總結。《睡著也好醒來也罷》是濱口導演的第一部商業電影,...

渣男懺情之旅 -《淚水成鹽》

《淚水成鹽》The Salt of Tears / Le Sel des larmes (2020) (2021/6/11) 本片入圍柏林影展,入選電影筆記雜誌年度十大,菲利普卡瑞這位從六零年代即開始拍片的法國導演,先前我只零星看過兩部片《安那其戀人》《是日戀人》,三部片都是黑白...

對「現在」的召喚 - 記《歡樂時光》

《歡樂時光》Happy Hour (2015)導演:濱口竜介 (2021/5/3) 試著再記一次《Happy Hour》,其實不好描述五年前在台北電影節初看《歡樂時光》時的感受,這感受在最近院線重看的時候已經淡了,但仍然存在。一個讓我悸動的畫面,那是尋找重心聚會散場之後,芙美告別...

眺望美國之心 - 記《游牧人生》

《游牧人生》Nomadland (2020) (2021/4/8) 疫情之年的奧斯卡選情別開生面,華裔女性導演趙婷拍攝的獨立製作《游牧人生》成為領頭熱門候選,而本片先前已先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肯定。導演的國藉身世和其反中言論在中國激起了有如三溫暖般的冷熱反應,這部探訪美國游牧族的作品是否真藏著所謂「華人之心」?

虛實的糾纏 - 記《間諜之妻》

《間諜之妻》スパイの妻 / Wife of a Spy (2020)導演:黑澤清(2021/4/1) 黑澤清導演新作加上濱口竜介編劇,自然讓我備加期待,然而在看完電影後才知道本片原本是拍給NHK的8K電視電影,戲院放映的電影版本經過畫面比例與亮度的調整,也調降了畫面的影格率,從30fps降為電影通用的24fps。

政治敘事之夢 - 記《無邪》

《無邪》There Is No Evil (2020)(2021/3/10) 四段式電影,圍繞在伊朗社會中「抽凳子的人」,「抽凳子」是執行絞刑時抽掉死囚腳下凳子的動作,這工作並不需要專業技術,在伊朗制度中可以交給一般人執行,比如領薪水的上班族,或倒楣的義務役士兵。

在時間結束之前,重訪《愛在三部曲》

《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1995) (2020/12/9) 沒有進戲院,在家復習了《愛在黎明破曉時》,本來擔心重看會失了魔力,但幸好沒消退太多,主要是電影為兩個角色設計了很多小細節,不只是台詞,包括眼神、肢體互動,說了什麼或欲言又止,這些累積起來所形成的...

《壞教育》:美國價值的虛實真假

《壞教育》Bad Education (2019)導演:Cory Finley[7/10] 本片2019下半年在影展亮現,隨後被HBO買下進而改變了發行的命運,我不清楚去年底是否曾有進軍奧斯卡的打算,但錯過了獎季之後在美國上院線的機會就更加渺茫,即使沒有肺炎疫情的影響,《壞教育》...

記《火口的二人》:末日中的性愛吃食與日常幻境

《火口的二人》火口のふたり/ It Feels So Good (2019)導演:荒井晴彥[8/10] 荒井晴彥是日本老牌的編劇,七零年代寫過多部日活情色電影,也擔任電影雜誌的總編輯,導演方面這才是他的第三部作品,改編自白石一文的原著小說。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世界的異鄉人

原發表於個人網誌: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20/03/it-must-be-heaven.html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It Must Be Heaven (2019)導演:Elia Suleiman 三月初就看了本片,本想寫...

記《鋒迴路轉》的敘事設計

《鋒迴路轉》Knives Out (2019)導演:Rian Johnson 2019/12/29發表於個人部落格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19/12/knives-out.html (本文有劇情透露) 在星戰9上映當頭重探前集導...

記《陽光普照》-- 從陽光之下遁逃

2019/12/14發表於個人部落格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19/12/a-sun.html《陽光普照》A Sun (2019) (本文有劇情透露) 鍾孟宏的新作《陽光普照》才剛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許多人稱這是鍾孟宏從過往的冷冽...

記《小丑》– 末世的虛無狂歡

本文於2019年11月發表在個人部落格,僅代表當時的想法,後來對本片的想法不斷在變化,請參考文末的其他評論連結。https://blog-on-cinema.blogspot.com/2019/11/Joker.html《小丑》Joker (2019) 1.

《捍衛任務3:全面開戰》- John Wick 殺神宇宙的演化觀察

今年暑期一連串非迪士尼出品的好萊塢系列電影在票房上愁雲慘霧,《捍衛任務3》是其中少數的例外,這套也已經來到第三集的動作片系列,是繼《玩命關頭》系列之後又一個從中低成本類型片逐漸養大的原創系列,這在各類大預算的重拍、改編、重開機的電影末日浪潮下,幾乎是股清流。

記《我們》- 政治寓言與電影幻覺

《我們》Us (2019)導演:Jordan Peele 兩年前初看完喬丹皮爾的《逃出絕命鎮》(Get Out, 2017)後,老實說有點困惑,細想原因可能是電影以美國黑白種族為題,卻不是單純複製南方保守派種族歧視的樣板,反而片中的白人反派以現代進步自由派的形像出現,劇情設定的科...

記《無主之作》

《無主之作》Werk ohne Autor / Never Look Away (2018)導演: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看《無主之作》的困難在於,故事改編自德國當代藝術家Gerhard Richter的生平,我不識這位被視為當今世上最偉...

記《睡著也好醒來也罷》

先記下亂糟糟的感想,文章3-5段有雷。《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寝ても覚めても,2018)實在是好看,在我心中已經勝過同在坎城競技的《小偷家族》《燃燒烈愛》,其間差異一部份其實就如同之前已經有評論指出兩方處理政治主題的態度不同。相比於李滄東借用村上春樹的故事來發展他的社會批判,或是是…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