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泉
默泉

香港人,紙媒年代記者。嗜書如命,2017年創辦獨立出版社「毫末書社」,以寫書造書為終身職志。著有《吃一碗玉米飯,再上路》、《浮生誌》、《因自由之名》(合著)、《廢墟筆記》等。 Medium:https://silentspring.medium.com

從前,我開了一間出版社……

能夠用心構思和出版一本本有重量、厚度和書香的紙本書,看著它們成為書店風景一部分,這就是我最想過的人生

自從六年前在香港創立自己的出版社「毫末書社」,朋友的反應常各走極端。一種是愛錫型:嘩你好棒呀又出一本!我要買,要支持!另一種是批判型:吓,宣傳搬運寄書一腳踢,但連一份全職薪水也賺不回來?這樣做下去也太任性吧?當然批判也是愛,但我行我素慣了的我通常無視後者的質疑,依舊氣勢如虹地構思新的出版和寫作計劃,不過偶爾也會陷入不安感之中。究竟是為了什麼?讀者都跑哪裡去了?下個出版計劃能收支平衡嗎?……

寫作與出版是早已認定的人生方向,但和六年前相比,現在無論政治環境、人們閱讀方塊字的耐性、全面依賴手機網絡對閱讀專注力的毁壞程度等,都飛速地惡化。更不用說ChatGPT將如何改變新一代對「純人類寫作」的看法。最近開動引擎籌劃下一本書,卻腦袋淤塞、進展緩慢,難免又懷疑人生。腌悶之際,在二手書肆購得一冊石橋毅史的《書店不死》(2013年時報出版)。讀著一篇篇對書業充滿熱誠的日本人的「書店奮鬥記」,赫然記起,初開出版社時曾經沉浸在多大的幸福滿足感中!於是我再一次確認文字就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所。 

《書店不死》不是那種客客氣氣只說門面話,或旅遊打卡指南的採訪文集,它是一本不斷圍繞「書店存在的理由」這個問題,和業者進行反覆討論和思辨的訪談集。用了兩天時間仔細地讀,期間腦海意念翻騰,好像一下想通很多事情。真高興讀到如此「炸腦」的好書。雖然日文原著面世超過十年,裡面探討的卻是歷久彌新、「passion如何和reality磨合」的大哉問。

書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原田真弓,我特別喜歡。在書店業工作了十六年的她某天突然辭職,於東京開了一間五坪小書店「日暮文庫」。作者問她開店的動力是什麼?「想想一個在書店工作了十年二十年的人,卻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店,這樣的人生不是很沒趣嗎?如果這個很想開書店的人能在全國各地展店千家的話,一定能改變這世間,你不覺得挺有意思嗎?」豪言壯語,如醍醐灌頂。像我這樣一個書癡,若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出版社,做人不是很沒趣嗎?書的尾聲提到「日暮文庫」開業一年仍在摸索方向。十多年後的今天,不知又是什麼光景?上網查找,發現日暮文庫(ヒグラシ文庫:www.higurasibooks.com)似乎仍健在,希望原田小姐繼續在夢想大道上愉快奔馳。

讀《書店不死》的一大衝擊,是發現日本書店店員乃「職人魂」的體現。原田真弓未開店前就是一位「教主級店員」:不但能自行打造暢銷書、發掘無聞作者,甚至可向出版社建議新書提案。然而隨著經濟衰退和產業結構改變,店員難再自由發揮小宇宙,常得聽命於總店,原田亦因此走上自行創業的路。

書中訪問的另一位「教主級店員」伊藤清彥更厲害,全盛時期幾乎書不離手:「專注力最強的時期,一個月大概看九十本書吧!譬如上晚班時,就利用早上三點半起床到出門上班的這段時間,連續看完三本書……就像魚店老闆必須知道每條魚吃起來的口感,還有怎樣料理才會美味的方法,道理是一樣的。」我的天,店員之所以擁有發掘暢銷書的感敏度,原來是由數以千萬小時閱讀經驗冶鍊而成!那絕對是閱讀的黃金時代。無論流行小說或高端文學、食譜集或學術書,店員都以職人魂去擁抱它,仔細考慮讀者動線、地方特色和書本間的連繫,來擺設店面和書籍……能泡在這樣精心布置的書店(不論小店或連鎖店)的日本人,是何其幸福。回看香港,連鎖店選書乏味人所共知,小店則因種種條件所限,不太可能培育出閱讀經驗深厚、能發掘出被埋沒好書的「教主級」創意店員。但我期待有這樣的一天。


