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
KM

上班族。普通人,不自量力的想探索各種角色。喜歡閱讀和議論。喜歡狗,但頭像都會放貓。部分文章會搬到方格子。沒有其他平台。 Liker ID: vsmile20

讀《通往世界的植物》:台灣高山植物的科普讀本

在介紹臺灣的高寒植物時,會不經意地著重在一些形式上的特色,像是特有種的數量,或是高寒植物美艷的外表。但是臺灣的高寒生態系裡,有一份十分特別的生物地理學底蘊,光是想像著山薰香必須擁有多少的幸運才能抵達臺灣,就足以讓我覺得臺灣的高山有多不可思議。

以前唸書,當提到生物間斷分布時,總會直覺板塊構造論比長距離傳播更可信。長距離首先意味著擁有超強的遠距離傳播能力,而遠距又意味著為中途增添不確定與風險。板塊構造論意味有相連之物,感覺為動植物的遷徙和傳播,增加了必然性。不過個人喜好是一回事,雖然板塊構造論可以從地質學中獲得證明,但不一定是所有事情的原因,在學者開始進行DNA分析後,發現許多植物的起源歷史並沒有那麼久,於是發生時序對不上的狀況。

山薰香(Oreomyrrhis involucrata)就是這樣的例子。

山薰香要做到長距離傳播得面對各種難題。一般繖形科植物靠著果實粘粘到動物身上,並由動物移動傳播。山薰香的鉤刺小,難以粘附在動物身上,但其較小與輕的果實卻有助於粘附在鳥類,再由鳥類往外傳播。保育生物學家認為,因氣候變遷的關係,高寒植物可能會在往低海拔遷徙時來到海邊。此時果實可藉由泥土粘附(而不是果實的自身構造),由跨洋遷徙的鳥類攜帶離開。聽起來,充滿偶然性。

游旨价在寫山薰香一節時,就作了前述感嘆。

台灣山薰香。書內的圖像較好看,但避免違反版權,只放CC 的中研院標本,http://digiarch.sinica.edu.tw/content/repository/resource_content.jsp?oid=1460120

「特有種」是本書其中一個主題。大概除細菌與病毒,國民常會對本國持有的大自然「特有種」感到驕傲與自豪,莫名覺厲,雖然生物的諸多演化跟他們沒什麼關係(病菌也是)。這些特有種與「我們」有什麼關聯?很多時候都與當代的我們缺乏直接關聯,也因此人們總是不自覺地破壞生態,並且過了好久,仍然想不出到底破壞了什麼。但如果追溯自己與島與土地的過去,特有種卻能提供自然史裡的獨特意義。雖然是以植物的角度。

台灣行政院有架上特有種資料庫,可以查到特有種的基本資料。

一般人隨意點閱資料庫,可能不會覺得太有趣,因為特有種不見得有很特別的外觀或功能,而是基於環境等因素,導致特有種只在某些地方生存。因此才說,特有種與台灣形成的自然史有密切關係。如果沒有與歷史環境認識,既可能以為特有種很特有(誤將不特有之處認定為特有),或者反過來,以為特有種很不特有(看起來跟其祖輩無異)。

純粹從數量看,台灣的特有種並不多。因此提到台灣多樣性時,往往需要考量台灣形成歷史較短。比例上,短時間卻能造成迅速分化與多樣,即是其特別之處。

書裡提到生態棲位比地理隔離更影響台灣生物多樣性的產生。蘇鴻傑依據溫度與雨量的變化,以及季節性的分布,劃分七個地理氣候區。部分植物恰好是按氣候區分布,而不是地理隔離。物理上的距離是顯著的,但並不總是影響生物形態的主因。生態棲位(維繫一個物種生存所需的環境),也是本書主題之一。這與作者生物地理學背景有關。

台灣森林之棲地多樣性 (作者 - 蘇鴻傑)

《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行》,或許也可以叫通往臺灣的植物,談的就是高山植物傳播到台灣並成為特有種的經過,以及一些未能給出明確理由的,

棲息地分化假說最終仍無法進一步回答更關鍵的問題——促使島內植物快速分化的關鍵性狀是什麼。不論是地理區隔還是生態棲位分化假說 ... 有趣的是,最後我們也有可能會發現,其實兩種假說在卵圓形花萼類小檗屬快速分化的過程裡,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或是兩者都與其無關。研究大自然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那裡有多少可能性 

不只是研究大自然,大部分研究都會面對這種狀況,很可能最後發現,原先假設的因素都不是因素。可惜人們通常都無法容許自己的信念很可能全盤皆錯這回事。自然科學還算對檢驗標準較有共識,放在社會科學就困難得多,尤其社會科學本身就質疑標準。

書本章節承接有序,可以看出編者用心。雖然內容上有時穿插研究時的插曲有點突兀,但大抵順暢。註釋及每章結束都附上參考書目,深得我心,方便對許多不熟悉的概念追伸閱讀。不知道什麼緣故,有的科普讀物不附上參考書目,或是在尾頁一次性不分章節地,只按字母排序列上一堆,似乎只想暗示讀者,作者學富五車,卻不是真的想方便讓人作進一步閱讀。就深度而言,感覺點到即止的地方多,不少名詞解釋也算是蠻照顧業餘讀者(如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