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煌奇 Ricky Hsiao〈送予你的歌〉|異鄉遊子想對媽媽說的話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金曲獎歌王蕭煌奇親自譜曲的最新台語歌,唱出異鄉遊子出外打拼的心情。

金曲歌王蕭煌奇真的是一位台灣歌壇不可多得的創作歌手,如同有位網友所說的:「蕭煌奇的歌沒有一首是不好聽的。」

正確來說,蕭煌奇的國台語歌每一首都非常感動人,無論是詞、曲、編曲、歌聲都配合地恰到好處,即使聽不懂台語歌詞的人都能深深被那充滿穿透力的歌聲給收服,是台灣歌壇少見國台語雙聲帶的創作型男歌手。

蕭煌奇最知名的一首《阿嬤的話》感動無數人,而最近推出的新歌則是描述異鄉遊子想對媽媽說的話,歌詞其中一句『上親的人上無閒做伴』讓我聽了瞬間落淚,意思是『最親近的人最沒有時間陪伴』,這首歌完全寫出了我的心境,也想到媽媽最近總是說她年紀大了,萬一有什麼事情,我也沒辦法陪伴在她身邊,寫到這裡又讓我抽了好幾張衛生紙,需要深呼吸才能再繼續寫下去。

父母對於離家到異地打拼的孩子總是心裡掛念但嘴上又說盡情去追夢,要記得吃飯、穿暖、錢不要亂花、要吃得營養.........,心裡即使希望孩子回家探望,但卻總是說吃人頭路要認真打拼,真的沒時間不用常常回來沒有關係,有沒有想吃什麼媽媽寄給妳就好。

以前在外地求學、工作,總是覺得自由自在像籠中的鳥重獲自由般逍遙,反而是自己當了媽媽後總是想著什麼時候要帶孩子回家,也特別想念媽媽的拿手好菜,以前總是嫌媽媽一直打電話很煩,現在卻是幾乎天天跟媽媽視訊聊天,三不五時看著行事曆盤算著回家的日期。

這首歌提醒大家要好好珍惜自己深愛的父母,平時多關心多聯繫,多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會更加理解彼此。

〈送予你的歌〉

聽著彼條你愛唱的情歌
看對彼爿咧等你的窗外
天  不時咧變化 
咱  過著各人的生活

自從彼暗你無蹛佇樓跤
你的枕頭已經曝過閣曝
聽  秋蟬咧歇熱
一聲  一聲  你的名

中秋袂圓又霜降
上親的人上無閒做伴
離岫飛遠的鳥隻
毋知罩雺的山猶踮佇遐

寫予你的歌
掛念毋敢講出聲
聲聲句句做你拍拚做你去追夢
望你袂虛華  發心袂重耽
擔蔥作穡  實在拚心內較輕鬆

送予你的歌
歌詞藏喙內底咬
共天向望無災無厄平安無驚惶
挔幾軀你的衫  三兩工洗過曝過閣曝
一領一領  驚拗黃坱埃 
看著毋甘

上元袂圓又小滿 
上親的人上無閒做伴
離岫飛遠的鳥隻
毋知罩雺的山猶踮佇遐

送予你的歌
歌詞藏喙內底咬
共天向望無災無厄平安無驚惶
挔幾軀你的衫  三兩工洗過曝過閣曝
一領一領  驚拗黃坱埃 
看著毋甘

寫予你的歌
掛念毋敢講出聲
聲聲句句做你拍拚做你去追夢
望你袂虛華  發心袂重耽
擔蔥作穡  實在拚心內輕鬆

送予你的歌
歌詞藏喙內底咬
共天向望無災無厄平安無驚惶
挔幾軀你的衫  三兩手就晾佇簾簷跤
一領一領  風捋過頭鬃
看著會寒


〈送給你的歌〉(華文翻譯)

聽到那首你愛唱的情歌
望向那邊等著你的窗外
天空  變化不停歇
我們  各過各的生活

自從那晚你沒住在樓下
你的枕頭已經曬了又曬
聽  秋蟬在放暑假
一聲  一聲  你的名字

中秋未圓又霜降
最親的人最沒空作伴
離巢飛遠的鳥
不知道起霧的山依然在那裡

寫給你的歌
掛念不敢說出聲
字字句句任你打拚任你去追夢
希望你不會不切實際   初衷不會動搖
儘管賣菜作農  實在打拚心裡較沒負擔

送給你的歌
歌詞藏在嘴裡咀嚼
向天祈求無災無厄平安不會擔心受怕
拿幾套你的衣服  三天兩頭洗了曬了再曬
一件一件  就怕泛黃沾塵
看了不捨

上元未圓又小滿
最親的人最沒空作伴
離巢飛遠的鳥
不知道起霧的山依然在那裡

送給你的歌
歌詞藏在嘴裡咀嚼
向天祈求無災無厄平安不會擔心受怕
拿幾套你的衣服  三天兩頭洗了曬了再曬
一件一件  就怕泛黃沾塵
看了不捨

寫給你的歌
掛念不敢說出聲
字字句句任你打拚任你去追夢
希望你不會不切實際   初衷不會動搖
就算賣菜作農  實在打拚心裡較沒負擔

送給你的歌
歌詞藏在嘴裡咀嚼
向天祈求無災無厄平安不會擔心受怕
拿幾套你的衣服  三兩下就晾好在屋簷下
一件一件  風吹來像在梳頭髮
看著覺得冷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一個關於背叛、家庭祕辛與身分盜竊的未解之謎

教養的困境,來自不理解孩子的求救訊號:《Good Inside教養逆思維》

孩子的天賦一定等同於父母的期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