這幾年做出版,常慨嘆香港市場太小,做起事來縛手縛腳。譬如一般受到讀者關注(但未至於爆紅)的新書頂多賣六百至一千本,為免苦幹一場後還要賠本,像「毫末」一類小型出版社只能盡量減省製作成本:書封不敢額外做特效、用紙不敢太奢華、排版不外判索性自學InDesign、多發掘無版權的public domain圖像……不過讀完《書店不死》後,我突感釋然。小不一定是壞事。

《書店不死》以公路電影般的調子,記錄那些不甘被巨大「系統」吞噬的資深店員故事。為了說明何謂「系統」,書中有頗多篇幅講述日本書業的物流模式。日本書業是這樣運作的:一間書店若想進貨,江湖規矩是通過「經銷商」取貨。這是因為市場規模大,連鎖書店不可能和眾多出版社逐一連繫取貨,所以經銷商便擔當著「批發商」的中介角色。台灣書業應該也是以這種「生產端(出版社)-經銷商-零售端(書店)」的現代化分工運作。

但這模式的缺點是經銷商容易權力過大,甚至插手書店的銷售政策。書中舉的例子是某經銷商會通過POS系統獲取各書店的存庫與銷售數據,並分享給所有書店客戶,導致個別書店店員所發掘的書很快被其他書店「抄襲」,使得全國書店選書漸趨千篇一律。此外,書店繞過經銷商,直接向出版社取貨也是絕無僅有的事。譬如第八章提到大阪『書點心』店主有本事直接向出版社進書,作者寫道:「很好奇這些出版社為何會回應她的要求?原來她直接打電話找負責這本書的編輯,表達自己對書的熱情,誠懇請託對方協助。」

「經銷商必然存在」對日本或台灣人是理所當然、不需思考的fact,但這fact卻把只懂香港獨立出版流程的我衝擊得目瞪口呆。經銷商的龐大身影竟可凌駕書店?雖然香港也有「聯合物流」(中資背景經銷商)這樣的龐然大物,但除了三中商(中資背景書店)和誠品之外,慶幸小島上還有很多活躍的獨立小店。這些個體戶,仍採取相對簡單和人性化的物流方式運作,所以我的出版社由第二本書開始便沒找過經銷商(在香港稱為發行商),而是用最直接的土法賣書:直接發電郵給獨立書店,請他們告知入書數量,再由我安排送貨。

你或會說,這是前現代的手工作業模式。以前我也常懷疑這做法太粗糙原始,而且令毫末的書很難在香港誠品上架或打入台灣市場。但《書店不死》令我找到新視角看事情。香港市場小,但正因其小,書業才得以保存靈活性呀。假如香港的小型出版社也必得拜托經銷商才能出貨,可賺的利潤就更少,以至於無了!(當然以上是就超小型出版社而言,出版品繁多的中型公司,找發行商代勞還是比較適合。)所以毫末其實是靠著上述港式書業的靈活性,才能自由獨立地生存至今,不用賠本,甚至還賺到一點工資。而且直接和書店溝通,比起經中介發貨更能即時掌握銷情和市面氣氛,而且跟書店也像朋友般友好,這些都是小市場引伸的好處。

寄售點不多、主流連鎖店不上架、慢吞吞一年才推出一兩本書……這些都是毫末的「缺點」,但何嘗不是「特色」?與其緊跟成熟市場的做法,不如另覓適合個性的路徑,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近我便常想:獨立出版的難度之一在於訊息流布不暢,如何令有興趣進貨的書店,第一時間得知所有非主流新書的出版訊息?一邊讀著《書店不死》,腦袋一邊冒出一個瘋狂念頭:科技已進步若此,何不以科技輔助發行?譬如,能否找ChatGPT幫手,製作一個「書店下單」手機app?安裝了app的獨立書店,每月會收到全港小型出版社的新書訊息,想訂貨時,只需開app下單,就像用FoodPanda或Deliveroo買外賣晚餐般簡單。這不是挺方便又能造福全港小型出版社嗎?而且維護此app的費用,應該比付經銷商的佣金為低。(誰若想落實以上瘋狂念頭,歡迎電郵討論謝謝!)

是的,紙本書的未來絕不光明璀璨,但誰叫我就是喜歡書?能夠用心構思和出版一本本有重量、厚度和書香的紙本書,看著它們成為書店風景一部分,這就是我最想過的人生,雖然未解決的問題天天都多,但沒有什麼比銘記初心、長存初心更重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