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眼
文明之眼

《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文明起源】後人塗鴉

入海七千里!伏羲的千里有多遠?夸父是如何封神成為巨人的?

經過四千多年傳抄,《山海經》中埋藏了多少雷?

《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其中「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其名曰夔。」為原著,真是給三分顏色就開染房了;流波山是哪?應該是指墨西哥山脈末段至中美部分,而非指貫穿北美的洛磯山脈(猗天蘇山)。

《北山經》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又北水行五百里,至於雁門之山,無草木。

從王屋到雁門計向北6210里、向南300里、向東北820里、向東南640里、向東1550里;今日王屋山至雁門關車行約600公里,因此,山經十里約等於今日一公里。

古人應該是以步計里,因此,誤差是難免的,而且山路與平路的步伐不同,山路崎嶇也會影響方向判斷,而造成實際里數的謬誤,因此只能取其大概。

《大荒西經》有國名曰淑士,顓頊之子。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有五采之鳥,有冠,名曰狂鳥。

其中「有國名曰淑士,處栗廣之野。有五采之鳥,有冠,名曰狂鳥。」為原著,淑士國位於中東,「淑士」就是取名而已,顓頊之子當然也可以叫「淑士」,這部分或是漢儒添加,其後則應該是民間加油添醋。

《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後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穀。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其中只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信為原著,「載」字的主體是車,八千年前是否有車值得懷疑,船比車起源一定更早,因為樹木本身就會漂浮,而刨木為舟也不須太多工夫,但車輪製作卻需要長足的知識積累才行,神農氏應該更有發明車的條件與動機,因此「載天」也可能是文字變更所致,其原意或為形容高聳陡峭的參天大山。

上述夸父相關的故事經過多次渲染,「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這是神鬼學者第一次添加;「後土生信,信生夸父。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這是後代腐儒第二次添加;「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穀。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為民間小說第三次添加,夸父就變成巨人了;「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則是第四次添加。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